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鉴
一、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贾至〔唐代〕
柳絮飞时别洛阳,
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
离恨空随江水长。
1.巴陵:即岳州。《全唐诗》校:“一作萧静诗,题云‘三湘有怀’。”
2.三湘:一说潇湘、资湘、沅湘。这里泛指湘江流域,洞庭湖南北一带。
3.逐:随,跟随。
这是一首抒写身世之悲的送别诗。贾至的好友王八员外被贬长沙,此时谪守巴陵的作者也是被贬之身,二人同病相怜,再逢离别,情感更加悲怆。
首二句,诗人先回顾自己的贬谪经历。“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他在柳絮纷飞的暮春时节离开洛阳,在梅花绽放的冬季来到三湘。在季节的变化中,诗人饱经社会风霜,感受到了人生之无常。这两句以物候的变化写贬谪,极具诗意,渲染了抒情的气氛。
后二句归结到送别上来。“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人世的悲欢离合、盛衰无常,就像浮云一样没有定数,但最终也都如过眼云烟,随风飘散;可是离恨却不会消失,它随着江水流去,愈来愈长。结句比喻信手拈来,既符合送别的情境,又形象生动,传达出诗人无何奈何之感。
这首诗以迁谪之人送迁谪之人,离情倍添愁怅,故沉郁苍凉,情致深幽。
二、
忆扬州
徐凝〔唐代〕
萧娘脸薄难胜泪,
桃叶眉头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1.扬州:地名,今属江苏。
2.萧娘:即姓萧的女子,一般指男子所恋的女子。脸薄:容易害羞,形容女子娇美。胜:能承受。
3.桃叶:原指晋王献之爱妾名,这里代指思念的佳人。眉头:一作“眉尖”。觉:察觉。
4.无赖:无可如何。
这首诗题为“忆扬州”,实际上却是一首怀人之作。
首二句回忆离别时情景,着重刻画女子的情状。“萧娘”、“桃叶”均代指所思之人,暗示了她的身份;“难胜泪”、“易觉愁”,同指女子的愁颜,一难一易,饶有趣味。诗人不吝笔墨来描写美人之梨花带雨的面容、眉头紧锁的神情,不但突出离别之难堪,还巧妙地点出“忆扬州”的缘由——有这样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子牵挂着自己、思念着自己,诗人又怎能不留恋扬州、思念扬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二句从殷切的思念转写眼前的明月。明月本来就是离愁别恨的符号,它静静地照着离人,不管人间有多少离恨,也不管自己是否为离人添愁助恨,它只是这么无情地照着。于是,在诗人眼中,明月便显得可憎,故曰明月“无赖”。“无赖”二字,在这里有埋怨的意味,本含贬义,但后世因为惊赏扬州明月的这种新奇形象,就把“无赖”二字当作爱极的昵称了。
后二句最大的特色就是把光景分为若干份。月光普照人间,并不偏宠扬州,而扬州的魅力,也不是仅在月色,但诗人偏说天下月色有三分,独扬州便占去了二分,可见对扬州激赏之至。于是,“二分明月”至此成为扬州的代称。且诗人这一分割法,还对苏轼有所启发——“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便是以数目字来写春色,令人惊叹。此外,叶清臣亦有“三分春色两分愁,更一分风雨”的句子,大概也受了徐凝的影响。
三、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庭坚〔宋代〕
阳关一曲水东流,
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
满川风月替人愁。
1、分宁:今江西修水县,*庭坚的故乡。
2、杜涧叟:*庭坚的朋友。
3、阳关一曲: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后被谱入乐府歌唱,为送别曲,称“阳关曲”。诗中应代指送别的音乐。
4、旌阳:山名,在分宁县东一里,据诗意推测,当地可能有个小渡口。
5、只如:只是如,只是像。
6、常日:平常的日子,平常的时候。
*庭坚的诗很少有像今天这首写得如此声情并美的,有类唐人风韵,我们来看一下。
一曲《阳关》奏罢,江水滔滔东流,我也该像这东去之水一样,乘舟离开故乡,前往外地上任了。那么在这离别的时刻,会不会也有人像“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汪伦,特地赶来也为作者送行,感动之余,作者也高歌一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呢?
由于作者是连夜从旌阳,当地可能有一个小渡口,乘舟东去的,所以夜色中,两岸的灯火,朦朦胧胧,隐隐约约的映照着这个小渡口,小渡口旁,停着一艘钓舟,舟上之人,非是旁人,正是专程来为作者送行的“汪伦”——作者的友人杜涧叟,他虽没有踏歌而来,但却不辞辛苦,乘夜而来,这份朋友之间的情谊自也并不比汪伦少多少。
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有人认为这里的“钓舟”指的是作者所乘坐的船,这个恐怕读诗就不太细致了。作者要乘舟赶往外地上任,一艘小小的钓鱼船如何能承担这在江水波涛中颠簸的重任呢?所以只能是送行者乘坐的小舟,送行者有可能是当地的一位高人隐士,所以“钓舟”是很符合送行者的身份特征的。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那么面对即将离别的故乡,面对前来为自己送行的友人,听着《阳关》一类送别曲的声调,我们的作者*庭坚,心中会不离愁翻涌,就如那滔滔东逝的大江之水吗?
这个显然是没有任何疑问的,然而*庭坚毕竟是*庭坚,他如也像一般的写手那样平铺直叙,而不去造一些波涛和奇峰出来,那他就不是*庭坚了。他可是一贯求新求奇求异,不甘心去蹈袭前人的老套路的。
四、
暮秋独游曲江
李商隐〔唐代〕
荷叶生时春恨生,
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
怅望江头江水声。
1.曲江:即曲江池。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2.春恨:犹春愁,春怨。唐
3.深知:十分了解。
4.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这首诗一般认为是作者悼念亡妻所作,也有人认为,诗中别有一段爱情故事。相传,李商隐与妻子王氏结合以前,曾有一恋人,小名叫“荷花”。荷花天生丽质,清秀可人,心地善良淳朴,与李商隐情投意合,非常恩爱。后来,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回天无术,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她“凋谢”。
诗的开头两句,以沉重的语气诉说内心的憾恨。“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这两句把无情的荷叶化为有情之物,仿佛荷叶的生、枯都与诗人的哀思有关。句中春生、秋枯,恨生、恨成映衬对比,更丰富了诗的内涵。连用两个“荷叶”,说明荷在作者心中有很重的分量。
“深知身在情长在”,是诗人对逝去的爱人许下的誓言,无限凄惋,将前两句所蕴含的绵绵深情推向无以复加的诗境。他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对你的情意就不会消失。元稹《离思·其四》里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之句,也是同样的感慨,都是诗人对自我和爱情的证明,表达了对恋人的忠贞,李诗这一句显得更为沉痛哀绝。末句由情转景,他似乎在怅望水声,而不是在听水声,视听错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痛至极。以景作结,诗虽然戛然而止,而情却如曲江流水,悠悠不尽。
五、
垂虹亭
米芾〔宋代〕
断云一叶洞庭帆,
玉破鲈鱼金破柑。
好作新诗寄桑苎,
垂虹秋色满东南。
1、垂虹亭:在太湖之滨吴江县(今属江苏)垂虹桥上,宋仁宗庆历年间所建。
2、断云一叶:叶,即“片”。此处形容行舟太湖的船帆如一片片白云。
3、洞庭:太湖亦别名洞庭,湖中有洞庭山,分东西两山,东山古名莫厘山、胥母山,今已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包山,今仍在湖中。
4、第二句:详见下文解释。
5、桑苎(zhù):桑树与苎麻,古代养蚕与纺织所必需,故常用于代指广植桑苎的家乡。
我们来看看这位人称“米颠”,作诗常自铸奇辞、不蹈袭前人一言的米芾的这首《垂虹亭》,看看他是如何自铸奇辞的:
烟波浩渺的太湖,天上白云,渌水长流,那行舟水面的船只,张开白帆,就如一片片的白云,长风吹送,看起来好不心旷而神怡。
鲈鱼又名银鲈、玉花鲈,吴江一带所产尤为著名;太湖洞庭山盛产柑橘,驰名中外,人称“洞庭橘”。为了自铸最恰当的词汇表现吴江地区的这两大特产,米芾可谓下了不少的功夫,以“玉破”二字来形容切好的鲈鱼脍,就最为精准的抓住了鲈鱼通体如银似玉的颜色特点和质感,而以“金破”二字来形容剖开的柑橘,同样也最为精准的抓住了柑橘灿烂若*金的颜色特点和质感,同时“玉破”和“金破”两两相对,结构上也能产生一种对偶的效果,音韵和谐,节奏明快,色泽奇丽,同时又具有极大的概括性,只需一句,不需其他,整个垂虹亭附近的秋色已经生动立体的展现在我们眼前,米芾的这一“自铸”奇句,端的是不同凡响,令人目动而神摇。
那么面对如此美丽的太湖秋景,一叶叶白帆,一片片白云;如此喜悦而振奋的丰收景象,银鲈在案,柑橘满筐,我们的作者米芾在想什么呢?原来他正准备好好的写一首新诗,寄给他家乡的亲朋好友,也许是为了解释他最后定居丹徒也就是今天的镇江而不再返回的原因,也许是为了把他内心的这种喜悦与他的亲朋好友一道分享,一起快乐,因为这种垂虹亭的秋色,不仅只是垂虹亭附近才有,也不止吴江地区才有,而是整个东南大地,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到处都丰收在望,到处都花果飘香,“苏湖熟,天下足”,还有什么能比看到丰收景象更令人振奋和喜悦的呢?天下之事,莫乐于此。
如此一来,这首小诗也在空间上获得了极大的推广和拓展,真不愧是奇人之笔,这才能有如此的奇特效果,所以说作诗要有一点开创精神,前人已经写过的意思,我们再写时要尽量避开,前人已经用滥的词汇,我们能不用也尽量少用一点,正如清人赵翼所说的,“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若人人都墨守成规,人人都陈词滥调,诗之进步和发展从何谈起呢?
