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2日上午,蚌埠以南的孙家坪子。
太阳刚刚露出笑脸,村子的上空笼罩着一层透明的水雾,像是把小村罩在玻璃罩中。
很快,水雾消散了,村子里的农民一个个都惊呆了。
原来,村子四周都是兵。不仅有兵,还有几十辆吉普车停在打谷场上和路边。村民们怎么也想不通,一夜之间,这些天兵天将是怎么来的?
令他们惊异的是,这些当兵的腰间都挎着手枪,年龄越大,手枪越小。
事后他们才知道,这是解放*渡江战役总前委在这里召开兵团以上高级干部会议,参加会议的是高级干部和随行的警卫人员,所以都挎着手枪。
会议在小祠堂里举行。在由几个公文箱搭成的方桌上,蒙了一块大白布。桌子两边摆了两排红漆椅子,一幅巨大的长江地区战略态势图占了一面墙。
会场上烟雾缭绕,笑声不断。刘伯承、陈毅、谭震林、李达、张震分别坐在红漆椅子上。
由于在淮海战役中劳累过度,粟裕在战役结束后一直在养病,所以没有参加前期的会议。,一直到3月28日,他才从济南赶来参加。
会议结束后,粟裕和张震率领三野司令部机关进至泰州白马庙指挥;刘伯承、李达率领二野司令部机关进驻安徽桐城。
总前委机关、华东局机关,在曾希圣等陪同下来到合肥东郊瑶岗。
陈、邓二人到瑶岗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修改后,于4月1日上报中央*委。
4月3日,中央*委复电:“卯东电悉。同意《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
*委同意总前委建议,决定派四野第十二兵团的两个*12万人进至武汉地区,牵制白崇禧集团,加上江汉、桐柏、鄂豫*区共约20万人,一部分兵力进占嶄春、*梅等地区,牵制九江方面之敌,保证两集团的右翼安全。
另一部分兵力进占武汉外围的孝感、*陂,造成进攻和夺取武汉的态势,并准备在武汉至九江之间的地段渡江南进。
在抗日战争期间,粟裕曾三次率部在南京至江阴段江面渡江,对长江水情及两岸地形、民情非常熟悉。
他站在*事地图前反复测算,把选择突破地点和向敌纵深发展、迂回及包围歼灭敌人联系起来分析比较。
在作战会议上,他谈了自己的设想。
粟裕透彻分析了敌我情况和战场条件,提出将东线作为重点突破地段。好比将一把钢刀插入国民*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的心脏。
我*首先截断京沪铁路,将汤恩伯集团切为两段,使西段南京之敌无法逃往上海。
随之东、中两集团从东西方向对进,再截断京杭国道,使南京之敌又失去南逃杭州之机,我*可瓮中捉鳖。这一方案被后来的战役实施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年是中国人民最激动的年份。2月,人民解放*百万大*饮马长江,准备越过波涛滚滚的长江,解放全中国。
叶飞因患严重的黑热病而在济南治疗和休养,没有参加淮海战役,心里觉得很遗憾。
当我*在淮海战役中歼敌55.5万余人的捷报传来时,叶飞也战胜了黑热病。叶飞返回部队时,华东野战*已整编为第三野战*,叶飞担任第十兵团司令员。
自孟良崮战役开始,叶飞实际上就肩负着临时兵团司令的职责,有时指挥两个纵队作战,有时指挥四个纵队作战,只不过没有正式兵团编制罢了。
叶飞一到职,就和兵团*委韦国清到合肥瑶岗总前委指挥部,参加渡江战役作战会议。
三野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分别作了渡江战役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叶飞听了这些报告,心胸顿时开阔多了。
陈毅一见到大病初愈的叶飞,拍着他瘦弱的肩膀说:“看你苍白的脸色,就知道你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肯定是同医生磨嘴皮闹着出院的吧?”
“小声点儿,身体状况也是秘密的。”叶飞低声说,“陈*长,你可别大声嚷嚷。若粟司令知道了,医院的。淮海战役没能参加,我要后悔半辈子,如果这最后的渡江战役再不能参加,那我可要后悔一辈子了!”
陈毅笑着说:“好吧,我暂时不说。”接着,他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严肃地说,“你们十兵团的渡江作战任务十分艰巨。你们要切断京沪铁路,占领苏南,解放上海,彻底摧毁国民*反动*府的*治、经济中心。战前一定要好好准备,准备充足才能一举成功啊!”
叶飞声音响亮地说:“请陈老总放心,我们十兵团敢立*令状,保证一举成功,一定准时打过长江去!”
陈毅十分满意,拍拍叶飞的双肩说:“叶飞啊,你今年已经35岁了吧?可是,我看你的革命干劲,却丝毫不减当年打日本人的时候啊!"
叶飞摸摸头笑笑。
叶飞和韦国清受命返回泰州兵团部,没来得及喘上一口气,就召集十兵团四个*的*级领导干部开了作战会。
会议开始,叶飞闲话不说,开门见山地向大家传达经中央*委批准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
听完叶飞读的《纲要》,大家按惯例,准备开始座谈讨论。
谁知,叶飞一挥手,说道:“座谈会放在后面。渡长江一定要了解长江,我们现在就去江边,看看长江,了解地形。”
对岸就是敌人的阵地,为了安全、隐蔽,叶飞要大家穿着便衣前往。
大家跟在叶飞的身后,往江边走去。来到江边,他们在望远镜中纵目眺望对岸,看到那边群峰起伏,阳光下,江面上波涛汹涌,江水连天。
叶飞和陶勇有个共同的爱好:喜欢古典诗词。看见这雄伟壮观的滔滔江水,陶勇浮想联翩,触景生情,不禁对叶飞说:“此情此景,你不觉得苏轼的《赤壁怀古》在此时吟诵,有一种格外的亲切之感吗?”
