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戎姓作为中华百家姓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位为第位。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戎氏:隐公会戎于潜之戎也。杜预云: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汉功臣有柳丘侯戎赐,宣帝婕妤戎氏,生中山哀王。望出江陵、扶风。”据《姓氏寻源》记载:“戎氏,《潜夫论》云:宋微子后有戎氏。《辩证》云:戎出自姜姓,四岳之后,别为允姓,居瓜州,秦逐戎之吾离,晋惠公封之南鄙之田,其族戎津,仕晋为车右,始以国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戎氏族的祖先在帝喾时就已聚居在有娀国之墟蒲州(现为山西运城永济市蒲州),被多本戎氏宗谱记载为戎氏之始,至今已有多年历史。
据《惇叙九族·鄞东一都天官第戎氏宗谱》、《云阳册堂戎氏重修宗谱》、《丹阳册堂戎氏重修宗谱》记载,尧舜时期,“四岳”之西岳有戎氏家族,世居瓜州(现在的甘肃敦煌一带),一直在*河上游过游牧生活。经夏、商、周的一千多年的发展,族群逐渐壮大。据史籍《古今姓纂》及《云阳戎氏族谱》本源考记载,戎氏赐姓始于周太王(公元前-前年),因周太王古公亶公积德仁慈,西戎獯鬻族人来到中原,当时有一獯鬻女之子7岁能观天象、10岁能观天察地,神俊异秉,天赋宏才,晋谒了周太王,周太王见了很喜欢,说你来自西戎,顺从我族,就赐姓戎,名顺。戎顺生二子,长之戎德,次子戎义,后因纣王残暴无道,戎顺之子孙隐居荆南、武溪,世代农耕。
周宣王四年(公元前年)在西域的少数民族建立了西戎国。春秋早期,戎氏族人的生活范围在中原华夏以外的关陇以西、泾渭上游及其以北广大地区,包括现在的陕西西北部、甘肃和宁夏一带,地域广阔。戎氏长于马背,骁勇善战,民风强悍。西戎国雄踞陕西、甘肃、宁夏数百年。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年),一部分戎氏族人迁至伊川(春秋时为陆浑戎国,现在的河南嵩县)。周襄王三十三年(公元前年),以晋国卿士赵盾为帅,率车右戎津,在令狐(现为山西临猗县西南)击败秦*,戎津后人居齐国柳丘(现为河北沧州*骅市)。齐国中期出了一位戎氏名人,为大夫戎贻。战国贞定年代(公元前-前年),楚国火正官戎律移居湖北江陵,其后人以戎为姓。周显王八年(公元前年),西戎国被秦孝公吞并后,戎氏族人结束游牧生活开始缓慢向农耕转变,也有部分族人游散到山西、山东、河北、河南等地。
秦末汉初,甘肃嘉峪关戎氏有一祖先讳赐,字华福,秦癸巳二年(公元前年)任连敖,迁居江陵,入汉起兵伐秦,汉丙申年(公元前年)任都尉,伐楚彭城(现为江苏徐州),他武功超群,在攻秦伐项之战中,战功卓著,汉高祖庚子六年(公元前年)被刘邦封为柳丘侯(八千户),统领湖北江陵。华福先祖就此长住江陵,戎氏成为江陵望族,他就是江陵戎氏始祖戎赐,卒于西汉高皇后吕雉四年(公元前年)。
戎赐育有三子,长子戎安国,次子戎国公,三子戎昂。西汉高皇后吕雉五年(公元前年),戎赐长子戎安国承袭柳丘侯爵,在世承袭侯爵30年。戎安国生子戎嘉成,成为驸马,汉景帝初年(公元前年),戎嘉成立功西域在承袭侯爵基础上加封为敬侯,卒于公元前年。因戎嘉成勤奋好学,才华出众,汉景帝下诏把先帝(汉文帝)设在曲阿(现为江苏省丹阳市)之东、嘉山麒麟岗之间贮置册书的册堂封赐给他。从此,戎嘉成就在册堂建住宅,造苍院,砌方井,建有一条驸马街,他营造出一座路平道畅,景色诱人的豪华庄园供家族及其后人世代相居。戎嘉成迁册堂后,子孙繁衍,家业兴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苍院仙井及驸马名街成了商贾贸易往来的闹市,文人名宦游览观光的胜地。
戎子云在宋太祖时任河南录事参*,遂从湖北江陵迁至河南居住,尊称一世祖,育有二子,长子戎元龙,次子戎元宝。他生于宋开宝元年(公元年),卒于宋真宗皇祐五年(公元年),享年86岁,葬于河南龙山。二世祖戎元龙,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公元年),官至监察御史中丞,赠金紫光禄大夫,卒于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年),享年82岁,葬于河南凤山。三世祖戎克明,生于宋仁宗景祐二年(公元年),官至监察御史中丞,赠龙图及吏部尚书,卒于宋徽宗*和三年(公元年),享年79岁,葬于河南福泉山。
四世祖戎伯雍生二子,长子戎汝兴,次子戎汝美。他生于宋神宗熙宁三年(年),官至大理寺正卿,卒于南宋高宗绍兴元年(公元年),享年62年,葬于河南福泉山。二世祖之弟戎元宝之孙戎伯英,因任宣议郞,从河南迁至姑苏居住,育戎汝弼、戎汝疆二子。五世祖戎汝兴,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年),官至文林郞擢监察御史,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年)从河南迁至浙江宁波府慈溪县鸣鹤场,卒于南宋孝宗淳熙十年(公元1年),享年82岁,葬于慈溪鸣鹤山。
随五世祖汝兴公一起来浙江的二弟汝美公,生于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年),官至文林郞擢户部员外郞,从河南迁至浙江宁波府镇海县灵诸乡海甸戎家(现为慈溪市龙山镇海甸戎村),卒于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年),享年84岁,葬于灵诸乡伏龙山(现为慈溪市龙山镇伏龙山)。叔堂三弟戎汝弼,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公元年),官至大理寺评事,从姑苏迁至浙江绍兴府余姚县龙泉乡(现为宁波慈溪市横河镇),卒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年),享年81岁,葬于余姚龙泉乡洋山(现为慈溪市横河镇洋山)。
