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春秋时称为“朱方”,战国时改称“谷阳”,秦朝时称“丹徒”,三国时为“京口”,南朝宋在京口设“南徐州”,隋统一后改置“润州”,镇江之名自北宋至今,民国时期为江苏省省会。
镇江:
镇江,古称京口、润州、南徐,是江苏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截至年,全市下辖3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年11月1日零时,镇江市常住人口为人。
“宜”为镇江最早地名,是年前周康王封给宜侯的领地名称,春秋时称朱方,后曾用谷阳、丹徒、京口、润州等名称。北宋*和三年建镇江府,始称镇江,历经宋、元、明、清。
镇江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南部,是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扬子江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西衔南京、南靠常州、北邻扬州,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中枢。境内的丹阳市与常州市新北区交界处建有常州奔牛国际机场,另有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高铁、沪蓉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国道、国道等通达中国各主要城市,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唯一交汇枢纽,长江流域第三大亿吨港口镇江港通江达海。
镇江地理位置:
镇江市地处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北纬31°37′~32°19′、东经°58′~°58′。东西最大直线距离95.5千米,南北最大直线距离76.9千米。东东接州市,西邻南京市,北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全市土地总面积平方千米,占全省3.7%。其中,市区平方千米,丹阳市7平方千米,句容市平方千米,扬中市平方千米。
气候特征:
全市各站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为.6毫米(扬中)~.7毫米(句容),比常年偏多4.0%~25.0%。全市年平均降水量.3毫米(按气象观测点统计,下同),比常年平均偏多12.6%,属正常年份。全年日照时数为.2(镇江市区)~.9(句容)小时,比常年同期偏少.5小时~多82.5小时。年累计日照时数为.7小时,比常年同期偏少3.0%,属正常范畴。
镇江饮食文化:
镇江美食有“三鱼、三怪”之称。“三鱼”即“长江三鲜”鲥鱼、刀鱼、河豚;“三怪”则为肴肉、香醋、锅盖面,以“镇江三怪”最为出名,有俗语;“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镇江高档特色菜肴皇家食谱“乾隆御宴”独具特色。镇江著名小吃蟹*汤包,皮薄、汤多、馅饱、味鲜。
旅游胜地:
镇江市区多佳景,城北有金山、焦山、北固山,或屹立江中,或雄峙江岸,由长江组合成天然三山图,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城南有起伏的南山,掩映着鹤林、竹林、招隐诸寺,并由西向东嵌入城中,构成“城市山林”景观。古运河从镇江进入江南,由北往南折东,逶迤城中,汇入江南运河。
西津渡古街全长米,存有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主城区有宝塔山公园、伯先公园、河滨公园、梦溪园、赛珍珠旧居等景点,还有保存完好的三国东吴铁瓮城遗址。镇江市区东部有山上矗立“万里长江第一塔”报恩塔的圌山风景名胜区。句容市有佛教“律宗第一山”隆昌寺和以“宝华玉兰”著称的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有集江南名山、道教圣地、革命根据地于一体的茅山风景名胜区。镇江有全国重点寺院宫观4所。
植物资源
镇江市木本树种有74科属种和变种。自然植被分为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竹林、灌丛、草丛和水生植被等7个类型,栽培植被则包括大田作物、蔬菜作物、经济林、果园和绿化等5个类型。
动物资源
镇江市常见主要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有原生动物、多孔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有鱼类、两栖类、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白鱀豚、白鲟、鹳、丹顶鹤、大鸮、中华鲟等。
土地资源丰富
矿藏资源
矿藏主要集中在宁镇山脉。矿种有铁、铜、锌、钼、铅、银、金等金属矿藏和石灰石、膨润土、白云石、大理石、磷、耐火粘土、石膏、石墨等非金属矿藏。其中石灰石矿石质优良,储量30多亿吨;膨润土矿1.5亿吨,储量居全国第三。宝华山发现省内第一处大型红柱石矿。此外,尚有煤、泥炭和地热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