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舆图研究院杨文衡中国古代地学与自然和
TUhjnbcbe - 2023/6/11 21:12:00
北京正规湿疹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9092469.html

该文从6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古代地学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即中国古代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山川崇拜的关系、中国古代地学与旅行考察的关系、中国古代地学与经济、*治和*事的关系、中国古代地学与哲学思想的关系、中国古代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国古代地学与宗教、风俗的关系。从这些关系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探索自然、考察社会,社会需要是中国古代地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因素,也是未来地学发展的基本因素。

中国古代地学,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中国古代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些关系有时看起来是单一的,有时则是错综杂复的;其影响有时看起来是单向的,有时则是双向的,互动的。本文试就中国古代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作一些论述。


  1中国古代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山川崇拜的关系


  新石器时代,自然神的观念已经形成。在殷墟卜辞中,有大量的祭祀天、地、日、月、风、云、雨、雪、山、川的卜辞,祭祀仪式相当隆重,所用牺牲甚多[(1)]。在甲骨文中,@①祭不仅是祭天,也包括祭地、祭山川河流等诸自然神祗。四川广汉三星堆一号祭祀坑既使用@①祭,再将燔燎后的祭品瘗埋。据此推测,祭祀的对象是天、地、山、川诸自然神祗之一[(2)]。所用祭品有金器3件,青铜器5件,玉器10种,石器5种,象牙13根,陶器若干。从这些供品来看,祭祀仪式相当隆重。说明殷商时期山川崇拜(即自然崇拜)十分盛行。


  周代的自然崇拜与商代类似。据《周礼太宗伯》记载,当时祭祀的自然神有天神、上帝、日、月、星辰、司中(星神)、司命(星神)、风、雨、土地、社、五岳、山、川等。《礼记》卷12载: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视者,视其牲器之数。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秦汉以后,自然崇拜并没有减弱。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都曾亲自登泰山祭天地。各朝帝王还在京城郊设坛祭祀天、地、日、月、星、雷、雨,风、云等自然神。


  隋朝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二月,诏曰:其五岳四镇,节宣云雨,江、河、淮、海,浸润区域,并生养万物,利益兆人,故建庙立祀,以时恭敬。[(3)]《隋书?礼仪志》载:五官之神,先农、五岳、沂山、岳山、白石山、霍山、无闾山、蒋山、四海、四渎、松江、会稽江、钱塘江、四望,皆从祀。神州等九州山、海、川、林、泽、丘陵、坟衍、原隰,并皆从祀。爱有四海名山大川,能兴云致雨,一皆备祭。开皇十四年(594年)闰十月,诏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无闾山,冀州镇霍山,并就山立祠。东海于会稽县界,南海于南海镇南,并近海立祠。及四渎、吴山,并取侧近巫一人,主知洒扫。隋制,诸岳崩渎竭,天子素服,避正寝,撤膳三日,遣使祭崩竭之山川。隋制,行幸所过名山大川,则有司致祭。岳渎以太牢,山川以少牢。从这些记载来看,隋朝对山川等自然崇拜非常盛行。


  唐朝的自然崇拜,其盛况不亚于隋朝。《新唐书?礼乐志》载:大祀:天、地。中祀:日、月、星辰、岳镇、海渎。小祀:山林、川泽。其五岳、四镇,岁一祭。各以五郊迎气日祭之。东岳岱山于@②州,东镇沂山于沂州、南岳衡山于衡州,南镇会稽于越州,中岳嵩高于河南,西岳华山于华州,西镇吴山于陇州,北岳常山于定州,北镇医无闾于营州,东海于莱州,淮于唐州,南海于广州,江于益州,西海及河于同州,北海及济于河南。《旧唐书?礼仪志》载:神州为大祀,岳镇、海渎为中祀,风伯、雨师、诸星、山林、川泽之属为小祀。神州及五岳、四镇、四渎、四海、五方、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并皆从祀。唐明皇天宝六年(747年),河渎被封为灵源公,济渎为清源公,江渎为广源公淮渎为长源公。先天二年(713年)封华山神为金大王。开元十二年(742年)封太山神为天齐王。天宝五年封中岳为司天王,北岳为安天王。天宝十年,封沂山为东安公,会稽山为永兴公,吴山为成德公,霍山为圣应公,医巫闾山为广宁公。封东海为广德王,南海为广利王,西海为广润王,北海为广泽王。[(4)]


