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着闺女来丹阳配眼镜,意外撞见了中国眼镜博物馆。趁着等待验光的闲暇,迅速逛了一遍。全国以眼镜为主题的博物馆少有听闻,而丹阳本身是个小地方,为何要专门给眼镜做一个高大上的博物馆呢?
原来丹阳虽小,却是世界最大规模的镜片生产基地。近年发布的“中国·丹阳眼镜指数”显示,年产光学镜片和玻璃镜片4亿副,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常驻人口不足百万的丹阳市参与眼镜相关的生产及服务、售卖企业有家,相关从业人员6万。名副其实的眼镜之城。
眼镜为丹阳带来巨大利益,几乎成了丹阳标签。如今,眼镜产业知识产权维护中心和国家级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都进驻丹阳,作为经济文化地标和发展里程碑,很有必要修一座眼镜博物馆来科普下具有当地特色的眼镜文化。
眼镜博物馆设在眼镜城5楼,全名:“中国眼镜博物馆”,看得出当仁不让地行业先锋气势。在丹阳还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语:“戴丹阳眼镜,看美丽中国”。21世纪,学习压力大,整天趴在电脑前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国民整体视力下降得厉害,眼镜成了伴随一生的挂件。而眼镜本身又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中国人对光学镜片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可是眼镜的雏形从宋代才出现。古代没有电灯,烛光下读书伤眼睛。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视力必然下降,祖先们也发现了通过水晶改变视觉效果,然而在配镜技术和玻璃打磨技术传入中国之前,眼镜还是奢侈品,无法普及。
明朝人画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出现了最早的戴眼镜人,他在在街上观看杂耍把戏。这副眼镜既没有挂在耳朵上的两条腿,也没有丝线链接系于脑后,只是一副最简单的夹鼻镜。
到了清代,眼镜虽不那么稀罕,但使用者多是一些读书的文雅人,所以被贴上了“世间雅物”标签。
史料记载雍正皇帝有35副眼镜。因为勤*,雍正帝不到45岁视力已经很差。为提高办公效率,造办处为雍正帝专门制作了各式眼镜。雍正帝将这些眼镜随处安放,每到一处随手可取……
眼镜盒
石头眼镜
西方配镜技术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首先是英国人“约翰·高德”在上海开设高德洋行,专营机磨检光眼镜。之后又有明晶洋行、雷茂顿洋行等。
20世纪初,在高德洋行工作的中国工人另起炉灶,筹资开设了“中国精益眼镜公司”,至此打破了洋人对眼镜行业的垄断,跟着验光配镜技术开始不断提高。精益眼镜公司现在已是百年企业,最有名的一则广告是孙中山先生在店里配镜之后留下的一幅“精益求精”字。
玻璃镜片代替了昂贵水晶石,玻璃工业的发展带动眼镜行业成本急剧下降,工艺更简洁,普通人终于能配戴起眼镜。然而即便是21世纪,眼镜还会给人留下“文雅”的印象,一副做工精良的眼镜仍然用来判断其拥有者的品味与格调。
博物馆最后一个部分描述了丹阳眼镜产业从小作坊到社队乡镇企业,再到合资企业接轨国际,一路走了40年。源于美国品牌海昌隐形眼镜有限公司年在上海设立总部后,把产业基地分别设于丹阳及台湾,如今已成长为全球第2隐形眼镜商。另有法国眼镜企业和丹阳数家企业合资,发展规模也在迅速扩大……
尽管类似“企业博物馆”,也从中汲取很多冷门知识,声光电影营造出的叙事氛围让人记忆深刻。
丹阳如今的眼镜产业形成了能够参与全球竞争的产业集群优势。年,随着这座眼镜博物馆的落成,标志着丹阳又开启了一段眼镜文化新纪元。前瞻后望,左顾右盼,当你透过清亮的镜片看繁华多彩世界时,请记住苏南镇江丹阳这座低调的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