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从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看南京都市圈建设
TUhjnbcbe - 2023/4/4 20:14:00
广点通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www.gpitp.gd.cn/new/20210906/95713.html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同城化发展”将是未来南京都市圈建设的主攻方向。作为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南京,将进一步承担起引领周边城市共同提升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重任。

事实上,南京一直在积极探索一体化、同城化的现实路径。早在南京都市圈获批之前,浦口—南谯、顶山—汊河、江宁—博望已携手共建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它们深耕多领域、关键点,用多个“一体化”推进“同城化”,为南京都市圈打造全国同城化发展样板区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示范。

产业协同释放集聚效应

从南京地铁3号线林场站下车,驾车11公里,仅需15分钟就能到达安徽来安县汊河镇。作为最早从南京转移到汊河的轨道交通企业之一,安徽盛世高科轨道车辆装备有限公司董事孙剑群,几乎每天都要在两地往返。

谈起为何将企业落户汊河,孙剑群说:“我们看中的是汊河的区位优势和服务便利,依靠汊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的支撑,铁路客车、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的产业集群在这里渐渐成形,我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很有信心。”

“毗邻国家级江北新区,汊河正全力推进与新区的产业协同发展。”来安县发改委副主任汤巧声介绍,立足江北新区“产业配角”定位,汊河经济开发区围绕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进行产业配套,已经形成了轨道交通装备这一特色产业。目前,由汊河经济开发区与中车集团共同打造的汊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已经入驻家轨道交通企业,南京企业占比超过80%,超过名企业高管和高技能人才来自南京。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南京江宁和马鞍山博望,一个有产业优势,一个有土地空间,两地在产业合作上更是水乳交融。今年,博望区丹阳工业园的富时科技公司里,纳米真空等离子涂层装备产品源源不断下线。这是江宁、博望联合招引落户示范区的首个项目,一个总投资超10亿元的“瞪羚”。

两地一体化发展,让一批南京企业“忽略”了地理距离,来博望区投资。博望区投资促进中心数据显示,去年全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中,超六成来自南京。两地还在谋划更大的产业平台,由江宁、博望共同出资,占地约亩的“宁博创智谷”预计将在今年四季度完成相关审批。

在浦口—南谯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产业协同发展也结出了硕果。华瑞微半导体IDM芯片项目的主体建筑下个月即将封顶。华瑞微是一家从事芯片设计研发的企业,年5月落户浦口高新区,如今却在南谯区有了自己的厂房。这不仅是滁州市第一座晶圆制造工厂,也是浦口—南谯产业合作园首个落地项目。

拥抱长三角一体化、南京都市圈机遇,无论是南京还是周边城市都在主动“加码”。从园区建设到企业落户,从产业互补到联合招商,各地都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释放出产业集聚效应。

资源共享实现互利共赢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南京,正积极发挥“领头雁”作用,以资源共享促“同城化发展”。

南京江宁和马鞍山博望仅一巷之隔,两地“相拥”发展,居民生活中涌出一个个“小确幸”。年12月25日,江宁—博望供水一体化(一期)工程通水,博望区丹阳镇1.4万户居民都用上了江宁的自来水。此次水源共享,避免了博望重复建设,省下了千万资金。预计年年底,博望全域将用上江宁输送来的“长江水”。

自来水的输送,只是南京都市圈成员间资源共享的缩影。作为创新名城,南京更多是发挥自身创新资源和科教资源优势,带动都市圈成员提升竞争力。以顶山—汊河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就有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4家高校与当地进行了深入合作。

资源共享不仅仅是单向输出,更多是双方的互利共赢。

去年3月,江北新区与滁州市来安县签署《渣土调配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一个月后,首批30台车渣土从新区运往来安,两地间的渣土调配合作正式开始。

合作的基础是双方都有需求。渣土调配问题是每个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根据江北新区区域特点和建设发展实际,现有条件已不能完全处置建设发展项目产生的渣土,恰逢来安当地的农田改造、建设项目场地平整等对渣土有需求,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江北新区综合行*执法局局长王宗武表示,渣土调配的双向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双方对于对方的*府类工程,不收取任何渣土处置费用。

滁河沿岸的秀美风光是天然的生态资源,浦口—南谯、顶山—汊河示范区都在积极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吸引更多南京市民。

精品乡村游是汊河为南京游客量身定制的旅游产品,其中,相官村、*牌村打造了精品示范村。“希望在汊河,大家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桃花源般的生活。”汊河镇*委书记程永*说。南谯区也在整合辖区内旅游资源,推动跨界一体化旅游通票,让南京市民方便出游。

生活便利邻里情变一家亲

教育和医疗是最大的民生,随着越来越多的民生项目实现“一体化”,南京都市圈的“同城化”迈向了新高度。

“以前是博望的家长想把孩子送去南京上学,现在是附近的南京家庭想把孩子送到我们这儿来读书。”博望区委常委俞洋对此很骄傲,“说明这件事办对了!”他说的事发生在去年8月,马鞍山市丹阳中心学校加挂了“南京市百家湖小学博望分校”的牌子。百家湖小学派出优秀的管理团队进驻,同时邀请专家对分校进行校园文化设计,确定分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到百小交流学习和百小骨干团队进驻分校,派驻到分校的校长和管理团队每两年轮换一次。

这是两地协同发展为老百姓带去的福音。

作为一名骨科疼痛专家,桑保全是滁州市南谯人,但工作后医院,南谯的父老乡亲们想要找他看病,便不再那么容易了。“不仅是我们南谯区,就连全椒和滁州市区的患者都慕名找他看病。”说起桑保全,南谯区腰铺镇卫生院院长张际年深有感触。为了破解居民“跨市看病”的难题,去年夏天,由浦口、南谯两地卫健委牵头,医院与南谯区腰铺镇卫生院签订合作协议,选派桑保全定期坐诊,专门为当地患者解决疑难杂症。

这是两地协同发展为老百姓带来的便利。

越来越多的便利,还体现在双城之间的互联互通上。在顶山—汊河示范区,近期已经开通和即将建设的互联互通项目就有4个。汊河大桥右幅于去年10月通车,计划今年10月全部竣工通车;池杉湖路桥于去年11月开工建设;黑扎营大桥列入今年开工计划;中李大桥已完成概念性规划。如今,通勤于江北新区和汊河两地的人越来越多,催生了许多在新区工作、在汊河生活或者在汊河工作、在新区生活的上班族。

从“邻里情”到“一家亲”,在苏皖边界上,产业协同、资源共享、生活便利的“双城记”在不断上演,为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贡献着智慧力量。

南报融媒体记者李都张希鲁舒婷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看南京都市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