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日前,丹阳市联合南京师范大学共建的“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在丹阳成功揭牌,标志着该市在践行“产才城教”融合发展理念的道路上向前更进了一步。“研究院将精准对焦大健康领域,布局有特色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方向,既为丹阳产业转型、经济健康绿色发展提供动力,也有助于提升我校合成生物学科学研究水平。”南京师范大学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丹阳)院长*和教授介绍。
近年来,丹阳市大力推进“产才城教”融合发展,在引才、育才、爱才上系统谋划、全盘推进,高位布局、真心服务“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联动发展。“丹阳在‘产才城教’方面有全面的思考、务实的举措,特别是对我们初创企业,能够及时提供产业领域、高校资源等方面的最新动态,真正把企业事当作了自家事。”省“双创”人才、丹阳慧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创始人汪待发说,在丹阳市的大力支持下,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便携式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产品成功下线,技术上实现对国外产品的超越。今年,慧创医疗成功完成了近亿元级Pre-B轮融资,站在了更高的起点向未来“奔跑”,成为丹阳“产才城教”融合的一个缩影。
“围绕全市‘4+3+1’产业链,我们借助全国多所高校资源,通过平台园区共建、课程资源共享、人才队伍共育、技术难题共研等‘共赢’模式,有力推进了丹阳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优化、成长。”丹阳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负责人介绍。产与才同频共振,城与教融合共生,已成为丹阳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十三五”期间,该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长9.1%、.1%。年,该市获评全省首批创新型示范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百强县前20名。目前,丹阳市已与西南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建成六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拥有2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68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主板上市总数达8家;先后引进“两院”院士29人、国家级人才45人、省级“双创”人才人、镇江“金山英才”人才人,本级“丹凤朝阳”计划支持各类人才人,累计实现投入超2亿元,人才竞争力名列全省县域前列。
“‘产才城教’融合,是一项长期工程,在落实好现行*策、利用好现有资源基础上,我们还将继续拿出更有深度、更有温度的举措,全力争创现代化‘产才城教’深度融合示范区。”丹阳市委人才办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