  五代时,滑、濮等州有蝗灾,分命中使致祭于所在川、泽、山、林之神。[(5)]


  明、清两代,修建了规模更大的祭祀自然神的场所,如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坛、稷坛等。祭祀仪式也更隆重,更规范。


  人们对自然神的崇拜,对山、川、风云、雨雪、日月、天地的崇拜,是促使人们去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的动因之一。观察的结果才有地理学、气象学、水文学、矿物学、地貌学、土壤学等自然科学的萌芽和知识的积累,才有中国传统地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上一些著名学者参与了历代统治阶级的自然崇拜活动,并利用这种机会进行旅游考察,搜集地学资料。如西汉司马迁随汉武帝出游,祭祀名山大川,游览了大半个中国,使他了解了各地的自然风光,社会经济,文化、风俗等。为他撰写《史记》中的地理篇章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元朝至大四年至延@⑥七年(1311-1320年),著名地图学家朱思本也多次接受同样使命,奉旨代祀名山大川。他南下河南,祭祀中岳嵩山。又去桐柏山。再往南去南岳衡山。入广东,游览沿海地带。这些旅游考察活动为他搜集地理资料提供了良好的时机,使他得以绘制成著名的《舆地图》。


  历代统治者对名山大川特别是五岳为什么那么崇拜呢?按《白虎通》的说法是:岳之为言jué@③,jué@③,功德也。《风俗通》则说:岳,jué@③,考功德黜陟也。然则以四方方有一山,天子巡守,至其下,jué@③考诸侯功德而黜陟之,故谓之岳也。这是汉代人以社会功能解释五岳,汉以前的解释是五岳为山镇。镇,名山,安地德者也,又为五岳。[(6)]


  统治阶级对名山大川的崇拜和祭祀,自然影响到民众,特别是文化知识阶层,他们纷纷以多种文学形式或地学著作来赞美歌颂名山大川,这是中国古代形成山水游记、山水志等地学流派的原因之一。这些流派对地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自然崇拜,特别是对名山大川的崇拜与热爱,使中国学者对山水的研究长盛不衰,山水著作层出不穷,形成了系统。据李约瑟讲,欧洲似乎并没有与此类文献相当的地理著作。[(7)]


  2中国古代地学与旅行考察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如*帝、尧、舜、禹都曾旅游过许多地方,其目的是为了探索自然。奴隶社会最有名的旅行家是周穆王,《穆天子传》详细叙述了他的旅游过程。此后,旅游的人数增多,目的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商业旅游,有的是*治、*事、外交旅游,有的是为了兴修水利工程旅游,有的是宗教旅游,有的是为了探索自然奥秘旅游。这里我们只谈与地学有密切关系的旅行考察。


  首先,旅行考察开扩了中国人的视野,使之获得了丰富的域外地理知识。如汉朝的张骞、班勇,三国的朱应、康泰,东晋的法显,十六国的智猛,南北朝的昙无竭、惠生、宋云,隋朝的常骏,唐朝的玄奘、王玄策、杜环、义净,宋朝的王继业、徐兢,元朝的耶律楚材、李志常、丘处机、常德、周达观、汪大渊,明朝的郑和,清朝的图理琛、樊守义、谢清高等人就是如此。他们的旅行考察,是中国人获得域外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


  其次,旅行考察丰富了国内地理知识,是中国古代地理学得到发展的重要途径。如西汉司马迁,北魏郦道元,唐朝李翱,五代高居诲,宋朝王延德、沈括、范成大,明朝王士性、徐霞客,清朝郁永河等人就是如此。特别是郦道元、王士性和徐霞客对中国地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中国古代地学与经济、*治和*事的关系


  中国古代地学与经济的关系最明显的莫过于矿物的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石器的发明和广泛使用,铜、锡、铅的利用,铁的发现和利用,都使当时的经济上了新台阶,使社会形态发生了质的进步。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工程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历史上哪个朝代重视水利,它的经济就快速发展。哪个朝代不重视水利,它的经济就衰退,萎缩。中国正史中有《河渠志(书)》或《沟洫志》,此外还有各种水利书籍。这些著作不仅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水利学的发展史,而且也反映了水利学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


