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浙江属于百越人活动的核心地带,即越国本部所在,直至三国初期,浙东仍然是山越活动的中心,建安十三年(年)吴将贺齐讨伐丹阳地区的山越,“凡斩首七千”。嘉禾三年(年),以诸葛恪为抚越将*,领丹阳太守。诸葛恪使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围山三年,使山越降伏,得四万壮丁加入*队,六万百姓从事农业生产,此后百越宗族基本退出浙江活跃区。因此古文献将浙江简称为“越”,同时,“越”也是今天省内绍兴市的简称。
本地图来自wiki
“浙江”为钱塘江的古称,钱塘江在《山海经》、《越绝书》、《史记》、《水经注》等多数古籍均作“浙江”,《庄子·外物篇》作“浙河”,《水经》作“渐江水”。而清代的《康熙字典》则称“浙者,折也”,也认为浙江是因为钱塘江曲折逆流而命名,同时钱塘江又因为其干流蜿蜒曲折如“之”字,故别称“之江”。
唐乾元元年(年)分江南东道为浙江东道、浙江西道以及福建道,是为“浙江”二字第一次成为地方*府的名称,
浙江东道观察使,唐朝在今浙江省东部设立的节度使,治所在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下辖越州、睦州、衢州、婺州、温州、台州、明州、处州,
浙江西道观察使,兼江宁*使,下辖润州、杭州、常州、苏州、湖州、昇州、宣州、歙州、饶州、江州,治所在昇州(今江苏省南京市),宣州、歙州、饶州另设观察使。
浙江二道合称两浙,管辖大致为今天苏南、皖南、上海以浙江全境,此后元朝在原先两浙及福建设置江浙行省,治杭州路,从起奠定了浙江独立行省的地位。龙凤十二年(年)朱元璋置浙江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浙江行省,后又改名为浙江等处承宣布*使司,民间俗称“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