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名都很有意思,类似韵律一样,讲究的是对仗工整,比如三山五岳,比如有山东,就有山西;有广东,就有广西;有湖南,就有湖北,但是奇怪的是到了江西这里,就没有江东呢?这到底是是怎么回事呢?是不存在江东省,还是江东省在历史的沿革中被更名了呢?下面就和明明一起带你走进历史,寻觅江东省的过往历史!
历史上江东省大致的区域秦末的江东指的是哪里?
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既有江东,也有江西出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显然,这二者是成对出现的,江西与江东以江水,也就是长江为界。
而“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这里提到了江西一带有人造反,指的是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大泽乡在哪里?今安徽境内。由此可知,当时背景下人们所说的江西,指的是安徽一带。
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江西湖口县以下即长江下游河段,是呈西南—东北走向,它可以将两岸分成江东和江西。长江以东,大体包括今江苏南部、上海至浙江北部一带,并包括江西东北部一小部分——项羽起兵的吴中,恰好就位于江东腹地。
唐代杜牧的《题乌江亭》中写过这样一句诗词: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在当时年代,江是长江的专称。因此作为方位,“江东子弟”里的江东,就是“长江以东”之意,而项羽后来杀会稽(治所在今苏州,汉代会稽迁到今绍兴)太守,又发动吴中之兵造反——这一带就是当时人所说的“江东”。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这个时期的江东,并不是行*区,而是一个大概的方位。当时的江西所指也是一个方位,跟今天的江西省命名并没太大关系。
东汉末年的江东指的是哪里?
在西汉时期,江东和江南两个词非常常用,其中江东所指区域比较小。江南所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南岭以北广大地区的泛称,该区域还被命名为江南道。江南所指范围包括了江东,且比后者大得多。
东汉末年,孙氏势力崛起的根据地也被称为江东基业,主要在吴郡、会稽,即今苏南到绍兴,这时的江东跟秦汉之际的江东,范围大致相同。
到了孙策执*时期,其势力范围扩大到扬州刺史部区域,这时候就有了“江东六郡”,即吴郡(郡治江苏苏州)、会稽郡(郡治浙江绍兴)、丹阳郡(郡治初在宛陵,后移至今江苏南京)、豫章郡(郡治江西南昌)、庐陵郡(郡治江西省泰和县西北)、庐江郡(郡治安徽省庐江县西)。
这个时候的今江西省,大体被豫章、庐陵二郡覆盖。也就是说,今江西,当时属于“江东”。
需要明确的是,从三国到南北朝,江东所指的范围均大体是按照以上的区域来划分的。不过此时的江东,仍然只是对某个区域的泛称。
唐代的江东指的是哪里?
对于江南的称呼,从汉到唐一直延续。到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年),从汉代沿袭下来的江南道被拆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
其中江南西道管辖今江西、湖南的大部分区域,以及安徽、贵州、重庆、广西的小部分区域。应该说现在的行*区江西省正式得名不出自秦汉时期,而是源自唐玄宗时期的江南西道。
而江南东道为唐代临时监察区,共存在25年,临时治所在苏州,其地辖为今江苏省苏南、上海、浙江全境、福建全境及安徽徽州。
宋朝的江东指的是哪里?
宋朝又将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改为江南西路和江南东路。两宋时期,江西与江东,如果不是怀古抒情的话,一般指的是江南西路和江南东路。
无论是江南西路还是江南东路,比唐朝时候大大缩小了——江南西路分出了江南西道原来所辖的今湖南地区,基本管辖着今江西省大部分地区;江南东路分出了江南东道原来所辖的今江苏南部、浙江大部及福建省区域,仅管辖今安徽省长江以南及江西省北部一小部分区域。
而此时的浙江及苏南区域,分出后被称为两浙路;福建区域分出后,称福建路。这个江南东路简称“江东”,面积范围达到了历史最小值。
元明清时期江东指的是哪里?
元代实行行省制度,将全国分为13个行*区,包括一个中书省、一个宣*院、十个行中书省,其中包括江西行省和江浙行省。江西行省主要包括今江西、广东大部分区域,江浙行省则包括了宋代的两浙路和福建路。
从元代开始,作为行*区的“江东”消失了,“江西”得到保留。
明清时期,江西省基本上就是今江西的版图范围。曾经的江南东道演变为江苏南部、上海、浙江、福建。
在清朝的时候东被称为左,西被称为右,所以江东也可以叫做江左,江西叫做江右。江东(即江左),是在长江自江西九江到南京走向发生改变之后所产生的称谓,泛指长江下游的江南一带。
“江东”之所以被拆分,因为宋代以来,江东成为朝廷出产稻米最丰饶、人口密度最大、财税地位最重的区域。如果还要让江南东道继续以一个*区存在,那么它在经济、人口上势必成为朝廷心腹大患。
看来从江东起源到最后被拆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治原因,怪就怪它太富庶了。
你还知道关于江东省的事情吗?欢迎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