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点评三国风云人物:孙策(八)秣陵之战
文:小A斯蒂芬
所谓曲阿之战,一般理解就是袁术与刘繇之间为了争夺扬州利益而引发的战争。起因就是在兴平元年,刘繇控制曲阿之后迫逐了袁术在丹阳的代理人吴景和孙贲,并在长江沿线设立了阻止袁术方反扑的*事据点。这些据点也在事实上成功的阻止了袁术所派遣的故吏惠衢以及吴景和孙贲的*队,也使得这场战事变成了一场经年之久的鏖战。
在中我们讲到了袁术与刘繇之间的这场曲阿之战的转折点,也就是孙策东渡后,在历阳使用偷袭牛渚营的非常规的手段,击败了刘繇委派屯驻在横江津和当利口的属下樊能、于麋和张英。由此改变了曲阿之战的发展轨迹,使得袁术方由逆势转为顺势发展。
其实,从孙策个人的角度来说,这场历阳之战与曲阿之战应该算是没有丝毫的关系。因为真正的曲阿之战是从他渡过长江之后才正式开始的。
个人认为,曲阿之战的概念,是应该有大小之分的。大曲阿之战的概念就是袁术与刘繇之间经历兴平元年和兴平二年,经年之久的战役,最终以刘繇被孙策赶出曲阿为结束。而小曲阿之战的概念则是隶属于大曲阿之战的一部分,也就是要将大曲阿之战分成历阳之战、秣陵之战和曲阿之战三个部分。这三场战役,都是孙策与刘繇以及刘繇的属下所发生的战事。所以也可以理解为是孙策与刘繇之间的战争。
历阳之战结束以后,无论是从袁术的角度来考虑,还是从孙策个人的角度来考虑,孙策都会将目标锁定在曲阿。因为孙策的父亲孙坚还埋葬在曲阿,无论如何都不能任由曲阿控制在别人的手里。所以孙策一定会向东北进兵,而向东北进兵所要面对的第一个要塞就是秣陵城。
秣陵城或者叫秣陵县,其中心位置大概就是位于今天南京市江宁区,现在在江宁区下辖依然有秣陵街道的行*编制。据李贤注释《后汉书郡国志》记载,秣陵“其地本名金陵,秦始皇改。建安十六年,孙权改曰建业。十七年,城石头。”也就是说秣陵实际上就是后来孙权吴国的都城建业。
从地图我们就可以看出,孙策向东北挺进一定会遭遇到来自秣陵的*事威胁。据《江表传》记载“时彭城相薛礼、下邳相笮融依繇为盟主,礼据秣陵城,融屯县南。”也就是说刘繇委派屯驻在这里的是薛礼和笮融。
薛礼和笮融这两个人我们在本系列之前曾经讲过,他们本来是徐州牧陶谦的手下。薛礼是彭城相,而笮融则是下邳相。据《三国志吴书刘繇传》记载“先是,彭城相薛礼为陶谦所偪,屯秣陵”。这里的“偪”读作(bī),是“逼”字的异体字。这段话就是说,薛礼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而得罪了陶谦,于是就在陶谦的逼迫下逃到了扬州投奔了刘繇,并被刘繇委任屯驻在秣陵。而笮融则是在兴平元年,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被乱逃跑的。他先是到了广陵投奔其太守赵昱,赵昱待之以礼,并设宴款待赵昱。可是赵昱在宴席见趁着酒劲杀了赵昱,然后纵兵在广陵大肆劫掠,之后就投奔了刘繇,并被委派来秣陵驻守。
按着《三国志吴书刘繇传》中的说法,薛礼在后来笮融路过秣陵的时候被其“过”杀死。但是根据《江表传》中的记载,薛礼和笮融同时“依繇为盟主”,也就是说笮融也是被刘繇委任屯驻在秣陵的人,从他屯兵地点在秣陵城“县南”的记载来看,他应该算是薛礼的副手。这种看似矛盾的记载其实也并不矛盾,毕竟刚刚到秣陵的笮融想要杀秣陵的一把手薛礼还是要有一定的过程。所以他应该是先依附在了薛礼的手下。
笮融这个人虽然是个佛教徒,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过很大的贡献,在佛教的历史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他心狠手辣杀人如麻,这一点我在《笮融篇》中曾经专门讲过,原标题是《笮融:一手屠刀一手佛,佛系屠夫的心路诘问!》。大家有兴趣的不妨再翻出来看一看。
孙策自南而来攻打秣陵,首先遇到的当然是屯驻在“县南”的笮融。据《江表传》记载“策先攻(笮)融,融出兵交战,斩首五百馀级,融即闭门不敢动”。笮融这一闭门不出,孙策就渡江越过笮融去攻打薛礼,结果这一打,薛礼就被打跑了。史书记载薛礼是“(薛)礼突走”。我们现在不知道这里的“突走”是突然逃跑的意思,还是突破重围逃跑的意思,反正是逃跑了。个人猜测,薛礼逃离秣陵后应该是投奔了屯驻在“县南”的笮融,并且也应该是在这个时候被笮融于酒席宴间所杀。
这样一来,孙策实际上应该是已经占据了秣陵的主城的,不过却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意外。
孙策在历阳之战中打下了具有先天地理优势的战略要地牛渚营,并且缴获了原本属于刘繇的邸阁中粮谷、战具。以孙策及其团队的智慧肯定不会放弃这个地方,而是会以此地为据点,甚至是作为暂时性的大本营。就在孙策将薛礼从秣陵赶跑的时候,听说了之前在历阳之战中,被孙策击败溃逃的刘繇部将樊能和于麋,又复合兵万余人卷土重来争夺牛渚营。