  中国古代的潮汐学与海洋经济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中国航海业、海洋水产业和海洋灾害预防预报的必然结果。研究潮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海洋经济。


  经济地理学是直接为经济服务的。它研究产业活动的地理分布规律,预测产业发展变化,提出应变措施。中国古代的经济地理知识虽然还谈不上预测,但它已充分注意到了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的地区差别等。


  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与海洋气象,也是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它们的发展对经济产生促进作用。


  地学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之后,又会对地学提出新的要求,从而反过来促进地学的发展。


  地学为*治服务,春秋战国时期《尚书?禹贡》就是明显的例子。特别是地图,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它是国土的代表,哪个国王献出地图就等于把国土献给了别人。谁夺取了*权,首先想到的是收集并掌握地图。西汉刘邦至咸阳,萧何独先人,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众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8)]隋唐也是如此。隋朝杨广在破丹阳后,令(裴)矩与高颍收陈图籍[(9)]。及陈平,晋王广令矩与高颍收陈图籍,归之秘府[(10)]。武德四年(621年),太宗入据宫城(东都洛阳),令记室房玄龄收隋图籍。[(11)]这里讲的图当然指地图。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的爱好对事物的影响很大。这点从班固开始就有人论述过。《汉书?食货志》曰: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珠玉金银在中国是宝物,是贵金属,是货币。它们的兴起,必然促进这些矿物的知识累积。中国地图学史上两次引进西方绘图技术,都是因为皇帝批准或亲自过问才实现的。万历年间经明神宗批准,利玛窦带来的西方绘图技术才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康熙时期,由于康熙皇帝亲自主持,中国主动大规模引进西方测绘技术才得以顺利实现,使中国的地图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与世界近代地图学接上了轨。


  中国地方志的兴起和发展,也是由于官方的推动和支持才能长盛不衰,形成了中国最庞大的地学文献库,是中国古代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地学与*事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地图、地形、气象等方面。


  战国时期,《管子?地图篇》专讲地图在*事上的重要作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三幅帛质地图都是*事地图。唐代有《九州设险图》,备载古今用兵成败之事[(12)]。还有《供*图》[(13)],《边裔地图》。李德裕于蜀中建筹边楼,左右分画南道及西道边裔地图,其部落众寡,馈*(运粮赠送)远迩,曲折咸具。乃召习边事者与之指画商订,凡虏之情伪尽知之[(14)]。


  由于地形与*事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古代*事家所写的兵书,对地形与*事的关系有所阐述。如春秋末期孙武的《孙子兵法》有《地形篇》,专论*队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行动原则,强调将帅要重视对地形的研究和利用。战国中期孙膑的《孙膑兵法》论述了城市所处地理形势与战争的关系。战国后期的兵书《六韬》,论述了山地行*作战的原则。以后不仅兵书论述地形,而且有*事地理著作,形成了中国古代系统的*事地理知识。


  气象与*事的关系,在《孙子兵法》中已有火发上风,无攻下风的论述。古代战争中无论攻城守地,都要以弓矢为重要的攻击力量。而发矢之准确与否,跟所遇风之顺逆有很大关系。所以在古代战争中必须测知风向。刘宋何承天说:战国并争,师旅数出,悬乌之设,务察风@⑦。[(15)]这是古代*事气象学的产生阶段。诸葛亮的《心书》中,有行*与气象气候之关系的论述,这是古代*事气象学的形成阶段。五代钱@⑧大举伐吴,以钱元guàn@④为水战诸*都指挥使。战棹抵东洲,吴人以舟师拒战,元guàn@④为火筏顺风扬灰以坌之,白昼如雾,吴师迷方,遂败之[(16)]。这是掌握并应用特定气象状况克敌制胜的事例。


  4中国古代地学与哲学思想的关系


  中国古代地学受哲学思想的影响很深,如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气论、天圆地方等。


  阴阳观念的产生直接来自人们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周易》发展了阴阳观念,使阴阳成为哲学范畴。《国语?周语》记载了伯阳父第一次用阴阳二气解释地震原因。此后阴阳思想在气象学中普遍存在,用来解释气象成因。古人将阴阳学说运用于气象领域时,虽然对我国古代天气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贡献,但存在以哲学结论代替具体科学原理的倾向,生搬硬套,不能披露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科学原理。此外,阴阳学说还在地貌、地名领域得到运用,用以说明某种地貌类型的空间位置以及某个地点的地理位置。


