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草场就没有牛羊,没有牛羊就没有吃喝。”
世界上大概没有哪个民族不存在谚语,但像蒙古族这样谨遵谚语而生活的,也确实不多。这正是草原的生存智慧。
草场、牛羊、人命,这样的递进与因果,简单勾勒出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态。生态,这个年出版的《辞源》与《辞海》里尚不是独立词汇的词语,在年已经炙手可热。
草原上的人说生态: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方可安居乐业;商海里的人谈生态:上游稳定,下游顺畅,方可基业长青。
从草原上走出的企业,比如蒙牛,应该更清楚这一点。
01
今年3月,美国航天局的一个卫星数据研究结果,让世界大吃一惊。
根据该研究,全球从年到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世界之首。而在中国的贡献中,42%来自植树造林,26%来自于退耕还牧。
图:图据美国航天局
这颠覆了全世界的固有印象。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人口压力巨大的中国曾经拼命向草原和森林要未来。
伐倒树木,填埋河流,焚烧草海,开垦耕地。这样的行为曾经短暂获益,但代价大得吓人。
昔日的草原渐渐荒漠化,大风卷扬起砂石一路向南,侵蚀才开垦不久的农田,席卷城市。沙尘暴遮天蔽日,极端天气日益增多。河水日渐浑浊,河岸高企,河道淤塞。
看起来,只是最初一环出了问题,最终影响到的,却是整体。
不是没有人想要治理,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成本花了不少,效果却不明显。
原因有三:
头痛医头,脚疼治脚。这样的治标的办法并不可取;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治理环境是一个长久工程,见效缓慢,需脚步坚定;下游不理解上游,通常多抱怨,而少参与。
要解决整体问题,只能依靠“生态”建设。
“生态”一词,在40年前还少有人提,年修订的《辞源》与《辞海》里,它还不是一个独立的词语。但在年,它已经耳熟能详,且范围越来越大。
生态是生物的状态,但状态不是独立的,需要与环境产生关系;生态建设是一种“整体解决”方案;生态建设,往往意味着共赢,参与方都可以获益。
中国,创造了世界生态文明的奇迹。
据国家林草局最新数据,全国森林覆盖率已增至21.66%。中国造出了全世界面积最大的森林——人工林保存面积达0.69亿公顷。在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中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在草原方面,仅呼伦贝尔,就依靠草原保护与修复工程,禁牧万公顷、治理沙区16万公顷,将草原植被覆盖度提升到了74%。
这是上游治本,还有下游参与。自设立植树节以来,累计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亿株。而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推出的“蚂蚁森林”,更是将许多远方的人们将目光拉向草原。
认准一个目标,构筑一个系统,让系统的各个部分自然成长,直到形成良性循环。成本不高,收益明显,每一个环节都从中获益,这是真正的标本兼治,也正是生态的力量。
所以,我们看到,浑浊了了千年的*河河面,有些河段竟然变清了;千沟万壑*沙漫天的陕北等地,现在一眼望去,郁郁葱葱。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中国做到了。
02
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
环境生态要天人合一,在其他领域,何尝不也是如此?
生态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商业生态更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
尤其是互联网商业领域,生态是一个热词。你在北京的知春路,在杭州的西溪园区,在深圳的滨海大厦,总能在地铁上,在咖啡馆里,在饭局中,听到这两个字。
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巨头为例,构筑“生态”已经是中国商业的一个突破机遇。
去年10月,互联网巨头腾讯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的两个关键词之一,就是“生态”,腾讯认为,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场,腾讯需要重建“中台”,成为各行各业、各个合作伙伴的数字化助手,搭建新一代智能产业生态。