六、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
陆游〔宋代〕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1.僵卧:直挺挺地躺着。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
2.戍(shù)轮台:戍守边疆。轮台,在今*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
3.夜阑(lán):夜深。
4.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这首诗作于陆游退居山阴时。诗人将驰骋沙场的理想寄托于梦境,深沉地表达了报国热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悲哀。
首二句写作者的现实处境和报国心理。上句写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的生活现状:“僵卧”状其年老体衰,常在床榻;“孤村”写其生活孤苦,居处偏僻,思想苦闷,没有知音。但接下去“不自哀”感情突变,透露出一种豪迈之气。对诗人来说,贫病凄凉的处境,并没有可悲哀的地方,他日思夜想的是如何为国家分忧解难,哪里还顾得上自身呢?“为国戍轮台”是他终生矢志不渝的理想,他甘愿为之洒尽热血。然而,正是因为他“喜论恢复”、热心抗敌才屡受打击,最后才不得不罢官闲居,但他的理想壮志并没有磨灭。
诗的后两句由现实转入梦境。“夜阑卧听风吹雨”句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不能寐,因清醒而能敏锐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之声,而后又由自然界的风雨联想到国家的形势以及战争的风云。诗人仕途受挫,僵卧孤村,夜不能寐,又遭逢狂风暴雨,该是怎样的凄凉?然而,这风雨声渐渐入梦,却幻化出了一种更为豪壮的景象——“铁马冰河”。“铁马冰河”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但“入梦来”三字,又使得豪壮中带有一丝悲凉色彩: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一生的理想只能付诸梦境,这是多少仁人义士共同的遭际、共同的悲哀。
七、
宿酂侯镇二首(其一)
汪藻
当时踏月此长亭,
鬓似河堤柳色青。
今日重来堤树老,
一簪华发戴寒星。
1、鄼(zàn)侯:汉初,萧何封鄼侯。鄼侯镇,即萧何封国的故址。在今湖北光化西北,汉水东岸。诗写于镇边之驿亭,作者是重游故地了。
2、簪(zān):簪子,古人用以绾发的一种首饰。
3、戴:披戴,披星戴月之意。
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猛人桓温北征时,路经金城,见到此前为琅琊内史时所种的柳树,“皆已十围”,情难自已,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折柳条,泫然流泪。”意思就是木犹老大变化如此,人更当何等的苍老衰颜,回思及此,中情何堪,因之攀折柳条,泫然泣下。
看来桓大司马的这番感叹岁月变动不居的话语,历史上征服了不少墨客文人,姜夔姜白石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曾在《长亭怨慢》序引中写道:“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余深爱之。”
本诗作者看来也是“此语余深爱之”之一,因为他这首小诗,几乎可以看做就是对桓大司马上述话的诗歌翻版,不论中心内涵,还是篇章结构,全部是围绕桓温话展开的,我们来看一下:
“当时踏月此长亭,鬓似河堤柳色青。”
这两句自然是回忆作者上次游鄼侯镇的情景,不确切他到底是什么时候来的,总之,他当时很年轻。当他一路披星戴月、风尘仆仆来至此处时,晚饭之后,步出驿亭闲逛,河堤柳色,一派青青,像极了他的鬓发,年少青春,亦满头青青。很明显,这两句是对应桓温为琅琊内史时初种之柳而写的,斯时桓温年少,亦如他年少一般。
“今日重来堤树老,一簪华发戴寒星。”
亦如桓温此后经过南征北讨,岁月流逝,再经金城时,已树老人老,青春不复,十几年后,当他东奔西走,颠沛流离,再到汉水,重临鄼侯镇时,他也一样风物依稀,但树不再是当年的树,虽然不一定也“皆已十围”,但西风之中,木叶摇落,衰老之态,却是一般无二的。不仅如此,人亦如树,当日青丝,早变华发,明月相照,寒星来抚,说不出的凄凉凄怆,此情此景,桓公慨然,作者亦何尝不是百感交加,一时都集向心头呢!
从篇章结构看,前后两句直接对比,当时踏月,此时戴星,当日树青发青,今日树老发华,纵不我在,亦为同感,人所贵者心灵,心灵所贵者共鸣,悠悠历史,百代以降,心灵上却始终是能相通的。
八、
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1.郑燮(xiè):字板桥,清代著名画家,尤擅兰、竹、石。
2.潍(wéi)县:今山东省潍坊市。年伯:封建社会对父亲同年登科者的尊称。包大丞括:即包括。
3.衙斋:衙门里供职官休憩之处。
4.些小:微小。吾曹:犹我辈;我们。
5.关情:动心,牵动情怀。
郑板桥是清代有名的文人画家,“扬州八怪”代表性人物。他也是一位勤*爱民的好官,在山东任知县时,山东巡抚包括听闻他的名声,便向他索求字画。郑板桥画了一幅墨竹图,并在画上题了一首诗《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赠之。
首句“衙斋卧听萧萧竹”从竹声入笔,紧扣画中风动疏竹的主题。诗人闲来无事,躺在“衙斋”休息,忽然听到窗外传来萧萧的竹声,于是心中不安起来。这“萧萧”声本是清风吹动竹子发出的,但诗人因心系百姓而产生幻觉,他仿佛从中听到了万千百姓的痛苦呻吟。“疑是民间疾苦声”,一个“疑”字表明诗人对民生问题十分敏感,表现出爱民之心与勤*之意。
三句转写自己,言自己虽然官职卑微,但对百姓的关心却无时无刻不在,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着自己的心——“一枝一叶总关情”。“些小吾曹州县吏”句,不仅针对自己,还包括“包大丞括”,乃至天下所有的父母官,如此运笔扩大了诗境。末句一语双关,既照应了题画的主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诗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乾隆十一年(年),郑板桥调任山东潍县知县,期间山东发生旱蝗水灾,致使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郑板桥将大多数精力投入到赈灾的工作中,他一方面上书朝廷请求赈济,一方面兴修城池,招饥民赴工就食,并责令大户人家轮流在路边向灾民施粥,供老弱病残充饥。同时,他省吃俭用,把俸禄也捐给了灾民。郑板桥爱民忧民之心,由此可见。
九、
别云间
明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云间:作者的家乡,在今天的上海市松江,古称云间。
2.三年:指年—年,这期间作者离家参加抗清活动。羁旅客:指客居异乡的人。
3.南冠:即“楚冠”,代指俘虏、囚犯。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4.泉路:*泉路,代指死路。
5.毅魄:语出屈原《九歌·国殇》:“身即死兮神以灵,*魄毅兮为*雄。”
6.灵旗:古代招引亡*的旗子。
夏完淳的一生十分短暂,不过十六年的光景,而正是这短短的十六年,却足以谱写成一部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史诗。
他出生在一个崇尚忠义、崇尚名节的家庭,自幼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五岁诵读“五经”,七岁能写诗作文,有神童之称。
父亲夏允彝(yí)是江南名士,经常带着小完淳游历山川,接触天下豪杰。十五时,清兵南下,完淳便随父亲在松江起义抗清。可惜,起义失败,夏允彝投水殉国,完淳追随着陈子龙继续从事抗清救囯活动。
作战失利,他泅水脱险,避居嘉定。其间,完成了史学杰作《续幸存录》与名篇《大哀赋》。《大哀赋》文采高妙超逸,情辞哀惋感人,可与南北朝文学家庾信的《哀江南赋》相媲美。
公元年,清*到松江捉拿完淳,完淳慨然道:“天下岂有为义避祸夏存古哉!”(夏完淳,字存古)坦然受捕。被捕后写下这首《别云间》,表达了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
起句“三年羁旅客”先回顾三年来的抗清经历,平静的叙述中蕴藏着波澜,紧接以“今日又南冠”,透露出诗人满腔的辛酸与感慨。
颔联“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直抒胸臆,流露出无限的悲愤之情。曾经美好的河山已陷入敌手,举国上下,面目疮痍,一河一山一草一木,以及无数的明朝遗民都在流泪,谁还敢说天高地阔?此时,作者身陷囹圄,自知已无回天之力,重整山河的宏愿也彻底落空,他只能眼看着深爱的祖国倾覆,这种仇与恨使他禁不住悲恸落泪。
无论怎样的悲愤与哀恸,诗人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已知泉路近”。报国已成为泡影,报答母亲的愿望亦不能实现了,就这样离开家乡,心中有多少不甘。多少不舍。作者长期奔波在外,于母,未能尽到儿子的孝心;于妻,未能尽到为夫的责任,诗人的愧疚之情不言而喻。
尾联“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表明心迹,抱定誓死不屈的决心:我生前未能完成复国大业,死后*魄归来也要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
诗以掷地有声的誓言作结,昭示出诗人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全诗感情跌宕豪壮,读来荡气回肠。
十、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唐代〕
溪上遥闻精舍钟,
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
画出东南四五峰。
1.精舍:佛寺,此处指柏林寺。
2.泊舟:停船靠岸。微径:小路。度:度过,越过。
3.霁(jì):雨止。
4.东南:一作“西南”。
这首小诗题旨在一“望”字,而诗的前三句都在铺叙,只在结尾处点出一“望”字,如此安排,饶有趣味。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两句写途中见闻。首句写钟声,点出“柏林寺”;“遥闻”二字,暗写空气之澄清,也曲折地道出此乃雨后之景。作者听到钟声,便泊舟登岸寻声,他沿着曲折的山间小路,向茂密的松柏林里行进。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两句,写登山所见之景。诗人从茂密的松林中穿行到山顶,一路上不免有压抑之感,待到登临绝顶时,顿时豁然开朗。雨后的青山显得格外青翠,一碧如洗的青山之中再杂以洁白的云朵,宛如一幅巨大的画卷。三句由山带出云,为下句由云衬峰作了铺垫。末句用一“画”字,别有情趣。说明山峰原本并没有,好像是造物主即兴“画出”的,突出山峰的色泽鲜润美妙,且传出“望”者的惊奇与愉悦之情。
十一、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雝雝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1.冉(rǎn)冉:慢慢地、渐渐地,这里形容时光渐渐地流逝。秋光:秋天的时光。
2.红叶:枫、槭等树的叶子到秋天都变成了红色,统称红叶。这里指飘落的枯叶。
3.重阳:节日名。古人以九为阳数,因此农历九月初九称为“重九”或“重阳”。魏晋以后,习俗为这一天登高游宴。
4.台榭(xiè):高台和水榭,也泛指楼台等建筑物。台,高而上平的建筑物,供观察眺望用。榭,建筑在高土台上的敞屋,多为游观之所。登临处:指登高望远的地方。
5.朱萸(yú):即茱萸。植物名,香味浓烈,可入药。中国古代有在重阳节佩戴茱萸以去邪辟恶的风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香坠:即香囊。坠,一种从上下挂的装饰品。
6.笼:笼罩。
7.雝(yōng)雝:同“嗈嗈”,鸟的和鸣声。咽寒声:呜咽的悲声。寒声,战栗、悲凉的声音。
8.似:《词律拾遗》《历代诗余》中作“侣”。
这首词从重阳习俗写作者的秋愁。开篇“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两句写秋光渐去,而作者又没有能力挽留,而“满阶红叶”自然也唤不出“霜叶红于二月”的喜悦。句末的“暮”字,既写出了时光变化,又写作者心情黯淡,细味其内涵,又有慨叹自己光阴虚掷,又经一年之意。下接“又是”,一个“又”,透露出作者独处已非一年。重阳佳节,登台临谢,当是当年作者值得纪念和回忆的时节和地方,可今年,恐怕是“追插茱萸少一人”,只能独自登临。接下来再写暮秋景色,“茱萸”是近观所见,“晚烟”一句写远望所及,形成一幅晚秋烟雨图画。结两句从听觉写,又闻新雁咽寒之声,雁是候鸟,一年一来回,照应了首句“秋光留不住”。在这嗈嗈雁声中,作者不禁想到自己无人作陪,只有“愁恨”相伴,而且年年如此。词在情景交融中结束了,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
这首词通篇以写景为主,从“满阶红叶暮”到“晚烟笼细雨”,上下片之间没有明显的过渡。《词谱》所载《谢新恩》的词虽然不止一种,但很少见像这首这样用仄韵的。刘继增《南唐二主词笺》注曰:“此阕不分段,亦不类本调,而他调亦无有似此填者。”所以历来对这首词分段和断句的异说颇多,莫衷一是。
十二、
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张榘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花羞涩处。
满袖尘埃推不去。
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身名多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
且尽清樽公莫舞。
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⑴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
⑵张榘(jǔ),南宋人,做过句容县县令和江东制置使参议,均处于地位低下的职位。
《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是宋代张榘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是一幅荒村行路图,下片则层层深入,似直而纡,似达而郁,将包括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对那些官场一时得意的小人的讽刺警告,对国家命运以及个人前途的忧虑担心,以及对自己被“儒冠误”的无言的哀叹的复杂思想感情生动地表露了出来。这首词的用韵有特色,“树、处、去、路、误、许、舞、暮”用上去声字押韵,有一种“促而未舒,往而不返”的声情,再加上《青玉案》词调的句法结构和谐少,拗怒多,使全词悲愤慷慨的情绪,有更强烈的感染力。
十三、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①南乡子:词牌名。
②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
③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