  五行最初是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从地理学角度看,这五种物质都是地理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地理因素。战国时期,五行学说流行,出现了五行相生相胜的原理。西汉董仲舒将五行学说与儒学结合,成为一种理想的世界模式。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记述五行学说与地理学关系的著作有《左传》、《*帝内经》、《禹贡》、《管子、地员》、《淮南子》、《白虎通》等。它们或记五行与五方气候的关系,或记五行与土壤的关系,或记五行与五方矿物的关系。这些记述虽然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已表现出牵强附会,机械唯物论的倾向。二十四史中,有14部史书写了《五行志》(《魏书》称《灵征志》),内容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或自然灾害,如山崩、地震、水灾、旱灾等。这些都与地学有关,是难得的地学资料。但它们的解释大多数是错误的,甚至是迷信的。《五行志》对地学的贡献,除了保存珍贵的史料外,没有特别的发展。


  天人合一思想对地学的影响,是把大自然(即天)与人体类比来解释各种地理事象。如《管子?水地》把水比作血气,西汉刘安把人与天对比,认为人就是一个缩小了的天地[(17)]。西晋杨泉和张华都把大地拟人化了。杨泉在《物理论》中说:土精为石,石,气之核也。气之生石,犹人筋络之生爪牙也。[(18)]张华在《博物志》中说:地以名山为辅佐,石为之骨,川为之脉,草木为之毛,土为之肉。[(19)]宋末元初,郑思肖认为,地之体犹人也……人之水脏之下极热,不热不足以化诸食,不足以运诸世事。地之水轮之下极热,不热不足以缩诸水,不足以消诸阴气。[(20)]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古代地学,是内容广泛的统一地理学,它既讲天,如分野、星舆、星象、纬象、时序等;又讲地,如疆域、建置沿革、形势、城池、山川、关隘、土产、古迹等;还讲人,如人口、户数、人物、学校、职官、风俗、艺文、田赋等。


  气论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兴起于西周。用气论解释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始于西周末太史伯阳父,他用阴、阳二气解释地震成因。战国时期《考工记》在论述动、植物地理分布界线原因时,都说是此地气然也。在《淮南子》中,有一种把包含人类及万物存在的风土地理条件与土气、地气联系起来,形成人文地理学的环境论。如《淮南子?地形训》认为,土地的气和人的性别、体质、气质及性格、智能等等有密切的关系。


  唐朝窦叔蒙的《海涛志》是元气论论潮汐的代表作。所谓元气即阴阳二气,它是天地的起源,也是潮汐产生的原因。


  北宋沈括用气论解释各地气候有先后的原因是此地气之不同也。[(21)]


  郑思肖用地气来解释地下水的水质问题,说:地气通,一方之水土俱甘香暖润,人物亦正清贤慧。地气塞,一方之水土俱苦涩枯寒,人物亦愚陋恶逆。[(22)]


  明代叶子奇用风气、土气来解释各地风俗与人体面貌的差异。说:夷狄华夏之人,其俗不同者,由风气异也。状貌不同者,由土气异也。土美则人美,土恶则人恶,是谓之风土。[(23)]。袁*用地气来解释土壤地理分布有差异的原因。清初张标又作了发挥,说:盖风行地上,各有方位。土性所宜,随气而化。所以九州之土各有别也。一州之中,土脉常异。岂惟一州,即一邑一乡,地气亦有不齐者。[(24)]


  天圆地方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概念之一。它起源很早,距今五千多年的辽西东山嘴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已有象征天圆地方的祭坛[(25)]。春秋战国时期,天圆地方已成为一种哲学观点。由这个哲学观念发展到指天、地形状。《晋书?天文志》引周bì@⑤家之言曰: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从此,地方(地平)观念在中国地学史上占了统治地位。这个观点影响中国地图学达三千多年。中国的地图学是建立在地平观基础上的,缺乏地圆制图的理论和方法。中国古代由于地平观占主导地位,因此当明末传教士把地圆说传入中国后,仍遭到不少人的反对。其中黎遂球的言论是代表。他说:吾盖忧其说(指地圆说)之流以祸世,将来无君臣上下之分,皆此之阶矣。夫西人者固尝以为中国至小,外国致远,至大。推而言之,则是地大于天,故不得不为此论,以申其说。足下而知此也,当无为所惑,幸甚幸甚。[(26)]