牛渚营这样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当时孙策的后路所在,所以是万万不能丢的。于是孙策就放弃了秣陵,赶回去解救牛渚营之危。并且非常顺利的只一战就击破了樊能和于麋,还缴获俘虏了男女万馀人口。
按着《江表传》中的说法,孙策在击破了樊能和于麋之后并没有停歇,而是又返回来去攻打笮融。不过这一次为了拿下笮融的营寨,孙策上演了小说中的诈死之计。这一段在小说中的第十五回,只不过小说中孙策所施计谋针对的敌方是薛礼,而历史上则应该是笮融。
这件事在历史上大致的过程是这样的:孙策前来攻打笮融,结果被笮融方的流矢射中了大腿,连马都不能骑了。因此就乘坐车子返回牛渚营养伤。而笮融手下一些投降过来的原来孙策的士兵就对笮融说“孙郎被箭已死”可实际上这些士兵是前来诈降诓骗笮融的。
就这样,笮融信以为真大喜过望,当时就“即遣将于兹乡策”。
这句话不太好理解,“即遣将”比较明白就是当即派遣将领的意思,可什么是“于兹乡策”呢?“乡”这个字现在主要是故乡,或者城乡、乡村行*区域划分的概念。但是在甲骨文中“乡”这个字是二人对食,共食一簋的形象,所以应该是有请客吃饭的意思。但是在这里,这些现在和甲骨文中的理解显然都不适用。我个人有一种感觉性的理解,就是联系前后的事件因素这个“乡”字有没有可能是一种“向”字的通假字呢?
通假字现象是古文中常见的一种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现象,实质上是一种错字或者别字的现象。就是古人在写文章的时候,一时间想不起应该用哪个字的时候,就随便找了一个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字。这种现象虽然是有着错字别字的判定,但是却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在文字形成的过程中,并不是一下子就定义了某个字的含义的,在文字形成的最初阶段,许多汉字的意义都是混淆混乱的,所以越是久远的文章,通假字就会越多。
“即遣将于兹乡策”中的“于兹”是有“在此、到此、于今、至今”的意思,但是在这里更有可能是一个人名。这样按着“乡”就是“向”的意思,这句话的理解就应该是,笮融当即派遣一个叫做于兹的将领杀向孙策的营寨去挑战。
这个笮融派遣的将领于兹,共计带了多少人马来孙策的营寨挑战,史书没有做具体的记载,但是孙策派遣了数百步骑前去应战。可想而知,这数百步骑不过就是孙策的一个诱饵。《江表传》记载双方“锋刃未接”孙策的*队就“而伪走”,并将于兹和他的*队引进了埋伏圈。最终当然是孙策方大获全胜,并且还“斩首千馀级”。
这一战下来,孙策的*队士气愈盛,而笮融的*队则陷入萎靡的状态。孙策亲自领兵来到笮融的营寨之前,然后让手下大声的呼喊“孙郎竟云何!”。“云何”的意思有“为何、为什么”一层,但是也有“如何、怎么样”的一层含义,在这里显然应该是后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们看看我们孙郎(指孙策)怎么样啊!”其实就是在嘲笑笮融中孙策之计,损兵折将的结果。
在这里,《江表传》虽然记载笮融的*队中有因为害怕孙策而趁夜逃跑的现象,但是笮融自己却“闻策尚在,更深沟高垒,缮治守备”。可见其是一种有恃无恐的状态。而且孙策见到这种状态之后就又像上一次那样放弃攻打笮融的营寨,转而去攻打其他的地方。
孙策这种两次放弃攻打笮融营寨的现象比较奇怪,按着《江表传》中的说法“策以融所屯地势险固,乃舍去”,也即是说笮融屯兵的地方非常的险要坚固,易守难攻,很难攻打。这也应该是迫使孙策使用诈死之计的原因。
秣陵这个地方山势险峻四面环绕,诸葛亮称其为“龙盘虎踞”是帝王之宅,这也是孙权后来以此地建都,并筑石头城以集屯粮草的根本原因。
笮融所屯兵的地方应该就是秣陵县南的一个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也是让孙策第一次见识到秣陵的地势之利。
不过,毕竟笮融是困守在一座孤营之中,以其四周都已经沦为孙策的地盘来看,他的处境早晚只能是坐以待毙。更何况笮融又没有什么*治背景,也兴不起什么大浪。孙策放弃在他这里耽误时间也是明智之举。
就这样,孙策放弃了围困秣陵县南的笮融营,或者说只让自己的某个属下带兵继续围困笮融营,而他自己则继续向北方的曲阿挺近。
那么,孙策在这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样精彩的故事呢?请看:
小A斯蒂芬发表于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