④北固楼:即北固亭。今镇江市北固山。
⑤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⑥年少:年轻。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兜鍪(dōumóu):指千*万马。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
⑦坐断:坐镇,占据,割据。休:停止。
⑧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⑨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曾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辛弃疾在公元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建筑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它与稼轩同时期所作另一首登北固亭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一风格明快,一沉郁顿挫,同是怀古伤今,写法大异其趣,而都不失为千古绝唱,亦可见辛弃疾丰富多彩之大手笔也。
十四、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秋波媚:词牌名。双调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2.高兴亭:亭名,在南郑(今属陕西)内城西北,正对当时在金占领区的长3.安南山。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任上。
4.角声:行*打仗用的鼓角之声。
5.烽火:古代边防措施,于高峰处建台,镇守士卒于敌炬,白昼举烟,夜间置火,警视*民作好防御和迎敌准备。后又有每日处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此指报前线无事的平安烽火。高台:本处指高兴亭。
6.筑:古代的一中弦乐器。
7.酹(lèi)酒:把酒洒在地上的祭祀仪式。
8.灞桥:在今陕西西安城东。唐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为唐代长安名胜。
9.曲江:池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为唐代以来的游览胜地。
《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词作。上片从角声烽火写起,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悠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全词充满着乐观气氛和胜利在望的情绪,情调昂扬,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以及强烈的爱国精神。
十五、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碧云天,*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⑴苏幕遮:原唐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作词牌名。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⑵“波上”句: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烟本呈白色,因其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
⑶“芳草”二句:意思是,草地绵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阳更遥远。“芳草”常暗指故乡,因此,这两句有感叹故乡遥远之意。
⑷黯乡*:因思念家乡而黯然伤神。黯,形容心情忧郁。乡*,即思乡的情思。语出江淹《别赋》:“黯然销*者,唯别而已矣。"
⑸追旅思(sì):撇不开羁旅的愁思。追,追随,这里有缠住不放的意思。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思,心绪,情怀。
《苏幕遮·怀旧》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词作。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此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全词低回宛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上阕着重写景,以气象宏大浑厚,意境深远,为下阕抒情设置了背景;下阕重在抒情,直抒胸臆,声情并茂,意致深婉。其主要特色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展现了范仲淹词柔媚的一面。
十六、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⑴西江月: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⑵世事一场大梦:《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李白《春日醉起言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⑶新凉:一作“秋凉”。
⑷风叶:风吹树叶所发出的声音。鸣廊:在回廊上发出声响。《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徐寅《人生几何赋》:“落叶辞柯,人生几何”。此由风叶鸣廊联想到人生之短暂。
⑸眉头鬓上:指眉头上的愁思鬓上的白发。
⑹贱:质量低劣。
⑺妨:遮蔽。
⑻孤光:指独在中天的月亮。
⑼琖:同“盏”,酒杯。
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眉头鬓上又多了几根银丝。酒并非好酒,却为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总被云遮住。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反映了作者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惋,充满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上片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下片写悲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十七、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⑴鹧鸪天:词牌名。
⑵林断山明:树林断绝处,山峰显现出来。
⑶翻空:飞翔在空中。
⑷红蕖(qú):荷花。
⑸古城:当指*州古城。
⑹杖藜:拄着藜杖。杜甫《漫兴九首》其五:“杖藜徐步立芳洲。”藜: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藜木拐杖。
⑺殷勤:劳驾,有劳。
⑻浮生:意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偶经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远处树林尽头,有座高山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围绕在屋舍旁。院落旁有一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上下翻飞,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徐徐漫步,转瞬已是太阳西落。昨天夜里三更时分,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好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作于作者贬谪*州时期,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自我写照。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全词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的农村小景。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词人先写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抒发自己雨后得新凉的喜悦。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婉转蕴藉,回味无穷。
十八、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⑴太常引:词牌名。
⑵吕叔潜:名大虬,生平事迹不详,似为作者声气相应的朋友。
⑶金波:形容月光浮动,因亦指月光。《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月穆穆以金波”。颜师古注:“言月光穆穆,若金之波流也”。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词:“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⑷飞镜:飞天之明镜,指月亮。
⑸姮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
⑹被白发欺人奈何:化用薛能《春日使府寓怀二首》“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诗意。
⑺“斫去”三句:化用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诗中“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句意。斫:砍。
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词人运用这两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自己的*治理想和阴暗的*治现实的矛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想到功业无成、白发已多,作者怎能不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发出摧心裂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十九、
满庭芳·碧水惊秋
秦观
碧水惊秋,*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
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
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
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
问篱边*菊,知为谁开。
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
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①洞房:深邃的内室。
②砧杵(zhēnchǔ):古代捣衣工具。砧为捣衣石,杆为捣衣棒。
③西窗三句:西窗,唐代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疑是故人来,唐代诗人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诗:“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④问篱边二句:思念故乡。语本晋陶渊明《饮酒》诗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杜甫《秋兴八首》:“丛菊两开他日泪,扁舟一系故园心。”
⑤殢酒(tì):病酒,为酒所困。此为以酒浇愁之意。作者《梦扬州》词云:“滞酒困花,十载因谁淹留。”
⑥金波二句:金波,月光。《汉书·礼乐志》:“月穆穆以金波。”
全词上片怀旧,以景语开篇,下片伤离,以景语结情,景语情语,丽雅工致,情韵兼胜;层层铺叙,步步迫近,委曲婉转,凄切动人。从此词可以看出:少游词以“情韵兼胜”而为世人传诵。他的“情韵兼胜”的艺术风格是在景物描写中展现的。少游的词作,写景而情在其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善于融情入景,既显豁,又含蓄,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这首《满庭芳》,即鲜明地体现了秦词的艺术特色。
二十、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谁:此处指亡妻。
萧萧:风吹叶落发出的声音。
疏窗:刻有花纹的窗户。
被酒:中酒、酒醉。
春睡:醉困沉睡,脸上如春色。
*书:此处为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典故。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云:“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此句以此典为喻说明往日与亡妻有着像李清照一样的美满的夫妻生活。
消得:消受,享受。
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看片片*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这首《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词中感怀前尘往事。上阕以*叶、疏窗、残阳之秋景的勾画,描绘丧妻后的孤单凄凉;下阕写沉思中所忆起的寻常往事,借用夫妻和美的生活为喻,描绘与亡妻往日的美满恩爱,更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全词生动的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哀思之情。
二十一、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
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1.唐多令,词牌名,也写作《糖多令》,又名《南楼令》,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平韵,亦有前片第三句加一衬字者。
2.安远楼:在今武昌*鹄山上,又称南楼。姜夔《翠楼吟》词序云:“淳熙十三年()冬,武昌安远楼成。”当时武昌是南宋和金人交战的前方。
