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
近日,江苏丹阳一男子朱某国勒死妻女后阳台自缢,也许是勒死妻女前后,他给亲友发了这样一条短信息并“我们走了,帮我照顾好家里老人。”
很多人都疑惑不解,是什么样的仇恨竟然连自己的女儿也不放过?
案件发生于碧水兰庭,位于江苏丹阳市,小区旁是穿城而过的京杭大运河。
朱某国还留下了遗书,等到被发现时,已是次日早上,即4月1日。
朱某国,今年56岁。但,知道他或其家人者并不多。
邻居称,和对方没有往来,早前也没听到什么动静,“我们早上大概7点左右上班,那时都不知道这个情况,后来还是看到新闻,才发现是自己小区出的事。”
一名保安人员称,对朱某国有印象,“他看起来人挺平和的,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
推断,案件发生可能是因为“家庭内部矛盾”。
记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曾提起“情绪性杀人”。
她说,当一个人处在“脑子一热”的状态,没有任何控制能力,很容易滋生“情绪性犯罪”。
前段时间,深圳宝安区发生了一起悲剧。19岁男孩与物业58岁女保洁因为矛盾,便拿水果刀伤了对方。男孩父亲在劝阻过程中也被孩子误伤,后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案发后,悔恨的孩子选择跳楼以此谢罪。
仅仅因为一些矛盾,瞬间摧毁了父子两条生命。一瞬间一个家庭就破裂了。
如果人在每一次的冲动之前,稍微管理下自己的情绪,也许就不会酿成大错了!
这也印证了卡内基的一句话,“情绪失控等同于魔*出现,他可以瞬间毁掉所有美好的东西”。
那么怎么去识别自己的情绪呢?
当有情绪发生时,自己有没有意识,有一个质的区别。
自己没有意识,我们就会把情绪压抑下去,或者下意识的以“消极的方式”表现出来或者转移到其它地方。
这种情况下,情绪会附带在我们的言行中,变相去表达,让我们的行为不受控,我们以为自己在表达内容,实际上是在潜意识的表达情绪。
别人不知道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子,变得不讲道理,有时候,我们也自己也觉得,为什么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其实都是情绪惹的祸,而自己并不知道。
对情绪的敏感觉察(即有情绪时,能很好的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最大的益处在于,我们知道自己有情绪,也知道自己这样做有发泄情绪的因素在里面,当效果不好时,我们就可以及时调节,情绪也就变得可控。
最常见的“有意识的情绪管理方法”,就是“有意识的宣泄”,即,我们意识到自己有情绪,并选择一种方式去宣泄(倾诉、体育运动、睡觉、唱歌、看电影等等)。
有时候在沟通过程中,我们意识到自己有了情绪,也意识到自己的声音大了点,语速快了点,觉察到了自己的情绪。
当沟通不畅时,或者因自己带情绪的表达方式让沟通效果不理想时,我们可以意识到是自己的情绪在作怪,就可以及时调节、控制。
情绪管理的另一个水平,就是觉察与成长,目的就是放下、接纳、爱。
每一次情绪的发生,其实都是我们觉察与成长的机会。
觉察情绪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身体反应,可以让我们对自己更了解、对身体更敏感。
觉察的同时,也是机会,让我们可以深入去分析自己的行为模式,分析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那些未满足的欲望与期待,然后通过“接纳”、“原谅”、“转变”等方式放下、成长,如此,我们在面临很多情境时,可以放下自己的欲求与原来的应对方式,也就不会再有情绪,也就可以坦然应对。
其实,每次情绪的产生,
都是我们成长的机会,
问题是,我们是否有能力从无意识转化到有意识?
是否可以觉察瞬间产生的情绪以获得成长?
还是只是任由情绪伤害自己、伤害身边的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