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家委会成员的标准,应当是有精力和时间,乐于积极参与学校事务,而不是看人下菜碟,搞“圈子文化”,以“头衔”而非“能力”作为评判标准。
近日,网曝江苏丹阳市正则小学首届家委会成员名单,家长身份“非富即贵”引发网友热议。家委会名单中,有的家长在*府部门任职,有的家长是企业高管……昨日,该校校长回应称,名单是若干年前的,成员是按照规程去选举的,家长的社会名望高,做事可能会比较容易。
细看这份所谓“非富即贵”的家委会名单,会发现不少家长的头衔都带着一个“长”字——不是某某副局长,就是某某副院长,还有某某所长、某某主席……共同点就是父母在单位里都有“一官半职”。
↑网传家委会名单
“非富即贵”才能挤进家委会的桥段,不禁让人反思,家委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神奇组织?
事实上,家委会的设立本意,是让部分学生家长代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然而,现实中,本该是家校连接桥梁的自治组织,却变身“名利场”,出现不少谜之操作。
前段时间,热门剧《三十而已》就曾上演一出女主顾佳手撕家委会的桥段。剧中的幼儿园家委会会长“官气十足”,因为这一身份,就对其他家长耀武扬威,看起来不可一世。
早前,网络还曾爆出一份聊天记录,上海某小学家长群里,为了竞选家委会,家长们来了场履历大“battle”(较量)。参与竞选的家长,有美国留学回来的私募经理妈妈,国有大银行工作、学历是博士的爸爸,还有高级会计金融学院老师……场面一度火爆到让网友以为这是世界强公司在竞选CEO。
家委会到底有多大的魔力和权力,让家长们都挤破头地抢“表现”?
其实,说到底,家长们之所以对家委会趋之若鹜,还是希望进入家委会后,孩子或多或少能受到老师更多关照、被高看一眼。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样的出发点,倒也无可指摘。更何况,加入家委会,意味着这些家长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参与到策划组织活动、收集资料、汇总信息等各种琐碎事务中。
退一步说,即便这些功利的家长把家委会变成了“名利场”,社会也没必要过分“妖魔化”家委会。毕竟,从客观结果来看,掌握更多社会资源的家长,的确能利用手中的人脉和个人的能力,更好地监督和支持学校做好教育工作。但这一前提是必须保证家委会选举过程的公平公正,让那些即便没有一官半职在身,但有志于为学校服务的家长也能参与其中。
选家委会成员的标准,应当是有精力和时间,乐于积极参与学校事务,而不是看人下菜碟,搞“圈子文化”,以“头衔”而非“能力”作为评判标准。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家长们应该保持平常心,不要把所谓“非富即贵”的意识过早地灌输给孩子。别打破头,争进了家委会,反而让孩子滋生了攀比心态。学校和老师也当一碗水端平,平等对待所有学生,不去“嫌贫爱富”,更不因看重家长权势而有所区别。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白晶晶
编辑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