3.小集:此指小宴。
4.侑(yòu)觞歌板:指酒宴上劝饮执板的歌女。侑觞,劝酒。歌板,执板奏歌。
龙洲道人:刘过自号。
5.汀洲:水中小洲。
6.二十年句:南楼初建时期,刘过曾漫游武昌,过了一段“*鹤楼前识楚卿,彩云重叠拥娉婷”(《浣溪沙》)的豪纵生活。南楼,指安远楼。
7.*鹤断矶:*鹤矶,在武昌城西,上有*鹤楼。断矶,形容矶头荒凉。
芦苇的枯叶落满沙洲,浅浅的寒水在沙滩上无声无息地流过。二十年光阴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这旧地南楼。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因为过不了几日就是中秋。
早已破烂不堪的*鹤矶头,我的老朋友有没有来过?我眼前满目是苍凉的旧江山,又平添了无尽的绵绵新愁。想要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一番。但却没有了少年时那种豪迈的意气。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是南宋词人刘过创作的一首重游故地的忆旧之作。词人二十年前曾在安远楼与朋友名士聚会,二十年后重游此地,感慨今昔,因此写了这首词。上阕概括描写秋令时节安元楼的情景。下阕触动物是人非的感叹。“旧江山浑是新愁”淡语有深情,为全篇之主旨。全词言简意丰,情致哀婉。
二十二、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⑴山峰:指*陵山。(*陵山在湖南湘阴县北洞庭湖边。湘水由此入湖。相传山上有舜之二妃娥皇、女英的庙,世称*陵庙。词题一作“*陵庙”。词句也稍有差异)
⑵鳞鳞:形容波纹细微如鱼鳞。
⑶风回:指风向转为顺风。
⑷水晶宫:古代传说水中的宫殿。
⑸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舞名。
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水神有意留住我观看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吹起鳞鳞波浪,泛起波光,让我再不能行往远方。如果明日风向回转,天气变好,那么今夜露宿于此又有什么关系呢?阵阵波涛声好似龙宫中奏演的《霓裳羽衣曲》,明天准能在岳阳楼上欣赏洞庭湖的美景胜状。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是宋代词人张孝祥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写了作者离开长沙途中被风雨所阻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面对困境时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山水的热爱。上片写行船遇风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见与感受,下片写停船后作者期待风向回转,天气变好,及时登程的心情。
二十三、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李煜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⑴兼:同有,还有。
⑵帘帏(wéi):帘子和帐子。帘,用布、竹、苇等做的遮蔽门窗的东西。帏,同帷,帐子,幔幕,一般用纱、布制成。
⑶飒飒(sà):象声词,这里形容风吹帘帏发出的声音。
⑷烛残:蜡烛燃烧将尽。残,尽,竭。
⑸漏断:漏壶中的水已经滴尽,表示时间已经很晚。漏,漏壶,为古代计时的器具,用铜制成。壶上下分好几层,上层底有小孔,可以滴水,层层下注,以底层蓄水多少计算时问。
⑹频:时常,频繁。
⑺欹(qī)枕:通彀,斜,倾斜。欹枕,头斜靠在枕头上。
⑻平:指内心平静。
⑼世事:指人世间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⑽漫:枉然,徒然。
⑾浮生:指人生短促,世事虚浮不定。浮,这里为短暂、空虚之意。
⑿醉乡:指人醉酒时神志不清的状态。
⒀稳:平稳,稳当。宜,应当。
⒁不堪行:不能行。堪,能够。
昨夜风雨交加,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得飒飒作响。蜡烛燃烧的所剩无几,壶中水已漏尽,一次次的斜靠在枕头上,辗转难眠。躺下坐起来思绪都不能够平稳。
人世间的事情,如同东逝的流水,一去不返,想一想我这一生,就像大梦一场。只有喝醉了酒才能排遣心中苦闷,别的方法都行不通。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这首词应是诗人亡国入宋后的作品,借梦境写故国春色,表达了囚居生活中的故国情思和现实痛楚。
二十四、
踏莎行·碧海无波
晏殊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
思量便合双飞去。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
红笺小字凭谁附。
高楼目尽欲*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碧海:传说中的海名。《海内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广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
瑶台:指传说中的神仙居处。晋王嘉《拾遗记·昆仑山》:“傍有瑶台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台基。”
思量:考虑;忖度。
意中人:心中所眷恋或属意的人。
绮席:华丽的席具。古人称坐卧之铺垫用具为席。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惠休〈怨别〉》:“膏炉绝沉燎,绮席生浮埃。”
香闺:青年女子的内室。唐陶翰《柳陌听早莺》诗:“乍使香闺静,偏伤远客情。”
《踏莎行·碧海无波》是宋代词人晏殊的词作。此词写离愁别恨,作者回忆了过去的离别之景,表达了对闺中人的牵挂,凄哀婉转。全词从内心的懊悔和近痴的行动来表现深情,风格深婉含蓄,不脱大晏词风,而结笔蕴藉,神韵高远,堪称佳作。
二十五、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纳兰性德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1.“萧萧”二句:萧萧,风雨声。秦观《满江红》:“风雨萧萧,长途上、春泥没足。”
2.长更:长夜,南唐李煜《三台令》:“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欹枕”二句:欹(qī)枕,斜靠着枕头。蟾蜍,代指月亮。早弦,即上弦。二句亦布景,展示秋夜的上弦月。
3.“夜寒”二句: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戎昱《桂州腊月》:”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仲胤妻《伊川令(寄外)》:”教奴独自守空房,泪珠与、灯花共落。“二句意谓寒夜被薄,泪花伴随着灯花,被烧成灰烬。
4.玉琴:琴之美称。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一首词。上片写景,词人描写了凄风苦雨下,落叶萧萧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悲凉的氛围;下片写词人好不容易入睡,却因凉夜被薄惊醒,孤凄寒冷透彻心扉,不觉泪水伴着灯花淌落。此词的笔法流畅,仅仅据着眼前所见、心巾所感,而一一道来,却在朴素中营造出凄美绝伦的意境,字里行间,景中意外,都是纳兰性德无限孤寂、忧伤的情思。
二十六、
舟下建溪
方惟深〔宋代〕
客航收浦月*昏,
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
系舟犹有去年痕。
1、客航:客人的航船。
2、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这里似应做水岸边解。
3、野店:乡野的小旅店。
关于“系舟犹有去年痕”,其实说的是作者去年也曾到过这里,也曾在这棵枫树上系过舟,系舟又不是刻舟,一道绳痕,经历一年的风吹雨打尚还能见,显然是不现实的,可能由于沙岸上的这棵枫树太过特殊,它由于长时间的水流冲蚀,所以有一半树根暴露在外,这部分树根自然无法再吸收水分养料,因之枫树就显得几乎要活不下去的样子,然而另一部分尚还没有被冲出的树根依然在提供水分养料,所以它依然也在顽强的生存着——正是由于枫树的特殊性,引起了作者的注意,唤醒了作者的回忆,作者才猛然意识到,他原来去年也曾在这个地方泊舟。
既然去年曾在这个地方泊舟,那么岸边的野店他自然也不应该是第一次住宿,然而从作者行文的语气看,诗中出现野店的时候他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一个很大的可能是,作者常年漂泊在外,去年一年的时间里,他应该住过很多次这种乡村的小店,它们平平常常,简简陋陋,普普通通,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起眼之处,所以乍看之下,不容易点燃作者的记忆,因之暂时就没有把它们认出来。
还有一种可能是去年作者泊舟的时候,还没有这家野店,也就是说这家野店是个新店,不过同样从作者行文的语气看,这家野店似乎也确实不像是新的,反而很像一家时间久远的老店,店家也显得蛮有经验一般,所以综合以上各点,仍以第一种的可能性更大。
据说王荆公也非常喜欢这首诗,“尝书座右”,以致后人误入他的诗集,看来人还是有些名望的好,没名望,连自己的诗也保护不了,有名望,则可以让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小诗人也得以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听上去像个笑话,但有些时候历史确实就是这样的,不是吗?
二十七、
从*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唐代〕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1.关山:关隘山岭,这里指边塞。旧别:有的版本作“离别”。
2.撩乱:搅乱,扰乱。边愁:边地将士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这是一首描写*旅生活的诗,抒发了边关戍卒的离情别绪。全诗虽然弥漫着浓重的边愁,却丝毫没有凄凉之感。
诗从琵琶声写起,一开始就充盈着浓浓的*旅生活气息。琵琶是一种典型的*中乐器,富有异域情调,总能给戍边将士带来新鲜的感受。琵琶“换新声”,即琵琶奏起了新的曲调,尽管曲调是新的,但它包含的内容却一如从前——“总是关山旧别情”。“总是”二字,转接有力,在情感上造成顿挫起伏的韵致。“旧别情”之“旧”与“换新声”之“新”,两相对比,使情感的转折更加强烈。
第三句“撩乱边愁听不尽”又是一次转折。琵琶声声,总是离情,令人伤感,既然这样,干脆不听好了。可琵琶声偏偏响个不停,让人不敢听,又爱听。末句“高高秋月照长城”宕开一笔,以景作结,营造出一中月照长城的苍莽意境。此时,琵琶声飘远,关山情淡化,唯有照着长城的高高的秋月才令人动容。
二十八、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宋代〕
寒林残日欲栖乌,
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人假寐,
卧听疲马啮残刍。
这是一首在宋代即很流行的诗。晁端友以时间为线索,周围的景物为依托,情融于景,情景交融,写出了一种凄风苦雨中人生的漂泊之感,我们来看一下。
“寒林残日欲栖乌。”
晁端友首先把镜头摄向旅馆周围的环境。这时应该已经是早冬了,木叶凋零,可能还有残剩的几片挂在光秃秃的树枝上,一切都让人觉得寒寂、荒凉。一轮残日虽然还没有完全落山,但那惨冷的白光,反而更增添了作者寒的感觉。乌鸦们已经知道日暮了,纷纷返回自己的巢穴,绕着巢穴飞旋了几下,就进入巢中,它们要准备栖息了。
“壁里青灯乍有无。”
应该是又过了一段时间,天色已经完全入暮,作者也收回了长望向旅馆周围的目光,开始进入旅馆的房间,也准备休息了。这恐怕是一家很简陋的旅馆,因为房间里除了四壁的土墙,实在也没有其他好让作者再交代交代的物件。他点起了一盏油灯,不过并没有马上去睡,而是坐在同样简陋的床边,呆呆的望着这盏油灯,那油灯发着青荧的光,一忽儿明,一忽儿暗,有时看着马上就要灭的样子,有时又重新燃了起来。闪闪烁烁的,幽光不定。
“小雨愔愔人假寐。”
又不知过了多久,窗外开始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那雨声沙沙的,也一忽儿紧,一忽儿缓,声声都仿佛洒在作者的心上。百无聊赖的作者,也可能一天的旅途劳顿他也确实累了,于是就想躺下睡觉,然而此时此境的他,又分明知道睡是睡不着的,他就和衣躺在床上,能打个盹先打个盹吧。
“卧听疲马啮残刍。”
只怕是连个盹也没打成。不远处疲乏已极的老马咀嚼残存草料的声音,在这个静寂的雨夜,传出老远,一直传到他的耳朵里,传到他的心上,他竟长时间的陷在这一片马嚼草料的声音中了。
不太清楚晁端友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不过依此时此地的境况看,他也应该是一个很不得意的人生,整日仆仆于风尘,舟前波浪,马后尘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那点让他自己和家人生存的“草料”?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也早已由一匹“小马乍行嫌路窄”的小马,沦落成了一匹“老骥伏枥”但再也不想驰驱的老马,然而又有什么办法呢,虽然明知前途渺茫、惨淡,明日一早,他照样还得出门上马,踽踽独行,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于是这一夜,一个凄风苦雨中的诗人形象,一匹疲乏已极的老马情态,自此鲜活在我们的心中,成了怎么抹都抹不掉的记忆——苦难出诗人,并不是诗人有意去寻找苦难,而是苦难往往主动找到诗人,于是诗人就在不得不品的过程中,品出了一首首真情永远的诗。
二十九、
赠*鲁直
徐积〔宋代〕
不见故人弥有情,
一见故人心眼明。
忘却问君船住处,
夜来清梦绕西城。
1、*鲁直:即宋朝大诗人*庭坚,字鲁直。
2、故人:过去的老朋友。
3、弥:更加。
4、船住处:即船停歇宿之处。
虽然苏轼说徐积诗“怪而放”,不过这首却一点也看不出来,而是充满了老朋友之间拉家常的那种絮絮叨叨气,我们来看一下:
“不见故人弥有情。”
这句很明显说的是二人相见前的情景。虽然大家奔波宦海,天南海北,平常几乎没有见面的机会,但是怎么说呢,我们是那种以道相交的朋友,我徐积敬重你*鲁直的才华,认为你的诗文“极奇古可畏”,且“进而未已也”,所以一直拿你当最好的朋友,即使不能见面,却每日心中都装着你,反而更加有情。
“一见故人心眼明。”
这句自然说的是二人相见的情景。*先生到底是怎样的风采奕奕,风度翩翩,我们当然是无福得见的,而徐先生有缘,是*先生的铁杆粉丝,乃至一见之下,心里面就亮堂堂的一片,眼前也明亮亮的一片,看来*先生真的是如沐春风啊,这春风能一扫徐先生多年累积的心尘,能一擦徐先生早已浑浊不清的老眼,端的是非同一般,不可小觑啊。
“忘却问君船住处。”
这句当然说的是二人短暂相聚又分别后的情景。分别后,徐先生回到家中,然而他却一直不能自拔,一直沉浸在*先生的“春风”中,激动不已,回想不已——哦?不对,好像拉下了什么事一样,该死,忘了问*先生停船歇息的地方了,这还得了,假若我夜里忽然来了兴致,也想像王徽之那样“夜雪访戴”,又该如何是好?
