丹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发生在丹阳的麦舟之赠典故
TUhjnbcbe - 2024/2/23 15:24:00

发生在丹阳的“麦舟之赠”典故

石头

成语“麦舟之赠”,是指以装满麦子的船作为赠品,引申为助人丧葬的费用。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丹阳。

七里桥,又名“麦舟桥”,在珥渎河上,因距离丹阳县城七里而得名。话说北宋年间,有一位大才子流寓在丹阳,他名叫石延年(—),字曼卿,祖籍幽州(今北京一带),后迁居宋城(今河南商丘县)。石曼卿年少时豪气逼人。读书不研究章节句读,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的节操品行并建立过非同寻常功劳的人,看轻世俗的小功名。自认为跟时代不相合,于是整日借酒混世。且喜欢痛饮大醉,颓废地放纵自己。从此更加与时代不相合。曾先后任山东省金乡县知县、馆阁校勘、金乡知县、乾宁*通判、海州通判、秘阁校理、太子中允等职。为人豪放,诗才卓绝,是北宋前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流寓丹阳期间,石曼卿父母、妻子患病,并在两个月内相继死亡。石曼卿身无余蓄,无法入殓父母及妻子,只好面对着亲人尸骸含悲长叹,一筹莫展。

正在焦急之时,一位不速之客登门了,他就是范仲淹次子范纯仁(字尧夫)。范仲淹与石曼卿是好友,他非常欣赏石曼卿的为人和才华。曾经作过一首七言律诗《送石曼卿》:

河光岳色过秦关,英气飘飘酒满颜。

贾谊书成动西汉,谢安人笑起东山。

亨途去觉云天近,旧隐回思水石闲。

此道圣朝如不坠,疏封宜在立谭间。

此时范仲淹正在河南睢阳任职,他派自己年少的儿子纯仁(字尧夫)去苏州一带收租,并叮嘱他途经丹阳时,顺道看望一下自己的好友石曼卿。少年范纯仁完成了收租任务,押运了五百斛小麦返程,船泊丹阳珥渎河七里桥西岸,遵父嘱拜谒父亲好友石曼卿。范尧夫见石延年素服而迎,便询问缘故,石曼卿如实告知无钱办丧事和买棺下葬,丧事不了结,他也无法脱身北上任职。纯仁一听,顿起怜悯之心,遂擅自作主,将五百斛小麦连同木船相赠。然后两手空空只身骑马而归。

到家后,范纯仁去见父亲。因为收来麦子全部送了人,空手而归,无法向父亲交待,他心里忐忑不安,所以在父亲面前伫立良久,不敢开口说话。还是范仲淹先开口,问他:你去江南路过丹阳,有没有去看望我的老朋友石曼卿?纯仁回答:去了。曼卿先生家中遭难,接连死了三个亲人,没钱安葬,也没有什么人可以帮他。范仲淹立即说:那你为什么不把收来的麦租送他?纯仁说:全送他了。范仲淹赞许地点了点头。

范纯仁走后,石曼卿用卖麦子的钱办了丧事,让亲人入土为安。安葬了亲人,还剩余很多,他就去退还给范仲淹,范仲淹坚辞不受。石曼卿回到丹阳,就用这剩余的麦款为村民建造了一座桥,原名“七里桥”,后人为铭记这段佳话,把这座桥改名为“麦舟桥”。在丹阳南门外,也有麦溪河、麦溪桥,还有麦溪村,相传都是因为“麦舟之赠”的典故而起的名。为了纪念这件事,范仲淹的部分后裔就以“麦舟堂”作为自己祠堂的堂号,勉励后人牢记祖上的美好品德。