实际上,腾讯也正是这么做的。目前,腾讯的投资遍布各行各业,涵盖了线上线下的诸多产业,既有上游,也有下游,腾讯的战略是,不控制,不取而代之,让这些企业在腾讯的帮助下自然生长,直到生态完成良性循环,实现多方共赢。
阿里巴巴的战略也是如此,这家企业已经从最初的电商业务,变为一个完整的“生态体”:支付、物流、金融、云计算、广告营销,整个生态里既有阿里本身的布局,又有合作伙伴的进入。原产地、生产商、物流、卖家、买家这是一条生态链;卖家、淘女郎、电商培训师、摄影师、软件服务商、广告联盟、客服、店铺美工人员、文案员,这又是另一条生态链。
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没有良好的生态,就没有中国经济的今天和中国企业的勃发。互联网企业如此,传统企业也是这样。比如蒙牛。
图:蒙牛规模化牧场
年夏季达沃斯年会,“蒙牛之夜”系列活动邀请众多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从品质、健康、责任三个维度,共论中国乳业的责任与未来。
从中,也可以管窥蒙牛的生态布局。
在生产环节,近些年来,蒙牛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携手,共同守护“从牧草到奶杯”每个环节和要素的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营养健康、更高品质的奶品,同时努力创新灵活、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将蒙牛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企业内部管理流程和与产业链伙伴的协同发展中,与伙伴共享资金、技术、信息资源,营造共生、共发展的多赢环境,打造共享发展生态圈。
在社会责任方面,蒙牛正式启动以“点亮一颗星,捐出一杯奶”为主题的“蒙牛营养普惠合伙人”公益项目。通过线上参与活动,每个公益合伙人都可以为贫困地区儿童捐出一盒奶。
曾经,奶业现状让中国人痛心。但痛定思痛,才有了今天的重新崛起。着眼整体,着眼长远,正是蒙牛的生态眼光。
03
图:蒙牛旗下牧场荷斯坦奶牛
相比于其他行业,中国乳业发展,其实需要生态建设的力量。
一方面,牛奶正在成为中国人获取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产业庞大;另一方面,这个产业环节复杂,涉及的利益方多,许多环节抵御风险的能力弱。
比如最初的环节,奶农。
图:蒙牛现代化生产线
年1月的20多天时间里,江苏省丹阳市司徒镇谭甲村的奶农孟庆德倒掉了数万斤牛奶。几百斤牛奶就能轻易覆盖一大片冬季干硬的土地,当它们渗进土壤后,这一大片土地会呈现出一大块丑陋的白色,活像得了白癜风。
年,孟庆德将50多头奶牛从常州搬到了丹阳。这位来自徐州的养牛专业户已经从事奶牛养殖多年,从一开始的十几头牛,逐渐发展到50多头。他离开常州,是因为当地的奶牛场拆迁,而且,在搬来之前,他也得到了丹阳当地一家奶企的口头承诺。承诺中,这家公司愿意每天以市场价收走孟家的牛奶。
就像中国许多城市一样,镇江当地有自己的奶企,规模不大,用户固定,收购牛奶时通常只是口头约定,由奶农承担风险。
6年多时间里,孟庆德牧场与公司之间的生意一直很稳定,直到公司资金链出了问题,奶农被第一个抛弃了。
蒙牛推出的“爱养牛”平台,就是希望连接起包括奶农在内的所有环节。这个被寄望于“中国乳业生态共享平台”的产品,依托核心企业为产业链上各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技术服务、产业再教育等相关服务,共同抵御风险,也共享成果。截至年底,爱养牛平台入驻供应商总数为家,实际交易供应商92家;社会化供奶方总数为个,总计个供奶方发生线上交易。
这也意味着,孟庆德这样的奶农如果接入平台,就再也不用担心企业变卦了。
奶农得了保证,流通环节提升了效率,企业获得了原料,用户收获了质量。“爱养牛”的胜利,正是生态力量的再一次体现。
图:蒙牛合作牧场现代牧业蚌埠牧场
当然,除了爱养牛,蒙牛还推出了一系列生态战略。其中有电商采购平台,有共享仓储项目,有帮扶上游原料商的资金项目,也有帮助下游经销商的赋能项目。
蒙牛生态圈初现规模,而当整个产业都能实现良性循环时,中国乳业的面貌也就会焕然一新。
公元年,65岁的成吉思汗最后一次率*攻打西夏。途中,他们路过鄂尔多斯一片名叫察汗淖尔的草原,在那里,纵横天下的蒙古精骑,生平第一次停下了他们躁动不安的铁蹄。原因很简单,这里真的太美了。
图:察汗淖尔大草原
丰美的水草,翩跹的蝴蝶,淙淙的溪流,还有成群结队的金角花鹿。这样的生态,打动了杀伐一生的大汗。他把马鞭扔到地上,嘱咐随行的将*们:
“等我百年以后,你们就来这里祭祀我吧。”
生于草原,葬于草原。
在中国,内蒙古大草原上的人们可能是最重视生态的人群,而从此生长起来的蒙牛,也想历代草原牧马人一样,明白谚语中朴素却有力量的道理。
“没有草场就没有牛羊,没有牛羊就没有吃喝。”
这句大自然的哲理,还将生生不息,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