“夜来清梦绕西城。”
西城,想必是徐先生和*先生短暂相聚的地方了。你别说,徐先生还真的是一个蛮多办法的人。只见他端坐堂前,吩咐一声,“把我的梦找来。”那梦果然不同于常人,它听徐先生的调遣,所谓“挥之即来,挥之即去”,该来的时候就来,不该来的时候就去,但见他答应一声,就飞身出门,直向着西城而去,开始为徐先生寻找起*先生来。至于找的过程如何,最终究竟找到没有,不是有那么句话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况又是一个如此有灵性的梦来寻找,焉有找不到的道理?
本文尝试以游戏的口吻,向大家讲解了徐积先生的一首诗,当然徐先生是真情实意的,绝非像我们写得如此嘻嘻哈哈,不过怎么说呢,也许嘻嘻哈哈之中,正可读出徐先生和*先生的“兄弟”情谊,就像清人潘德舆所说的:“寥寥短章,而质实深厚之意,溢于楮墨。”意思就是虽然只是寥寥短诗,但其内核坚实,感情深厚,流溢在字里行间,所以无真情不要作诗,诗正是真情凝淀的产物,是为诗解。
三十、
送柴侍御
王昌龄〔唐代〕
沅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1.侍御:官职名。
2.通波(流):四处水路相通。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3.离伤:离别的伤感。
4.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
这也是送别诗中的别调。比起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乐观旷达,这首诗显得较为诗意、深情。
首句语调轻快,说“沅水”与“武冈”水路相通,二者紧密相连,虽是两地,让人感觉如同一地,只要越过便利的沅水就到了。“通波”,是说水路相通,也就是交通很方便;一个“接”字,给人一种毗邻之感,仿佛好友并不是远行,而是出游。鉴于此,诗人说,“送君不觉有离伤”。
后二句是脍炙人口的佳句,诗人用反诘语气加以强调,意谓这一路的青山共沐风雨,共享一轮明月,他们并没有因离别而分隔两地。这两句运用想象,将距离化“远”为“近”,使“两乡”成为“一乡”,语意新颖,情感真挚。“云”、“雨”以及“明月”,都是感伤的意象,诗人却从另一方面拈出新的境界,表达了对朋友深挚不渝的友情。
王昌龄晚年被贬龙标,很大程度上是受小人诽谤,他在《芙蓉楼送辛渐》里面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表达自己是清白的。这首《送柴侍御》也是他被贬龙标之后所作。身遭贬谪又逢离别,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诗人不可能没有离伤。只是,为了宽慰友人,只能将“离伤”强压心底,可见用心良苦。
三十一、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唐代〕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木落:树木的叶子落下来。雁南度:大雁南飞。南:一作“初”。
2.襄(xiāng)水曲(qū):在汉水的转弯处。襄水,汉水流经襄阳(今属湖北)境内的一段。曲,江水曲折转弯处,即河湾。襄:一作“湘”,又作“江”。曲:一作“上”。
3.楚云端:长江中游一带云的尽头。云:一作“山”。
4.孤:译作“归”。天际:天边。一作“天外”。
5.迷津:迷失道路。津,渡口。《论语·微子》记载,孔子曾在旅途中迷失方向,让子路向正在耕种的隐士长沮、桀溺询问渡口(迷津)。这两句化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落拓失意,前途渺茫之叹。
6.平海:长江下游入海口附近江面宽阔,水势浩大,称为“平海”。
这首诗作于孟浩然第二次漫游吴越期间。诗写客中思乡,蕴含了仕途失意的感慨。
首二句写秋景,是从鲍照的《登*鹤矶》“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句脱化而来。秋叶飘落,北雁南飞,这些都是秋季典型的景物;再经过“北风”的渲染,就突出地体现出了一个“寒”字。身处晚秋,看落叶萧萧,听北风怒号,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远离故土,前途迷茫的孟浩然就更是如此了。
紧接着两句便流露出思乡情绪。诗人家住襄阳,而且位于汉水的转弯之处,十分美丽。襄阳古属楚国,且地势较高,所以称“楚云端”。“遥隔”二字,表明家乡路途遥远,且有重重阻隔,可望不可即,怎能不令人感伤呢?想至此,诗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以至潸然泪下。“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作者离乡多日,眼泪都在旅途中流尽了,这时他看到一条飘向南方的船,思归之心显得更加强烈。他也想回家,可是家乡在哪里呢?“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他找不到渡口,不知该何去何从。最后两句不仅是说作者找不到回家的路,更是他在现实生活中迷茫的反映。孟浩然不知该求仕还是求隐,生活在这种矛盾之中,于是陷入了人生的“迷津”。
三十二、
丹阳送韦参*
严维〔唐代〕
丹阳郭里送行舟,
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
寒鸦飞尽水悠悠。
1.参*:古代官名。
2.丹阳:地名。唐天宝间以京口(今江苏镇江)为丹阳郡,曲阿为丹阳县(今江苏丹阳县)。二者地理位置相近。
3.郭:古代在城外围环城而筑的一道城墙。
4.行舟:表示友人将从水路离去。
5.寒鸦:也叫慈乌,体型较小,背部为黑色。
诗的前两句是写送行。首句“丹阳郭里”交待了送行地点在丹阳的外城边。“行舟”表明友人将从水路离去。此时,千种离情,万般愁绪,一齐涌上诗人心头。“一别心知两地秋”,“秋”字,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却是表达人的情绪。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情别绪。作者还巧妙地运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所以“两地秋”是双关语。
诗的后两句写送走之后对韦参*的深切思念。“日晚江南望江北”这一句转接自然,不露痕迹地把前句抽象的离愁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江南”、“江北”,对比照应,突出了江水的阻隔。丹阳在江之南,“江南”──“江北”,既是友人行舟的路线,也是作者目送方向。“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忧思绵绵,“日晚”暗示思念时间之久,见出友情之深。由“望”自然而然地带出末一句“寒鸦飞尽水悠悠”。这一句写望中所见。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作者的悠悠情思。由于思念,站在江边长时间的遥望着,秋日*昏,江面上寒鸦点点,给人增添愁思。可是,就连这使人感伤的寒鸦此时此刻也“飞尽”了,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这一切给人以孤独、寂静、空虚的感触。“水悠悠”包含着无限思念的深情。
这首小诗妙语连珠,情景交融,真切自然,既能把诚朴真挚的感情渗透在景物的描写中,又能在抒情中展现画图,做到辞有尽而意不尽。
三十三、
宿建德江
孟浩然〔唐代〕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2.烟渚(zhǔ):雾气笼罩的洲渚。烟:一作“幽”。
3.客:指作者自己。
4.野旷:荒野空阔。
小诗写羁旅之愁,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大概作于孟浩然漫游吴越时期。全诗淡而有味,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起句点题,并为下文的抒情营造氛围。“烟渚”即烟雾缭绕的小洲,这是诗人所处的典型环境。“日暮”则点明时间,表明天色已晚,大自然即将归于宁静。在这种朦胧幽暗而略显孤寂的环境下,人们总会念起家乡的温暖,于是,羁旅之愁和思乡之愁油然而生,此所谓“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描写景物,不言愁情,而愁情自见。日暮时分,天地一片苍茫,显得辽阔空旷,远处的天幕低垂,看起来比树还要低矮;夜色降临,初升的明月倒映在澄净的水面上,和船上的旅人显得那么亲近。这两句中的“旷”与“低”、“清”与“近”都是相互映衬的,这种独特的景物带给人的独特感觉,也只有舟中之人才能真切地体会到。
后二句所写的景物十分恬淡幽美,但细品之下,我们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浓浓的愁情。“野旷”则显得人渺小孤立,在此空旷的环境中,唯有明月与人相亲相近,诗人终于得到了一丝慰藉。然而,明月无知无情,它怎能懂得人的心思?这不过是作者一厢情愿罢了。因此“月近人”是一种自我安慰,更加反衬出诗人的孤寂心境。
三十四、
山中
王勃〔唐代〕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叶飞。
1.滞(zhì):淹留。一说停滞,不流通。
2.万里:形容归程之长。念将归:归乡之愿。
3.况属:何况是。属:恰逢,正当。高风:山中吹来的风。一说即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这首诗抒写思乡情怀。首句便点出“悲”的情调——“长江悲已滞”。很明显这是诗人的“移情”作用,长江东去,日夜不息,岂会因为人的情思而滞留不前?另一方面,这种想象也符合实际所见到的情景。诗人在高山之上,望见的长江不过像一条羊肠小道,哪里还会看到水的流动,因此会有凝滞之感。
次句直抒胸臆,点明“悲”的原因。作者身在他乡,与故乡相隔有万里之遥,看到长江流去,不禁起了故园之思与羁旅之悲。
后二句写山中秋景,景中含情。诗人以悲伤之眼观物,自然看不到明丽的美景。那时正值深秋,*叶漫天纷飞,几乎充斥了整个秋山。那一片片*叶,不仅仅是被风吹落的树叶,还是诗人飘零破碎的心啊。
从这方面来看,末句有比的成分,却极其自然,了无痕迹。此外,末句又可看作是以景结情的写法,给人以悠悠不尽的余味。
三十五、
寄赠丁判官
欧阳修〔宋代〕
西陵江口折寒梅,
争劝行人把一杯。
须信春风无远近,
维舟处处有花开。
1、丁判官:指丁宝臣,当时任峡州判官。欧阳修景祐四年()被贬为湖北峡州夷陵县令后常跟他唱和。
2、西陵江口:湖北宜昌西北夷山附近长江出口处,即西陵江口。
3、折寒梅:折一枝梅花。
4、行人:此处指即将远行的友人。
5、维舟:系舟,停舟。
西陵江口,朋友们都各自折下一枝寒梅,争相劝说远行之人,再多喝一杯酒,要相信不论远处近处,海角天涯,但是你系舟、停舟之处,都会春风催动,花开锦绣,有如此多情之春陪伴,朋友啊,你又何须感觉惆怅、伤怀?
