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子须知》上说:相地之法,固妙于观龙。观龙之术,尤切于审峡。峡者,龙之真情发现处也。未有龙真而无美峡,未有峡美而不结吉地。审峡之美恶,则龙脉之吉凶、融结真伪,皆可预知也,真地理家不刊之秘诀也。盖龙行延长,必须多有跌断过峡,则气脉方真,脱卸方净,力量方全。
又说:寻龙妙诀不难知,但向峡中究隐微。师若肯传峡里诀,倾囊倒箧泄天机。
可见过峡是辨识龙真的关键技术,徐氏兄弟在书里也将一些关键的秘诀一笔带过,比如怎么辨识峡格里的“胎伏,”书中只有这两个字,没有具体讲“胎伏”是什么。
如今互联网时代,只要有人知道,就有人分享在网上,就可以查到,关键是你能不能辨识那是真,那是假?
书上又说:《经》云:“一断二断断了断,鹤膝蜂腰真吉地。”又云:“十条九条乱了乱,若是真龙断了断。”ト氏云:“一起一伏断了断,到头定有奇踪。”皆谓真龙之过峡多也。然峡亦有吉有凶,尤当细察。过峡之脉,欲其逶迤嫩巧、活动悠扬,如梭带丝,如针引线,如蜘蛛过水,如跃鱼上滩,如马迹渡河,如藕断丝连,如草蛇灰线之类为美。然须有送有迎,有扛有夹,护卫周密,分水明白,不被风吹水劫为吉。
杨氏云:“一剥一换寻断处,断处两边生拥护。”廖金精云:“蜂腰鹤膝最为奇,大忌被风吹。”范越凤云:“度峡断跌,切忌水劫。”祝观物公《八段锦》云:“龙过脉,认踪由,高低脊脉莫模糊。最要两边生护转,却愁一水过横流。”
《龙经》云“莫令四缺被风吹,切忌溜牙遭水却”是也。盖龙之过峡处,其气束聚,最怕风吹水劫,故必有护峡之山,八字之水,乃以为真护峡山。又喜合形像。廖金精云“两边遮护喜成形”是也。或如日月、旗鼓、天马、贵人、金箱、玉印、垂缨、串珠、龟蛇、狮象、剑笏、戈矛等形者,贵格也,前去必结贵地。或如仓库、厨柜、谷堆、烂钱、辨钱、摊衣、质库、银瓶、盏筋、倒击金鳟等形者,富格也,前去必结富地。然亦不必过泥形状,但以遮护周密、夹从有情为吉。若是真龙过峡度脉,自有两边护照之山远来相应。
上面讲了那么多,主要有两点,一是龙脉行走跌断过峡要多,二是过峡处要有护卫之砂。
我在实践中寻地的时候,或者在看视频和地理方面的文章时,经常看见很多大师看见穴星后的跌断就说过峡如何如何的好。那是不是跌断就是算过峡呢?我的观点是应该有护卫的跌断才算过峡,没有护卫的只能算跌断。《地理人子》没有对过峡和跌断定义和区分。
《地理啖蔗录》上有定义,如下:既审缠情,载观峡迹。《地学》:峡乃跌断处也。大者为关、为伏,紧者为束气,微者为过细,而总名之日峡。又日:峡亦名关,何也?大者为关,小者为峡;远穴为关,近穴为峡。
对于这个定义,我还是认为不是很准确。但大地多穿田,有美峡。
《山洋指迷》说:问曰:今人见山跌断、即以峡名之,并不问迎送有无,无迎送者,亦能结地否?