“麦舟之赠”的故事,在宋人周煇的《清波杂志》和释惠洪的《冷斋夜话》中都有记载。

之后,石曼卿子孙迁居丹阳城内,并在三思桥建有“石氏宗祠”。明朝嘉靖年间,丹阳知县来汝贤立《麦舟桥箴》碑。万历四十年,丹阳知县旷鸣鸾立“先贤石曼卿神道”碑,下款为阴刻楷书:“明万历壬子岁苏州旷鸣鸾立石”。碑高1.98米,宽1.03米,由青石制成。民国时,此碑移入乔家巷旧公园内。清嘉庆二十三年,石曼卿后代裔孙石蕴玉,遵丹阳知县徐春波嘱咐,在七里桥畔立《麦舟桥记》石碑,碑文曰:“昔吾祖曼卿先生,流滞丹阳,三丧不举,范尧夫于是有麦舟之赠。他日,吾祖归还所赠,范公(仲淹)不受,仍作麦舟之桥以志其德。迄今事隔七百年矣。经斯桥者,莫不诵吾祖之清芬,而感范公之高义焉。抑班生有言曰:朋友之道五,而通财不与焉。尝见今世之通财者矣,始焉有所求而得则喜,有所求而不得,则怫然怒矣。继焉有所责,而偿犹有德色也,有所责而不能偿,则怨詈随之矣。凶终隙末,忘大德而思小怨,然后知古人不通财,盖全交之道也。如忠宣麦舟之赠,非吾祖求之也;其归也,忠宣未尝责也。不宁惟是,又且从而让之,此与虞芮之闲田何以异?友道如此,则财亦何不可通之有?斯道也,虽百世仪型可也。”

范仲淹父子“麦舟之赠”的义举,被作为中华美德和助人为乐的佳话历代传扬,众多文人墨客以此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书画和诗词作品。北宋三代为臣、两次拜相的富弼,于年正月为《麦舟图》题诗:“东吴汕客夫蓉主,家有三丧愁未举。睢阳南来美少年,逆旅相逢泣相语。世无援赈空叹吁,意气激烈当如何。麦舟五百岂足惜,一旦委赠宁踌躇。归从便道独徒步,恳恳趋庭道乡故。片语相符唯诺问,千载令人长叹慕。噫公盛德天下闻,当朝柱石称元勋。麦舟义高非所重,后之议者徒纷纭。”富弼(—),字彦国,河南洛阳人,比范仲淹小15岁,和范仲淹父子关系十分密切,范仲淹死后,富弼为其作《范文正公墓志铭》,范纯仁曾写《富弼行状》一文,文中记述了富弼与范仲淹的情谊。富弼题诗《麦舟图》时,正值范仲淹在西北前线抗击西夏侵略,无愧“当朝柱石称元勋”。仲淹父子慈爱之心一脉相承。

明代画家谢时臣,以善画水著称,《麦舟兼赠》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明代的丘濬、李东阳都曾为《麦舟图》题字作诗。李东阳《麦舟图》诗中写道:“亦知父子本同心,若待庭趋嗟已晚。”明代杨士奇《题夏少保藏麦舟图》中写道:“先儒论观人当于其气象,文正公所存,蔼然物我之无间,岂非仁者气象哉?忠宣盖有父风者也。麦舟之事此其端耳,嗟夫!使范氏父子之志,得尽施诸当时,斯民之被福何如哉!”明代冯汝弼的笔记小说《佑山杂说》中收录了一首《麦舟诗》:“藿食鹑衣鬓已秋,三丧浅土泪横流。登堂稽颡无他话,见说先生有麦舟。”明代画家王铎在《琅琊山池避寇夜行作》写道:“吾诗有一人知,可以不憾,况外棺如麦舟之义乎?”清代赵翼《哭祝芷堂侍御》:“赖有麦舟分赙厚,稍欣梨板刻诗成。”清代梁章钜《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我正大声劝诚是,《麦舟》应续画图新。”自注:“忆在苏州曾助曹艮圃比部壄坚葬亲,比部绘《麦舟图》为谢。吴中名流题咏者至数十家。”

清代诗人束南薰《麦舟桥怀古》云:

渡头杨柳东风急,波光带雨春帆湿。

范氏高义何处留,小桥倚仗徘徊立。

缓急谁堪足恃者,推解交情世所寡。

但恐年深事失真,徒劳遍访来堤下。

来公因以名其桥,麦舟古谊今遥遥。

我来一度一回首,鄙吝忽逐溪云消。

俯仰沧桑无限意,当年胜迹桥空记。

散步斜阳大道边,老人犹说忠宣事。

1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部反映我国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高尚道德情操的系列电视剧,根据“麦舟之赠”故事改编拍摄的《东方小故事·纯仁助人》名列其中,向全国播放。

“麦舟之赠”,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一段温暖人心的佳话,就像一坛陈年的佳酿,历久弥香,回味悠长。

1
查看完整版本: 发生在丹阳的麦舟之赠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