我国古代历来就有折柳送别的传统和习惯,柳谐音“留”,有挽留、惜别之意,然而此处要折的却是梅花,那么这又有什么讲究呢?
这就不能不提起南朝宋时期一位叫陆凯的诗人,当时他帅兵南征行经梅岭时,正值岭梅怒放,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忽然想起了身在北方的好友范晔,恰好又碰到一位驿使北归,于是托驿使带回了一首诗,诗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据说北方原来是没有梅花的,南方有,所以陆凯才会折下一枝,把这象征着春的讯息的梅花寄给远在北方的友人,由此看来,本诗中的朋友们的折梅,自然也是要把这春的讯息赠给远行的友人了。
知道了折梅的来由,我们返回头来再读这首诗,就会觉得这诗更好理解了。那个即将远行之人,之所以“维舟处处有花开”,其实是有两重花开的,第一重自然是朋友们折下聊赠的“一枝春”,这枝春藏在内心深处,不须阳光氧气、水分养料,什么时候需要了,只需从记忆中稍一搜索,它便闻声而至,应声而降,充溢了远行者的心胸,荡漾在远行者的面庞,这枝春不是别的,它叫友情,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温暖和煦的一片;另一重花当然是自然界的花,此时既然寒梅已经开放,那么春天当然来了或者走在即将到来的路上。春天是天底下最大公无私的馈赠,它不分贵贱,不计贫富,不管距离远近,不论得意失意,只要与它相逢,就到处春光灿烂,春花怒放,春意盎然。
那么有了这两重花开,那位远行之人该是幸运的,所以出发吧,不要做世间儿女态,因为不管到了哪儿,春都在翘首祈盼着他呢。
三十六、
杳杳寒山道
寒山〔唐代〕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1.杳杳:幽暗状。寒山: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县西)天台山有寒暗二岩,寒山即寒岩,乃诗人所居。
2.落落:寂静冷落的样子。
3.淅淅:象声词,形容风声。一作“碛碛”。
寒山,又称寒山子,是贞观(一说大历)时代的诗僧,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诗就写刻在山石竹木之上,盈六百首,现存三百余首。此诗为其中一首。
这首写景抒情诗,语言浅显,具有民歌风味;意境清幽冷寂,透露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境。
首二句写山水之态,分别冠以“杳杳”、“落落”二词,表现出了山路之幽远、山涧之冷寂。次联意在刻画山之幽静,以动衬静,更显清幽;“寂寂”二字不仅状山林之静,更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三联写山中风雪,渲染出环境的凄清幽冷。末联抒写内心感受,表现出一种漠然的心态。
这首诗读起来十分和谐悦耳,“如鸣佩环”,究其原因,在于叠字的大量运用。“杳杳”、“落落”、“啾啾”、“寂寂”、“淅淅”、“纷纷”、“朝朝”、“岁岁”,这些叠字变化多姿,绘声绘色,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还使得诗歌具有整齐的形式美。
三十七、
秋日
秦观〔宋代〕
月团新碾瀹花瓷,
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
青虫相对吐秋丝。
1.月团:茶饼名。新碾:即旋碾旋泡。瀹(yuè):烹茶。花瓷:指茶碗。
2.楚词:即《楚辞》。
《秋日三首》是秦观描写家乡秋景的组诗,本诗为第二首。秦观的诗歌,风格多缠绵哀怨,此时娴雅舂容,展现了诗人慷慨豪俊的一面。
秋天似乎总是和落叶联系在一起,秋风瑟瑟,落叶飘飞,再加上一层薄霜,任你有心胸多么开阔旷达,也不免生出一丝伤感。而秦观笔下的秋全然没有这种萧瑟气氛,反而显得宁静温馨。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两句,写的是碾茶烹茶、教儿读书的家庭琐事,体现出诗人生活闲适,情调高雅。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二句,写室外秋景。风停树静,院子里看不到一片落叶,这时,诗人敏感地捕捉到一个细微的画面。他看到一对儿逗人的小青虫正吐丝儿玩,十分自在。青虫本无美感可言,甚至是令人厌恶的东西。然而,诗人以热爱生活的心关照万物,眼中所见,无一不充满情趣。因此,连青虫都变得这么有爱。这两句诗,恬淡清新,体现出作者对人世纷扰、荣辱得失的淡泊情怀。
方回说秦观“古诗多学三谢,而流丽之中有淡泊”,此诗正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首诗从微观处下笔,写琐细的生活题材,虽看不出什么社会意义,却以观察细致入微、语言清新妩丽见称。
三十八、
村行
王禹偁(chēng)〔宋代〕
马穿山径菊初*,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信马:任马行走而不加约束。野兴:醉心于乡野美景的乐趣。
2.万壑:形容山谷极多。晚籁:傍晚时的各种天然响声,诸如风声、水声之类。
3.棠梨:即豆梨,落叶乔木,叶含红色。胭脂色:即红色。
4.荞(qiáo)麦:草本植物,秋季开白色小花。
5.何事:为何,何故。
6.原树:原野上的树木。
这是一首即景生情的七律。当时,王禹偁因触怒宋太宗而遭贬官,在商州(今陕西商县)任团练副使。我们可以想象,诗人的心情应该是非常郁闷的。然而,仕途上的不顺,却给他带来意外的惊喜——远离官场的尔虞我诈,得以亲近自然,修养身心。
商州的自然美景,令诗人陶醉不已,他骑着马穿行在山间小路上,一路上饱览乡村美景,逸兴悠长。“马穿山径菊初*,信马悠悠野兴长”二句,为全诗定下了轻松愉悦的基调,表明作者的心情十分舒畅。近处是初开的*菊,远处是夕照中的山峰,它们似有语,又似无语——“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颔联两句,主要从听觉、视觉方面写山中的暮景,体现出山村的幽静秀丽。“万壑有声含晚籁”句,写傍晚时分千山万壑回响起秋声,这是耳闻;“数峰无语立斜阳”句,写数峰耸立在夕阳的晚照里,默默无语,这是目睹。“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在这里得以浑融。值得回味的是,“数峰无语”的构思,极富情趣。山峰本来就是不能“语”的,而作者刻意强调其“无语”,仿佛是说它们本来能“语”,而此时故意变得沉默,保持“无语”的状态。如此安排,将山峰描写得富有情味。
山间的美景远不止这些,还有看似普通的一花一叶。“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经霜的棠梨叶随风飘落,红艳似火;成片的荞麦花开如雪,清香扑鼻。“棠梨叶”与“荞麦花”,一红一白,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可谓是色香俱全。此外,这火红的棠梨叶和雪白的荞麦花共同沐浴在斜阳下,真是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景图。然而,斜阳虽纵,却也有意无意地提醒作者:暮色已悄然降临,美好亦不长久,还是且行且回罢。
尾联触景生情,表达对家乡的思念。诗人信马山中,看到的景物都是令人心旷神怡的,可是,忽然之间便有一丝乡愁爬上心头。他发现:那村头的小桥流水、原野平林,都似曾相识,仔细一想,可不就是和家乡的景物一样吗。他神思恍然,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心里充满亲切感。但这种感觉毕竟是瞬间的,等到回过神来,发觉自己仍是孤独的异乡人,而心中的乡愁已“剪不断,理还乱”。他继而想到了自己失意的仕途,真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十九、
夏日西斋书事
司马光〔宋代〕
榴花映叶未全开,
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
满庭鸟迹印苍苔。
1、西斋:往往用于指文人之书斋。
2、榴花映叶:石榴花和叶互相映照。
3、鸟迹:鸟之足迹。
4、苍苔:青苔。
石榴花和叶互相映照,但花还未完全开放;绿槐婆娑,树影沉沉,眼看一场夏雨就要来了。作者书斋所在的小院位置偏僻,人所罕至,满地的苍苔上,到处都是鸟的足迹。
不用说,这是司马光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屏居洛阳十五年期间所作。蔡正孙《诗林广记》说:“温公此诗,写闲居幽寂之意……可以见公之与物,澹然而无所泊也。”我却觉得此话分析得并不算特别精细,原由在于:
第三句说小院位置偏僻,所以人迹不至,是故到处苍苔,鸟迹覆满,其实不仅可以狭隘的理解,也可以广义的理解,并非单纯的指小院,同时也包括当时他在洛阳的整个居所,都因为他退居洛阳,*治上失意,所以那些趋炎附势之徒亦绝少到达,因此此句其实是暗含温公对其当时处境的真实感受的,不能说这里面就没有一点牢骚、怪话,只不过温公写得非常隐蔽,不认真品读其言外之意,是很难感知得到,捕捉得出的,同时温公对此处境的态度,也相对能看得开,往往采取一种类似调侃、自嘲的方法处理之,因此人读上去,第一印象就会觉得温公对此并不在意,心境澹然超然,悠游岁月,而不为外物所累了。
其实每个人都是普通人,高明如温公,亦是如此。圣人不是没有,但古往今来,又实在太少了,是为诗解。
四十、
入朝洛堤步月
上官仪〔唐代〕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1.洛堤:洛阳城外百官候朝处,因临洛水而名。
2.脉脉:原意指凝视的样子,此处用以形容水流的悠远绵长状。广川:洛水。
3.历:经过。长洲:指洛堤。洛堤是官道,路面铺沙,以便车马通行,故喻称“长洲”。
4.曙:明亮。
此写宫外候朝见闻,抒写春风得意之心态。
首句即景起兴,写洛水绵远悠长之状。以“脉脉”二字写洛水,透露出含情凝视的意味,暗示君臣和谐同心。次句写驱马洛堤的情景,体现出一种悠然之态。
后二句写景抒情,音韵清亮,沉着有力。秋日的黎明,宿鸟出林,晨风过处,一片寒意。在寒蝉嘶鸣之下,秋意更加浓重。此二句写黎明景致,大概有所寓意:“鹊飞”化用曹操《短歌行》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句意,表达朝廷招揽人才的渴望;“蝉噪”句以“野风”喻在野的失意之士,有为之鸣不平之意。
四十一、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宋代〕
春阴垂野草青青,
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
满川风雨看潮生。
1、犊头:地名,疑即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
2、春阴:春天的阴云。
3、垂野:指春天的阴云垂覆四野。
这是苏舜钦名作,也是一首很别致的诗。
前两句为第一部分,气韵不疾不缓,舒舒缓缓。我们来看一下。舟行淮河,向两岸望去,春天的阴云低垂四野,下面是大片大片的春草,草色青青,向着无边无垠的远方伸展开去;时不时的有一树、两树幽花,跃入人的眼帘,花光流彩,让人的眼前为之一亮。