答曰:峡间有迎送者,惟大富贵地如是,小龙止有跌断,何能有迎送之砂、但跌断而得开面,出脉前去,亦结小富贵地,不开面而跌断,方在所弃、正小枝龙并跌断亦无、何能有峡?惟视其开面有无多寡而已,有等大龙来处、过峡重重,俱有迎送,至入首数节,只跌断而无迎送,亦成大地,不可以到头,但有跌断,无迎送短之。
四种常见的过峡图如下:
四种常见的过峡图本山出脚曰送迎,偏废则可畏;外山贴身曰扛夹,空缺则堪虞。
送者顺送也,迎者逆迎也。其迎龙之枝虽是逆转迎峡,却不可认为逆龙。盖逆龙枝脚一一望后,而正身挺然独出,故曰逆龙。此则虽逆转一二枝脚顾峡,其正龙自向前顺去,随身枝脚尤多且长也。胡氏曰:一种逆龙是迎接,反身双双开两胁。接取来龙好处传,此是龙生好枝叶。逆龙虽逆亦无害,一种交加是护峡。此等皆为富贵龙,左右均平龙在中。
过峡和跌断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大家一定要区分,不然地的大小就难分。峡又分阳峡、阴峡、曲峡、直峡、长峡、短峡、阔峡、高峡、远峡、穿田峡十格,其脉又须有蜂腰鹤膝之美,如图:
峰腰鹤膝另有崩洪十格,护峡山格,夹杠峡,蔡西山张子薇多种峡格,书上都有记载,这里就不详述。
我补充一些《地理啖蔗录》上记载的一些相关内容:
峡左无护,长子受伤;峡右无遮,三子招损。
凡峡左无砂遮护,定损长房,四七房同断;峡右无砂遮护,定损三房,六九房同断。不但过峡处为然,凡行度处无缠护,及结穴处无缠护送托,皆同此断。
诸位可以在实践中去检验。
又说:星成五吉,为福之机;星成四凶,为祸之筈。过峡两头之山,喜成星体,是吉星则穴吉,是凶星则穴凶。
峡阔者,认灰线之脉,而太阔则气浮;峡长者,喜护卫之山,而太长则力弱。故长者不如短者之贵,阔者不如峡者之真。
《披肝露胆经》:过峡宜短不宜长,长则力弱气已伤。过峡宜细不宜粗,粗则气浊穴则无。过峡宜狭不宜阔,阔则气散龙力乏。一说:峡虽阔、而中间有草蛇灰线,微高之脊,则两边皆为毡褥,谓之霞被峡,主大富贵。
低过者忌伤病,残则元神不固;高过者忌悍硬,硬则暴气未除。峡中最嫌抽枝,是真*劫之脉;束处须防破土,亦等虫蛀之龙。
凡龙分劈,重者皆谓之劫。然或分而为缠护,为下关,犹可取用。惟过峡束气之处,断不可抽出脉去。此处分枝乃为真劫,谓其劫弃精气也。凡龙被穿凿,谓之蛀龙,而过峡处更忌。过峡一经穿凿,则脉坏而无复生气矣。
雌雄未判,是必无成;阴阳既分,而将有结。
凡将入首之峡,阳过者要阴媾,阴过者要阳媾。若阴过而无阳接,阳过而无阴接,此单雌单雄,无生化之妙,必再过一峡,剥换一脉,配合阴阳,方结穴也。《金函赋注》:峡有阴阳者,形如覆掌阴也,仰掌阳也。若来处仰而去处覆,来处覆而去处仰,即阳来阴受、阴来阳受之义也。若过峡不分阴阳,便为贱地矣。又一说:凡峡亦看胎伏,阴过阳接者,前胎后伏,雌雄相配,必结吉穴;若阳过阴接,虽有交媾,乃前伏后胎,阴阳不顺,不能成穴,必再过一峡,阴过阳接,乃有融结。