叔堂四弟戎汝疆,生于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年),官至国子监擢监察御史中丞,从姑苏迁至浙江绍兴府余姚县孝义乡(现为慈溪市周巷镇),卒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公元1年),享年77岁,葬于余姚东山。叔堂五弟戎汝引,生于宋徽宗大观三年(公元年),官至信州录事参*,从姑苏迁至浙江宁波府鄞东万灵老街乡(现宁波市区),卒于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年),享年82岁,葬于鄞东龙山。其后子孙做吏部天官,故名天官第戎家,宁波旧城改造后,鄞东戎家村村民安置在宁波江东体育馆西侧的天官和庭小区。
叔堂六弟戎汝弘,生于宋徽宗*和二年(公元年),官至工部侍郎,从姑苏迁至浙江剡县(现为绍兴嵊州市),卒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年),享年81岁,葬于剡县后山。叔堂七弟戎汝强,生于宋徽宗*和三年(公元年),官至文林郞擢监察御史中丞,一直在姑苏生活,卒于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年),享年78岁,葬于苏州福泉山。
五世祖戎汝兴育有二子,长子戎信之,次子戎顺子。六世祖戎信之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年(公元年),官至吏部员外郞,卒于南宋宁宗嘉定四年(公元年),享年80岁,葬于慈溪白洋湖山。七世祖戎傃生二子,长子戎绂,次子戎缮。他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年),授宣议郞文林郞察院,卒于南宋理宗嘉熙元年(公元年),享年82岁。八世祖戎缮,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年),贡举,卒于南宋理宗宝祐三年(公元年),享年70岁。八世祖兄长戎绂,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四年(公元年),官至山西大同府广灵县知县,从浙江慈溪迁居山西广灵县,卒于南宗理宗淳祐二年(公元年),享年66岁。九世祖戎明五,讳朝凤,南宋理宗宝祐四年(公元年)从慈溪鸣鹤场迁至古窑浦西(现为慈溪市掌起镇戎家村),追谥五世祖汝兴公为古窑明德堂一世祖。
古窑明德堂戎氏自汝兴公一世祖至今,已繁衍30世。常言道,树大分枝,族大分房。古窑戎氏随着人口增加和发展,先分了八个房,分别是龙房、森房、十房、八房、高四房、十五房、闸头房和后四房。至20世纪40年代在原有八个房基础上,又增加了八个房,分别是敬承房、金玉公房、荣九房、钦十八房、敬十九房、元韬公房、仁孚公房、端字公房。
古窑戎氏宗祠为明德堂,此为龙望堂分支。据谱序,龙望堂为家祠,奉第十三世祖其昌公为始祖。戎其昌生于明天启乙丑年十二月十六日(公元年1月13日),卒于清康熙三十七年九月廿七日(公元年10月30日),享年73岁。古窑戎氏宗祠始建于清康熙十四年(公元年),在现在的后高四堂位置,名曰望海楼,是三间两楼房。乾隆三十一年(公元年)重修,嘉庆十九年(公元年)再修。同治十三年(公元年),鉴于古窑戎氏老宗祠已经破旧,就在洋山殿南边新建了一座戎氏宗祠,是三进两厢房格局,现在虽已改建,但轮廓依旧不变。
慈溪市掌起镇戎家村戎氏自明五公迁居至此,近年来,谨遵祖训:“躬耕渔牧,不求闻达,孝悌友善,仁义立家”,所以后来戎氏很少有做官的。他们一心发展生产,休养生息,开支散叶,繁衍子孙,渐成大树,截至8年底全村戎姓户籍有人。正所谓,古窑浦里水泱泱,戎氏溯源远流长;江陵故乡家声扬,子孙繁茂在浙江。
9年9月7日,戎鹏举在老家朝北门头院里与84岁老母亲合影。
参考文献
[1](宋)郑樵﹒通志·氏族略,
[2](清)张澍﹒姓氏寻源,岳麓书社,年影印本
[3](清)戎正明﹒云阳册堂戎氏重修宗谱,1
[4](清)戎泽涵﹒江苏兴化戎氏重修宗谱,6
[5](清)戎正显﹒丹阳册堂戎氏重修宗谱,7
[6]永思堂藏板﹒云阳戎氏族谱,
[7]戎祥富﹒惇叙九族·鄞东一都天官第戎氏宗谱,
[8]戎正松﹒掌起镇戎家村村史,7
作者简介:戎鹏举,高级工程师,慈溪掌起戎家人,现任天津市宁波商会(天津市宁波经济建设促进会)*总支书记兼会长、天津市红桥区人大代表、天津市工商联执委、开益国际咨询研究中心理事、天津赛伯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任中共天津市委研究室一处处长。发表过很多学术论文与著作,其中《以新的姿态迈向21世纪—天津市地区发展战略研究》获天津市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研究》分获天津市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编写《中国地区发展与产业*策》、《让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工业产品大辞典(天津分册)》等书籍,他的事迹载入《浙江古今人物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