叶飞眼观长江,感触更深,他说:“我倒觉得辛弃疾的《水龙吟》更加贴近此景。”
说罢,便面向长江,吟起了《水龙吟》。
叶飞吟完,大家鼓掌,众口齐赞:“吟得好,吟得好!”
叶飞双目凝视江面,感慨地说:“这首词思想性强。辛弃疾把统一祖国的理想、壮志未酬的悲愤、对金朝侵扰的仇恨、对投降派的不满,全都融进了这首只有百儿八十字的词中,可谓高度概括啊!”
“说得好,说得好!”众将领不由地异口同声。
对于长江,叶飞并不陌生。年10月,他曾率领部队从阳澄湖根据地撤到了扬中,接着,又从扬中渡江北上郭村。
年4月7日,他率领苏中*区第一师教导旅和人的地方干部队伍,从丹阳和靖江地区,分两路渡江南下浙江的长兴,与粟裕会合,举行了天目山战役。
年10月,他曾率四纵队,在丹阳至常州渡江,北上涟水。说起来,此次渡江已经是第四次了。
叶飞面对滔滔江水,遥想起年10月那次渡江,江南父老听说新四*要北撤的消息,成群结队地来到叶飞住处,含泪叮嘱:“叶司令,你们可要早点儿打回来呀!江南人民盼着你们早一天回来!”
叶飞在苏南抗战多年,踏遍了茅山、阳澄湖、天目山、富春江两岸,与这里的人民结下了生死与共的鱼水之情。提起渡江,人民群众的叮嘱恍如就在昨天。
打过长江去,叶飞早在年6月就产生了这个念头。
那是在孟良崮战役刚刚结束时,中央为了将山东、中原敌人吸引到江南,同时为大规模渡江作战创造条件,曾电令叶飞率领一、四纵队,南下闽浙赣,创建闽浙赣根据地。
叶飞对那份电报中那句“为了保密,请阅后烧毁”记忆犹新。
年1月,中央命令粟裕、叶飞率一、四、六纵南下,并派野司侦察科长严振衡率领侦察营随同准备南下的先遣纵队到沿江进行调查,绘制了兵要地志图。
胡炳云打断了叶飞的回忆,他笑着说:“白崇禧说什么长江自古是天险,说我*如果能过长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这真是愚人梦呓,过分夸张。我看长江虽大,却并非不能逾越。我保证,我们二十九*的指战员个个都能游过去!”
叶飞严肃地说:“此话并非全对。我们以前虽多次渡过长江,可是,那时是游击战争时期,日*的防备不严,加上我们是小规模的偷渡,人数不多,容易成功。今非昔比,此次我们要组织的是百万部队过大江,敌人又是加倍防范。因此,我提醒大家,万万不可大意!”
梅嘉生沉痛地说:“叶司令说得对,提起渡江,我们不能忘记韦一平同志。”
提起韦一平,叶飞顿时觉得心情十分沉重。
那是在年10月,新四*奉命北撤。时任四纵*委的韦一平率领司*机关、苏南二地委干部,共计余人,在镇江以东渡江。因轮船超载,船到江中突然沉没,余人无一幸存。
叶飞和惠浴宇、夏光本来是准备坐这条船过江的。当时韦一平还和他们开玩笑说,如果一起坐这条船走,他将杀鸡给他们解馋。
虽然老母鸡好吃,可是他们因事不能同行。所以,惠浴宇说:“一只老母鸡还不够我们塞牙缝,我们就让他一人去享受吧!“
当时四个人哈哈大笑。
如今,叶飞觉得当年笑声犹在,可是韦一平人已作古。
梅嘉生旧事重提,叶飞叹息道:“韦一平是我*的好干部,是最早到苏北开辟根据地的元老,他的牺牲是*的一大损失。”
韦一平是海南人,早年参加百色起义,然后随红七*到中央苏区。他参加革命后,公而忘私,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办事,忠心耿耿为革命操劳。
与韦一平在一条船上牺牲的还有李建模,他是常熟民抗的创始人。老六团进到阳澄湖后,依靠他的热情帮助,在阳澄湖立足生根。他是江南抗日的有功之臣。
同时牺牲的还有吴志诚、司徒扬等一批从上海到苏区的知识分子。他们经过多年的锻炼,都已成长为我*的优秀干部。
往事不堪回首,叶飞沉痛地说:“这些*的优秀干部没有牺牲在枪林弹雨中,却牺牲在由于船只超载而导致沉船的事故中,这个教训太惨痛了!我们这次渡江,大家要吸取这个教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多多筹集船只,练好游泳的本领。”
从江边回到泰州兵团司令部,他们继续开会讨论。叶飞向大家了解了渡江工作准备的情况,以及还存在哪些困难。
最后,他在总结讲话中,要求大家抓紧做好三件事。第一,开展*治练兵;第二,开展*事训练。
叶飞说的第三件工作,就是筹集船只。我*横渡长江地段的江面,宽达10余里,最窄的地方也在3里以上。
船只是我们过江的唯一工具,而长江两岸的民船,几个月前就被国民**队抢劫一空。
因此,征集船只一定有很多困难。叶飞要求每个*起码要筹集四五千只船。有了船后,还要训练一批水手,每个*要训练名水手。
在筹集船只时,叶飞要求各*派出侦察分队,潜入江南,查明敌人的江防工事、兵力部署,选择登岸突破口,为登陆一举成功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