胎伏如精包血,其结也窝钳;如血包精,其结也乳突。
凡过脉之体平坦者,为阳,属血;覆脊者,为阴,属精。如覆脊多而平更少,是为阴中有阳,谓之精包血,则坤道成女,前去必结窝钳之穴;如平坦多而覆脊少,是为阳中有阴,谓之血包精,则乾道成男,前去必结乳突之穴。《倒杖诀》:阴乳恰如男子样,阳窝偏似妇人形。
峡正出者结穴亦正,峡偏出者结穴亦偏。左出则穴居右边,右出穴居左畔。透顶出脉者穴在下,就脚出脉者穴在颠。石过者穴在石间,水过者穴在水际。子午过者穴子午,艮坤过者穴艮坤。左扛不足者穴左亦亏,右夹不周者穴右亦缺。峡左砂短者龙先到,峡右砂短者虎先临。峡上护多则穴多拥从,峡间护少则穴少包裹。余固以是而推理,则断有可据。
《山洋指迷》上说:按:骑龙穴居龙脊,后有两砂送,前有两砂迎,似雌雄峡者真,前两股包后两股在内,则顺骑;后两股包前两股在内,则倒骑。出晕在侧,砂必边高边低,或边顺边坐,高枕顺向低败逆,而横骑倒骑,四正无偏,则居中骑之斩关,则无穴晕,正脉前行,借峡中迎送,如岩前裁得法,亦发有余枝,前去数节而后止者,亦名骑龙。若前亦只有一节,便大水会合,则为斩关,主山耸秀,亦能催官。然骑龙斩关,以横骑为上,顺骑须凿池截气,开沟散水,倒骑邻高穴者,砂水自具,若低穴倒不能收水,故日:雌边,未能得福。
附雄落雌受峡图
雄落雌受峡今天我们来介绍朱熹四世祖妣地,先看古图:
古图书上描述:地在婺原县二十七都,地名官坑呤,乃朱夫子四世祖妣墓也。予兄弟观朱氏《文公家谱》云:四世祖名惟甫,配程氏,行恭二,名豆蔻,葬二十七都丹阳乡环石里,地名官坑半岭,金斗形梁上穴。庚申山,正坎作丙向,嘉佑四年己亥八月吴景鸾下。课云:"金斗穴居梁,朝案信鸦岗。溪山环九曲,道学世流芳。"
未下之前有记云:“官坑龙势异,穴高众山聚。坎离交媾精,笔峰天外起。富不及陶朱,贵不过五府。当出一贤人,聪明如孔子。"
原作者按:此地正干,昭昭甚远,不能悉述。比入自,横列云帐。帐之巅微起双峰。峰下各出微脉,隐隐隆隆,数节走马娥眉大星,贴在帐身。微茫合气,细察则有,粗看则无,非俗眼所能检点。入首束气结咽,复顿起土星开窝之格,形体甚秀。窝间又有微乳,穴粘乳头。坐下平坦,藏风聚气,穴情完固可爱。两旁拱卫罗列,莫知为万仞山巅。元辰水虽当前倾跌三十余步,得本身一掬近案横拦,紧巧有力,不见水去,且迂回曲折,亦不为害。但主离
乡而已。故文公迁居建阳,乃其验也。
近有鹅子峰作案,已自秀异。而外阳又有特异奇峰,远在天表,耸入云汉。登穴视之,势如焰动,清奇可爱。且水星帐北,火星朝南,东木西金夹照,土星结穴居中,谓之五星守垣,真至贵之地也。
然以俗眼观之,龙身奔去三十余里始尽,而此间以橫落微茫数节之脉结穴,高在山巅,无明堂,而水又流去甚远,孰识为此等大地?虽然,我文公朱夫子乃间气所钟,固非一穴之地所能孕育。然以课记考之,其符应若是,孰谓于地理尽无与哉!