  5中国古代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中国古代地学与天文、数学、历史、文学、文字学、绘画、建筑学有密切的关系。有的是地学的基础,有的是地学的表现形式,有的则与地学结合形成了边缘学科。


  由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使中国古代地学与天文学有了密切的关系。地学中以日、月、星辰定方向,选择居住环境时以阳光强弱定阴阳向背,潮汐与日、月的关系,大地形状及其与天体的关系,气象与天象,气候与日、月运行的关系,地震与日、月、星星的关系等等都必须有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在方志中,特别立一专项,企图把天上的星星与地上州的地理位置对应起来,证明天、地合一是正确的。实际上这种作法是不符合实际的,不科学的。


  中国古代地图学的发展与数学的关系很密切。裴秀的制图六体必须是在重差术发明以后才能实现。水利学、水文学中各种计算公式也要以数学作基础。气象学中雨、雪量的计算,山高、水深、道路里程的计算,无一不需要数学知识。


  中国古代长期处于史地一家的状态,而且地理附属历史学,文献目录也是把地理放在历史学中。历史上不少著名历史学家同时又是地理学家,如司马迁、班固、杜佑、郑樵等。二十五史中均有丰富的地理内容。方志中既有历史,也有地理。《读史方舆纪要》是史地结合的典型。现代,历史与地理融合,产生了历史地理学和地学史。


  地学与文学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同生同长。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含有大量地学知识。历代许多地理著作同时又是文学名著,如《水经注》、《洛阳伽蓝记》、《大唐西域记》、《徐霞客游记》、《广志绎》等。即使在纯粹的文学名著中,也含有许多地学知识。如《三国演义》中的地理知识,《聊斋志异》中的地震、气象知识、《红楼梦》中的宝石、气候知识,《西游记》中的地形、降水知识等。诗、词、歌、赋中也含有大量地学知识,而许多地学著作即以诗、赋的形式表现。如《山居赋》、《海潮赋》、《相风赋》。在诗歌中有描写流水地貌的,如晚唐胡玢的《桑落洲》。有描写煤炭的,如苏东坡的《石炭行》,朱弁的《炕寝诗》。有描写瀑布的,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范成大的《蟠龙瀑布诗》。有描写温泉的,如王安石的《温泉》。有描写物候的,如白居易的《大林寺诗》,范成大的《光相寺诗》。有描写气象的,如范成大的《占雨诗》。有描写地形的,如范成大的《万州诗》,袁枚的《桂林独秀峰》,苏轼的《题西林壁》,元稹的《分水岭诗》等。


  历代笔记小说中也有不少地学资料。最有名的是沈括的《梦溪笔谈》,此外还有《西溪丛语》、《博物志》、《东坡志林》、《菽园杂记》、《颜山杂记》、《广阳杂记》、《广东新语》等。


  地学与文字学有密切的关系。甲骨文、金文中即有许多地学知识。历代的字典、词典是地学知识的宝库,从历代字书中可以看出地学知识的发展脉络。


  绘画中也有地学知识。从绘画中可以看到一个地方的地貌形态,流水状态,地质构造,气象,矿物,岩石,地球形状等。


  地学与建筑、中药有密切的关系。建筑选址既要美观,又要有利于生产、生活及人体健康。因此选址实际上是选择优越的地理环境,要求有丰富的地理知识。而建筑沙、石料,矿物药是矿物岩石学的内容。因此,在建筑、中药文献中有矿物岩石知识。


  6中国古代地学与宗教、风俗的关系


  道教对中国古代地学的贡献有三个方面:第一,对矿物学的贡献。由于道教炼丹的原料是矿物,因此道教对矿物有研究。如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唐朝梅彪的《石药尔雅》、佚名的《金石簿五九数诀》、金陵子的《龙虎还丹诀》、张果的《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土宿真君的《造化指南》等,都是中国古代矿物学的重要文献。第二,道家的仙游、云游,使道教徒对国内外的名山大川有一些考察,留下了一批地理游记。其中丘处机、李志常的《长春真人西游记》是代表。第三,道教的洞天福地都是名山,是道教根据地,又是古代地理学必须记载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道教徒中最有名的地图学家朱思本是杰出的代表。道教的长生不老思想还影响人们对金、银的喜爱。