后两句为第二部分,气韵陡变,忽然间波澜壮阔,令人心胸振荡,我们也来看一下。傍晚的时候我们的孤舟停泊在一座古祠下,古祠依山临河,满川的风声雨声中,就让我一看这潮起潮落、狂涛拍岸、千堆雪涌的壮丽景观吧。
如果我们的心仔细一点的话,就可以看出前后两部分其实是有一个时间区隔的。前一部分写的是舟行中的风景,后一部分写的是停舟之后的情景,而其转折的关键词就是“晚泊”,因为从舟行到泊舟,这中间是有个较长的时间过程的。而正是这一时间过程的存在,才保证了气韵流动明显不同的前后两部分,不仅可以共生于同一首诗中,而且天然和谐,相得益彰。
舟行中的作者,眼睛不断接纳着两岸的风景,那云那花那草,心也游弋在其中,所以不太可能旁骛,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而泊舟之后的作者,夜幕降临,风雨大作,此刻躺在床上,或者立于某处,由于没有了沿途景物的填充,他的内心也一下子翻腾振荡起来,他的种种委屈,他曾经的壮志凌云,他的郁郁不得志,他也许确实看到了大江潮涌潮落,而他内心的心潮却也在看着他,到底是江潮还是心潮,恐怕只有苏舜钦自己知道了。
此诗成功之真谛,正在于经由时间过程的串联,串起了两段明显不同的场景,而两段场景又各以其妙,共同支撑了这首小诗的不朽。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不仅人生如此,诗亦何尝不是如此。
四十二、
梦中作
蔡襄〔宋代〕
天际乌云含雨重,
楼头红日照山明。
嵩阳居士今何在,
青眼看人万里情。
1、天际:天边。
2、重:此处是重量之重。乌云因含着雨气而显得很重。
3、嵩阳居士:嵩阳,指今河南嵩山、少室颖水一带。居士,也即处士,古代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
4、青眼:《晋书阮籍传》称阮籍能为青白眼。青眼表示对人尊重,白眼表示对人轻视。
此诗虽托名《梦中作》,但实际上是一首*治隐喻诗,我们来看一下。
“天际乌云含雨重。”天边大片大片的乌云,含着雨气,重重的堆压在那里,仿佛大雨随时可至。隐喻什么呢?隐喻的正是当时北宋的周边环境,北有大辽,西有西夏,虎狼环伺,朝不保夕,虽然统治者通过屈辱的和议*策,送给两国大量的岁币和缯帛,然而正如“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一方面持续的削弱自己,一方面持续增强对方的实力,由此带来的短暂和平,又怎么可能长久?随时都有被打破的风险。
“城头红日照山明。”城头上一轮红日照耀得大地山川“城头红日照山明。一片明朗。又隐喻什么呢?可能隐喻的正是由于实行了屈辱的和议*策,所以北宋得以短暂和平,于是统治者一片喜气洋洋,不仅不去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相反却到处歌舞升平,仿佛此时的北宋正处于鼎盛时期,而不是千疮百孔,险恶重重,随时都有可能被来自境外的敌对势力击得粉碎。
然而面对此危局,身为一个文人的蔡襄又能怎么办?他倒是很想力挽狂澜,但他又实在人微言轻。于是报国之心难以实现,济世之志难以达成,那就不如干脆高卧隐居算了,这样我们就看到诗意在后面两句出现了一个大兜转:
“嵩阳居士今何在?青眼看人万里情。”那些曾经隐居嵩山、少室山的高人今天到底在哪啊?虽然相隔万里之遥,我却分明看到他们张开一双青眼,那么情意深挚的长望着我。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长期以来,入世出世一直折磨着中国古代最优秀的知识分子,本诗亦是此种思想折磨下的一个产物,虽然它披了一件梦的外衣,然而深入看,那里面依然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痛苦和焦虑,无奈和转向,他又能怎样呢?他只能如此。
四十三、
一剪梅·中秋无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
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
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
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唯有烛花红,
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⑴尊:同“樽”,酒杯。
⑵浑欲:简直想。化工:指自然的造化者。
⑶从容:悠闲舒缓,不慌不忙。
《一剪梅·中秋元月》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于中秋之夜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描写了词人回忆曾经在一个晴朗的中秋,置身丹桂丛中,月波花影荡漾在酒杯中,而今晚云雨湿了纱窗,只有蜡烛闪光的情景,下片描写了词人想要乘风上天去质问天宫,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只得在烛光下慢慢喝酒、唱歌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该词上下片二、四、六、八句用叠韵,仅首字相异,形成一种特殊的回环的音韵美,读来如口含珠玉,悦耳动听。
四十四、
探春
*庶〔宋代〕
雪里犹能醉落梅,
好营杯具待春来。
东风便试新刀尺,
万叶千花一手裁。
1、落梅:细品诗意,此处应非指《梅花落》古曲名,而是梅花开后飘落之梅。
2、营:张罗,准备。
3、杯具:酒杯等饮酒器具。
4、刀尺:剪刀和尺子。
时近腊末,早春之初,北风呼啸,寒雪飘飘,此时梅花虽已开始凋落,但片片飞羽,犹堪对此醉饮。尤其重要的,我还应该好好张罗酒杯酒具,等待春的到来。那春风仿佛听到了我的召唤,立即拿出剪刀和尺子,妙手裁剪,万叶千花,万紫千红,一霎那全都呈现在我的眼前。
听起来像变戏法一样吧?是的,确实是在变戏法。当作者独坐小园,醉对落梅,思春盼春时,他的意识便发生了极大的能动性,不是自然界的春风,而是他心中的春风,挥动他自制的剪刀,就那么在空中一裁剪,任什么鹅*柳,夭夭桃,白雪梨,闹春杏,便全都应声而落,便全都翩翩走到他的面前,看,作者的眼睛已经有些应接不暇了,他在呼喊我们加入进来,一齐为这春天的到来而欢欣,而鼓舞,感谢这春对我们馈赠的这场饕餮大宴呢。
溯其本源,此诗应来自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只不过贺知章笔下的剪刀,更像一位二八妙龄的女子,挥动纤纤细细的一把小剪,一叶一花,工笔细裁,这才剪得春光如许。而*庶则可能请动了一位天灵巨神,用其浑然之气,奋力一剪,那春光便灿然在我们面前全部打开。
正可见作者思春之殷,盼春之切。诗人多是浪漫的,而*庶则把浪漫发挥到了极致。是为诗解。
四十五、
和《淮上遇便风》
苏舜钦〔宋代〕
浩荡清淮天共流,
长风万里送归舟。
应愁晚泊喧卑地,
吹入沧溟始自由。
1、便风:即顺风。
2、清淮:指淮河。
3、喧卑地:意谓喧杂而地势低下、卑湿之地。
4、沧溟:大海。
这是一首和诗,原作不详,仅就本诗展开分析。
仿佛苏舜钦内心的一声呐喊,“吹入沧溟始自由”,吹入浩瀚无垠、无边无际的大海,天不其阻,地不其拦,天地之间,任意东西,那才是真正纯粹的自由,人将无往而不至,那么为了得出此一呐喊,苏舜钦此前又进行了怎样的经营布局,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浩浩荡荡的清淮与天共流,万里长风送我一叶归舟。何等的气势不凡,何等的浩浩波流,如此的水势浩瀚,本来就极易让人产生长风破浪,直挂云帆,远济沧海的豪情壮意,更何况苏舜钦这个一直受压抑、内心久不平的好男儿,他又是何其渴望冲破这人世间的一切羁绊枷锁,让他的身心高高的飞翔在自由的天空,然而为了让他的最后的呐喊爆发得更具力道,更有力量,他又极富技巧的故意屈了一下——
“应愁晚泊喧卑地,”应该发愁的是晚上停泊在喧闹嘈杂、地势低下的卑湿之地,那么行舟清淮所给与人的自由无羁绊之念就会受到压缩,就会饱受残坏,那么应该如何呢?自然要有请那万里长风,吹我入浩渺大海,让我的自由真正插上翅膀,超越于一切天地人文之外。
很难想象这是一首和诗,因为既然是和诗,往往很难摆脱别人的思维和逻辑,然而反观苏舜钦这首,几乎看不到别人的丝毫痕迹,就仿佛那天航行清淮遇到便风的不是别人,正是苏舜钦自己一样,可能心中积郁既久,一遇到合适机会,他的全部经验和感觉都得到了充分调动,于是脱口而出、成此佳章,诗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读后信然。
四十六、
野望
王绩〔唐代〕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皋(gāo):水边的高地。东皋:在今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王绩隐居的地方。薄暮: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指傍晚。薄:迫近,靠近。
2.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
3.秋色:一作“春色”。
4.落晖:落日的余光。
5.犊(dú):本义是小牛,这里泛指牛。
6.猎马:打猎人所乘的马。禽:这里指猎物。
7.相顾:相互看。
8.采薇:《史记·伯夷列传》载,周武王灭殷之后,“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采薇而食之”,最后饿死在首阳山。诗文中常以“采薇”来指代隐居。
这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律,作于王绩辞官隐居东皋之时。王绩生于隋末,自幼聪颖好学,有“神童仙子”之称。但他性情简傲,为人疏狂,不愿在朝廷里做官,于是辞官回家。唐建立后,朝廷先后两次召他入朝,最后都没能挽留住他。也许,田园才是他最好的归宿。
既然如此,王绩的归隐生活应该是悠闲自在的吧?其实不然,王绩毕竟不是陶渊明,不能从田园生活中得到慰藉。所以,诗人一开始就说“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他在夕阳下徘徊,像一只缥缈的孤鸿影,找不到栖息的地方。“徙倚”、“欲何依”等字眼,将诗人孤独、失意、彷徨的心境准确地呈现出来。
就在逡巡之际,他看到了田园傍晚特有的美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秋色与余晖到处都是,洒在每一棵树上,每一片山上。秋色已是如此的萧索,在斜阳的映照下,更显衰飒冷落。此情此景,诗人的心中恐怕也是秋气纵横吧。
忽然,画面中流出一丝温馨的气息。苍茫的秋色,瞬间变得朴素而恬静。原来,有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还有骑着马的猎人满载猎物而返。他们不慌不乱,带着一天的疲惫与满足,踏上回家的道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一个“归”字,多么美好,大自然的一切都有归处,可诗人自己呢?