[疑传]:乐平洪士良同师吴景鸾至官坑岭下。士良偶渴,探泉饮之。走谓师日:”此泉甚异,当有至贵之地。”国师亦往,索泉尝之曰:“是泉有翰墨香,岂但贵也,当产大贤!"因至山巅观之,果见其穴。惊曰:“秀钟于此,以报朱氏。”
然其地自山下至穴所约七里许,而送龙两水,右出石检土名,前水直流五店土名,穴高水远,不利初代。窀穸毕,用巨石压而封之。后果以不利欲迁焉,竟得石压而止。
又云:初,献地者谓有天子气象,未决。往邀其师。系一僧来观日:”当出夫子”。昊公晚年落发学禅,故传为僧耳。按《吴公传》有“髡髪自纵”是也。
看来龙垄水图:
龙水图南干龙在大鄣山分脉,并不是书上说的“正干”龙,但此支小干龙极其珍贵,结了很多大地,其他所结的穴后面我们会一一解读。
南干龙在大鄣山分脉后,重重开大帐,过峡多多,有迎有送,两次穿田过峡,特别是入局前的这一次穿田过峡,空中距离有10多里,脉痕隐蔽,但界水分明,后又复起龙脉,护卫重重,两次起脉大过峡后起少祖山。
堂局1少祖山左边分一脉为后缠,右边一脉开帐中出生金星为父母山,父母山左分一脉去做生出结穴的土星穴星山,穴星山的左边余气继续行走,生出木星做左夹耳峰,左边的木星余气继续向南开帐行走,金星父母山居穴的西面,做右夹耳,金星父母山右边分出的脉向南继续开帐行走,左右夹耳峰向南行走余气,余枝左右相互关锁,紧紧的锁住堂起和内堂之水,左右余气如此行走了20多里,直到和前面的乐安河交媾为止。
穴星后面,左右有三层孝顺*缠护,少祖山分出来的水星帐,将三重*星分出来的水全部收住,交汇于乐安河,整个堂局山水重重包裹,真天下少有的大地,非吴景鸾此等大师能识也,难怪先师吴景鸾断为当出一圣人。
我个人的看法,吴景鸾断出圣人,并非单独如书上所说的尝水而断的,应该还是综合判断后得出来的结果。现在留存下来的真tz地我没有看见过,不管是李家的,赵家的,朱家的,还是清朝满清的,都没有保存下来的,其他的比如网上流传汉朝刘家的,但争论都比较大,陈霸先祖地应该算半个TZ地,对比那些大地,堂局都难有如此完美,我的感觉还是龙上要差一些,还有就是之前说的,这条龙结了几个大地,有点不专,所以先师才断出圣人,不是出TZ。
五星归恒局:前朝的火星是德兴的大茅山。
五星归恒再看一张堂局图:
堂局2我们读书,不能只掌握作者所写的东西,此等大地,书上所描述的只是此地结穴成立的很少一部分,能结出如此的大地,龙穴都值得我们去研究的,正如上面所说,此地来龙并非正干龙,而是正干龙发脉而来,在那个时代,不像现在我们有卫星地图,有现代科技测绘出来的江河流域图,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资料,可以把每条龙脉都搞清楚,我们读地理方面的书,不紧要和作者对话,更要和作者书上记录的案例点穴的大师对话,要追寻大师们的足迹,走进山水之中,和大师们对话,和山水对话,只有读懂这些,才能算走进地理之门。
作者在书里明确表明“过峡”是地理家不刊的秘诀,为什么在书里的古图上,都没有画出过峡出来,过峡对龙和穴都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作者都没有在图里画出来,在文字描述里也没有写,是作者有意而为之还是其他说明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要有独立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地理的门道。
很多人说学地理要师传,看书看不学的,都是假的,而我要说的是,你认为师傅学的都是师传的吗?不是看书或者实际中总结出来的吗?大家应该都看到过电视里的接龙节目,通过几个人传递后,原来的一句话已经面目全非了。
再说一个大家都经历过的事情,家族的字派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但对家谱有点研究的人都知道,很多有老家谱传承的,字辈一般都不会错,而很多靠口口相传的,没有家谱的,虽然有代代相传,但很多都会错,多数错的是同音不同字了,当然意义也有很大的变化,还有的是字相似的。我举这个例子,家族字派,这个可都是真传的,没有哪家对字派的传承不想认真对待的,但只考口口相传,没有老谱文字记载的传承,出错可能性极大,你说是口口相传传的是真,还是书传的是真,大家一目了然了。
还有就是,地貌的变化是很小的,几百上千年下来,地貌基本没有太多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古格,去领会先师们的理论,和先师们隔空对话,结合现在流传下来的书籍,去考证现在的地理理论的对和错,只要用心的去做,我认为还是可以走进地理之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