  佛教对中国古代地学的贡献,主要是佛教徒去西域或天竺旅游取经,把途中见闻写成地理游记,丰富了中国的地理知识宝库,开扩了中国人的地理视野。如法显的《法显传》,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王继业的《西域行程记》等。有的佛教徒还对中国古代测量学作出过重要贡献。如唐朝僧一行。


  佛教与中国矿物学有密切的关系。许多佛教建筑、器物需要金、银、铜等金属和玉石、宝石。据《如意宝珠金轮咒王经》载:若无舍利,以金、银、琉璃、水精(晶)、玛瑙、玻璃众宝造作舍利,行者无力者,则到大海边拾清静沙石,即为舍利。河北定县宋代塔基出土金棺3个,鎏金铜雕天王像2个,银塔4个,铜炉1个。许多器物内放有大量的银、玉、水晶、玛瑙、琉璃、珍珠制品,这些都是舍利[(27)]。这些贵金属和宝石的大量使用,会促进中国古代矿业和矿物学的发展。


  基督教对中国古代地学的影响,主要是传教士在中西地学交流中所起的作用。他们把西方的地图学、地圆学、地质矿物学知识、气象学知识传入中国,也把中国的地图学、地理学介绍给西方,促进了中西地学交流。


  风俗对地学的影响也很大。风俗的地区差异,形成了各地不同的人文地理内涵。地方志、笔记中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风俗与矿物有关,《抱朴子?对俗》曰: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太平御览》载:以云母壅尸,则亡人不朽。汉代风俗,达官贵族死后尸体布满玉石,有玉压眼、玉鼻塞、玉夹肘等。河北景县北魏高氏墓出土有金箔云母片,形如扇面,薄如纸,散于尸骨四周,均碎成末屑,仅几片成形[(28)]。这就证实了云母壅尸的事实。这些风俗促进人们对云母、金、玉等矿物的认识和开发利用。


  以上虽然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古代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但仍有许多方面没有包括进去。就以上述六个方面来看,我们也可以说,探索自然,考察社会,社会的需要是中国古代地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因素。也是未来地学发展的基本因素。


  (1)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上海;三联书店,1992,13


  (2)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广汉县文化局.汉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发掘简报.文物,1987,(10),4


  (3)[唐]魏徵等.隋书.高祖纪


  (4)[宋]李上交.近事会元.见: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


  (5)[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汉书?隐帝纪


  (6)郑玄注.周礼?职方氏


  (7)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译本).第五卷,第一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42


  (8)[汉]班固.汉书?萧何传


  (9)[唐]魏徵等,隋书?裴矩传


  (10)[后晋]刘煦等.旧唐书?裴矩传


  (11)[后晋]刘煦等.旧唐书?太宗本纪


  (12)[后晋]刘煦等.旧唐书?魏元忠传


  (1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王彦威传


  (14)[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德裕传


  (15)[梁]沈约.宋书?礼志


  (16)[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元guàn@④传


  (17)[汉]刘安.淮南子?精神训


  (18)[晋]杨泉.物理论


  (19)[晋]张华.博物志?卷一


  (20)[元]郑思肖.所南文集?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


  (21)[宋]沈括.梦溪笔谈?卷26


  (22)[元]郑思肖.所南文集?答吴山人向远游观地理书


  (23)[明]叶子奇.草木子?卷二下


  (24)[清]张标.农丹?地利


  (25)卜昭文,魏运亨,苗家生.辽西发现五千年前祭坛女神庙积石家群址.光明日报,1986年7月25日


  (26)[清]黎遂球.与陈乔生谈天书.载:莲须阁集.卷二,乾坤正气集,卷526,23函


  (27)定县博物馆.河北定县发现两座宋代塔基.文物,1972,(8),45


  (28)河北省文管处.河北景县北魏高氏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3),25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燎去火

@②原字六下加兄

@③原字扌加角

@④原字王加灌去氵

@⑤原字骨加牌去片

@⑥原字礻加右

@⑦原字衤加侵右

@⑧原字钅加谬右

(资料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年01期)

1
查看完整版本: 舆图研究院杨文衡中国古代地学与自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