他回望四方,没有一个认识的人,“吾谁与归”?现实中没有知己,还是追慕先贤,与伯夷、叔齐那人的人交心吧。“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透露出诗人寂寞、苦闷、无奈的情绪。
这首诗的特别之处在于“朴素”。初唐时期的诗风受陈、隋宫体诗的影响,总体上呈现出轻艳绮靡的格调。无疑,王绩的这首诗成了一股清流,一洗初唐诗歌的脂粉气息,因而尤为后人所重。
四十七、
秋夕
杜牧〔唐代〕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1.秋夕:秋天的夜晚。
2.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3.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4.天阶:露天的石阶。天,一作“瑶”。
5.坐看:坐着朝天看。坐:一作“卧”。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此写宫中失意女子的孤独生活及心境。
起句“银烛秋光冷画屏”写景,渲染了清冷的气氛。秋天的夜晚,略带寒意,秋色在银烛惨白的光线下,更显暗淡幽冷。一个“冷”字,不仅渲染出凄凉的气氛,也表明了宫女内心的孤寂与悲凉。次句写宫女的动作,她百无聊赖,只能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此句虽简单明了,意蕴却很丰富,大概包含三层含义:第一,流萤总是生在那些荒凉的地方,可知宫女生活环境之恶劣。第二,扑流萤的举动,暗示出宫女的无聊与寂寞。第三,“轻罗小扇”在古诗词中具有象征意义,汉成帝妃班婕妤失宠后写了一首《怨歌行》,以团扇被弃置喻自身遭遇。因此团扇、秋扇常与失宠女子连在一起,这里暗示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后二句一写环境,一写举动。本来,在秋夕之夜,独自在院子里遥望牵牛、织女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但如果和失宠宫人联系在一起,不免显得悲哀。天上的双星相隔千万里,每年尚且有一回相聚,而宫女被弃,却再也没有机会承恩君前,她的内心必然是绝望的。然而,她并没有声嘶力竭,大概已经习惯了这种孤独。
四十八、
终南别业
王维〔唐代〕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别业:别墅。
2.家:安家。南山:终南山。陲(chuí):边缘,旁边。
3.胜事:谓美好的事。
4.值:遇到。叟(sǒu):老翁。
这首诗大概作于乾元元年()以后,而此时的王维也差不多到了耳顺之年,年轻时的那种锐意进取、积极入世的心态已被平淡空漠、幽寂无为的心境所替换。因而,这一时期的诗处处散发着空灵的禅味。
我们现在读王维的诗,也许会觉得王维“性本爱丘山”,生来就适合隐居。其实不然,王维曾经也是一个热衷功名之人。
公元年,王维出生在一个佛教氛围浓郁的家庭。受母亲的熏陶,小时候就与佛结缘,经常在家焚香诵经。当然,年轻时的王维胸怀远大的理想,积极寻找入仕的门径,以图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或曰开元九年),王维状元及第,却被授予了地位低下的太乐丞之职,后来因手下犯了僭越之罪,被贬济州司户参*(管理仓库的小官)。张九龄任相,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张九龄罢相后则又遭贬谪。宦海沉浮,令王维看清了官场的黑暗,意识到自己的理想在这样的*治环境中很难实现。于是,他把注意力投向了宁静悠然的田园,处于半官半隐之间。还在蓝田辋川修建一座别墅,开启了他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涯。
公元年,安史之乱爆发。王维被叛*捕获,被迫出任伪职,他服药装哑不从,并写了一首《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长安收复之后,王维按律当斩,但因他的弟弟和宰相为之请罪,加上《凝碧池》这首诗的作用,朝廷才免了他的死罪。到了乾元元年以后,王维也算彻底脱离了“尘网”,全身心投入到大自然之中参禅悟道。
诗的首联“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点出隐居终南山的原因,并点明了诗人的人生归宿。这里的“道”当指佛教,一个“颇”字,表明其礼佛之心十分虔诚。“南山”即终南山,为“道文化”、“佛文化”圣地,因而作者晚年把家建于此处。
那么,作者在这里生活得如何呢?他说“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兴致来了,“我”就独步漫游,沉醉在山水胜事之中,自得其乐。“独往”自然有些许的落寞,但又何尝不是一种潇洒呢?“空自知”,似乎也带有一丝的无奈,但诗人并没有把它放心上。到底是什么样的“胜事”,令诗人乐此不疲呢?以下两联就是作者给出的答案。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此诗绝佳的句子,更是一种人人向往的神境。对一般人而言,独自在山中缘溪而行,突然到了溪水尽头,无路可走了,该如何是好?是焦躁不安,抑或失落不平?但对“诗佛”王维而言,这根本不算什么,人生处处有风景,你看天上的云卷云舒,不也是一种风光呢?无路可走又何妨,“我”干脆就地坐下静看风云变幻,陶渊明不是说过吗,“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因此无须抱怨焦虑。这两句不但绘出一幅淡雅的山水画,还蕴含禅机,是王维物我一体境界的体现。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二句,进一步写“胜事”,从自然过渡到人事,为全诗增添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偶然”是一个关键词,如果说前面“行到水穷处”是偶然之“惊”,那么“值林叟”则是偶然之“喜”,这才是最真实的生活。此外,前面的“坐看云起”是物我一体之境,“谈笑无还期”则是人我两忘之境,这是真正的“空”境。
四十九、
吉祥寺赏牡丹
宋苏轼
人老簪花不自羞,
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
十里珠帘半上钩。
1.簪花:谓插花于冠,犹戴花。
2.珠帘:指珍珠缀成的帘子。半上钩:指一半的珠帘被卷了上去。
《吉祥寺赏牡丹》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诗。诗的首二句写作者在吉祥寺赏牡丹情景,只截取了“簪花”这一片段,刻画出一位滑稽风趣的老人形象;后二句写醉归的情景,通过“十里珠帘半上钩”的景象,烘托诗人醉态之引人注目。
据苏轼《吉祥寺看牡丹序》记载,吉祥寺中的牡丹多达上千棵,有数百个品种。人们在花开时集会饮酒,个个喝得酩酊大醉,即使是“素不饮者皆醉”,可见集会场面之盛大。当时,苏轼作为杭州通判,自然要“与民同乐”。且看,他是如何表现的呢?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二句,活画出一位潇洒不羁、乐观旷达而又颇显滑稽的老人形象。人老了,还敢把鲜花戴在头上,常人怎敢有此行为?而苏轼不但敢于簪花,还“不自羞”,却使得花儿害羞起来,常人又怎有如此心境?这真是苏轼,若换作别人,老来簪花已需要勇气,谁还敢“口出狂言”说“花应羞上老人头”?此外,第二句通过写花儿害羞,从侧面表现出牡丹之迷人。笔法曲折有趣,刻画形象活灵活现。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两句,进一步写赏花之乐。诗人尽兴而归,一路上跌跌撞撞,引得路人发笑。最后,几乎全城的人都卷起了珠帘,竞相观看诗人的醉态。其实,簪花在宋代并不算什么奇异妆扮,从朝廷官员到平民百姓,大宋子民都喜欢簪花,有诗为证:“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杨万里《德寿宫庆寿口号》)。所以,末二句表明上在写诗人滑稽的醉态,实际上还暗示出满城人皆簪花的壮观场面。而这几乎成了一种流动的春色,怎不令“十里珠帘半上钩”呢?
五十、
秋日登阊门
苏舜钦〔宋代〕
年华苒苒催人老,
风物萧萧又变秋。
家在凤凰城阙下,
江山何事苦相留?
1、阊(chāng)门:原江苏苏州城西北门。吴王阖闾欲破楚,楚在吴西北,故立阊门以通天气。也叫破楚门。
2、年华:岁月,时光。
3、苒苒(rǎn),慢慢,渐变貌。
4、风物:风光,景物。
5、萧萧:萧条、廖寂。
6、凤凰城阙(què):亦称凤城,古时特指京城,北宋京城是开封。阙,宫门前的望楼。
时光苒苒,年华侵逼,我已日渐老去;今日登上阊门,眼前风物萧萧,早又一年秋到。我的家原本在那开封汴梁,皇城脚下,江山啊,山山水水,你因何苦苦把我相留?
试着代江山回答一下,“江山何事苦相留?”
还不是因为你年少高第,意气风发,甫一上任,就流窜一个土豪,诛杀一位黠吏,因之得罪了地方恶势力吗?
还不是因为你秉性刚强,嫉恶如仇,大胆上书,直斥仁宗皇帝深处宫中,宴乐无节,赏赐无度,因之得罪了皇帝老儿吗?
还不是因为你是杜衍女婿,而杜衍是范仲淹庆历新*得力干将,你又积极投身此次变革,因而得罪了王拱辰等守旧大臣,他们假托细故,说什么你监守自盗,把拆奏封的废纸变卖换酒喝,于是你被革职除名,削籍为民,普天之大,哪还有你容身之地,我辈江山不相留,你又能去向何处?
于是苏舜钦自此困守苏州,废放沧浪亭,直到他溘然长逝,那一年,他年仅四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