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简称“皖”,省会合肥。清朝康熙年间,安徽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在地理位置上,安徽省东邻江苏、浙江,西连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与山东接壤。作为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安徽省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截至年底,安徽省下辖16个省辖市,7个县级市,54个县,44个市辖区。其中,就铜陵市来说,人口超万,为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接合肥,南连池州,东邻芜湖,西临安庆。对于铜陵市来说,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余年。
一
首先,铜陵市隶属于安徽省。在地理位置上,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东与芜湖市繁昌县、南陵县接壤,南与池州市贵池区、青阳县交界,西与安庆市宜秀区、迎江区、桐城市毗邻,北与合肥市庐江县、芜湖市无为市相邻。介于东经°04’—°09’、北纬30°38’—31°09’之间,南北最长约56公里,东西最宽约.9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东距芜湖市60公里左右,西距池州市30公里、安庆市80公里左右,距省会合肥市公里。就铜陵市的历史来说,夏商时期,铜陵地区属扬州。周朝时期,铜陵地区先后属吴国、越国、楚国。公元前年,秦始皇嬴*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安徽省铜陵市一带属鄣郡。
二
西汉时期,鄣郡改为丹阳郡。铜陵地区先后属丹阳郡春谷县、陵阳县。东汉时期,设置铜官镇(在今铜陵县城)。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铜陵市一带成为东吴的疆域。彼时,吴国在该地区设立丹阳郡春谷县、临城县。西晋时期,铜陵地区属宣城郡春谷、临城二县。东晋义熙年间(—年),因为中原地区战乱,不少百姓迁移到今铜陵市一带,并在该地区设立定陵县,县治设在今顺安镇。定陵县的设置,使今铜陵地区的区域大体确定下来。南朝宋、齐时期,定陵县属淮南郡。梁、陈时期,属南陵郡。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将定陵县并入南陵县,属宣城郡,该地区属之。
三
唐朝建立后,铜陵属宣城郡南陵县。到了唐朝后期,从南陵划出工山、安定、凤台、归化、丰资五乡,设置义安县,县治在今顺安镇,属宣州。五代十国时期,今铜陵市一带仍属宣州义安县。南唐保大九年(年),改义安县为铜陵县,属昇州。铜陵县设置后,即将县治由顺安镇移至铜官镇(今铜陵县城关镇),当时称江浒。由此,就铜陵这一建制,始于南唐时期,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作为“中国古铜都”,铜陵这一地名的由来,显然和铜这一资源存在直接的关系。元朝,铜陵县属江浙行省池州路(后改为池州府)。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铜陵县属池州府,直隶于南京。清初,铜陵县属江南左布*使司池州府;后江南左布*使司改为江南省。
四
最后,康熙六年(年),江南省份为江苏、安徽两省,铜陵县属安徽省池州府,后设徽宁池太广道,池州府为其所属。到了年,铜陵县属芜湖道。年9月5日,撤销铜陵县建制,成立铜陵市,直属于安徽省。年10月13日,安庆市枞阳县划入铜陵,撤销铜官山区、狮子山区,以原铜官山区、狮子山区的区域为铜官区的区域。年12月3日,撤销铜陵县,设立铜陵市义安区,以原铜陵县的区域为义安区的区域。如今,铜陵市下辖铜官区、郊区、义安区、枞阳县。截至年底,铜陵市总面积达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万人,也即为安徽省人口较少的一个地级市。对于地级铜陵市,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