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史海钩沉扬中历史沿革探源
TUhjnbcbe - 2021/8/4 0:33:00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历史沿革

“万里长江呼日出,千年绿岛应潮生”,扬中作为全国最小的县级市,四面环江,是长江中的第一大江心洲,是一座江水中“长”出来的年轻移民城市。

东晋时期(~),扬中地域仅有露出水面的几个小沙洲。隋唐时期(~),几个小沙洲连成一长形沙洲。宋代(~),始有小沙之称。

宋高宗建炎二年(),*河改道南徙,至明孝宗弘治八年(),*河、淮河、长江三水合流,扬州市江都区三江营口便是当年淮河入长江之尾,因江流水激,泥沙量剧增,其下老沙洲强烈崩塌,泥沙下移,使长江河床快速淤积,新沙洲突涨,加速扬中洲地的成陆进程。

明代(—)有新洲之名。姚湘《太平洲始末记·疆域志》云:“有明崛兴,真人斯起,其时海防扼要,中山(徐达)统兵于前,麻督(麻贵)镇守于后”。在扬中中部,为徐达的封地,徐氏后裔与民争田,曾发生乡民王福兴告御状一案,洲上徐氏庄房改名“达兴庙”,沙洲始称“细民洲”。

清朝时期

清代,沙洲逐渐相连。咸丰五年(),*河北归,淮水南下受到遏制,沙洲相对稳定,新洲续涨,至同治年间(-),中心沙、雷公嘴相继出水。清末民初,新涨轮船沙露出水面,扬中陆地的雏形形成,统称太平洲。

清光绪三十年(),两江总督端方奏准设太平厅,管辖原丹徒、丹阳、泰兴、江都四县在太平洲的属地。太平厅隶属镇江府。

清宣统三年()十月,太平厅改名太平县,原太平厅抚民府改称太平县民*长公署。

民国时期

民国2年(),太平县民*长公署改称太平县知事公署。民国3年()1月,为避免与安徽、浙江等省之太平县同名,改称扬中县,取“扬子江中”之意。属金陵道。民国16年(),扬中县知事公署改称扬中县*府,直属江苏省*府。民国22年()3月,扬中县隶属江苏省第一督察专区,12月,改属江苏省溧阳区督察专区。

民国27年()2月,日本侵略*侵犯扬中,国民*扬中县*府解散,汉奸顾仙痴等组成伪*权,称扬中县地方治安维持会。民国28年()3月,江南抗日义勇*挺进纵队进驻扬中,5月成立国民*扬中县*府,县府设在老郎街西北的龙王庙。

民国29年()1月,日本侵略*侵占扬中,国民*县*府解散,顾仙痴等再次组成伪*权,称扬中县地方自治委员会。日伪侵占扬中后,扬中人民在中国共产*领导下,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活动,扬中县成为江南抗日游击根据地之一。同年2月,扬中县抗敌委员会成立。4月,扬中县抗日民主*府成立,属镇(江)、丹(阳)、武(进)、扬(中)四县抗敌委员会领导。同年6月,原属武进县的中心沙,归扬中县抗日民主*府管辖,成立新六区。

民国30年()1月,扬中县抗日民主*府改属镇澄区行*督察专员公署。4月,又改属江南第四行*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3年()初,中心沙复归扬中县抗日民主*府管辖。同年12月,扬中县抗日民主*府改属苏中第五行*专员公署。民国34年()7月,中国共产*领导抗日*民消灭日伪*权,扬中县全境解放。同年11月5日,扬中县抗日民主*府奉命北撤。12月,国民*扬中县*府进入县境,原县抗日民主*府留守人员,转入地下斗争。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扬中县*府属淮南行署;抗战胜利后,属江苏省第五行*督察专署管辖,直至年4月解放。

解放以后

年4月上旬,扬中县人民*府在江都县嘶马镇鲍家庄成立。4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横渡长江,解放扬中全境。扬中县人民*府属苏南行*公署镇江专员公署。

年5月1日,扬中县人民*府改称扬中县人民委员会,年2月改属扬州专员公署。

年11月28日,扬中县人民委员会改属镇江专员公署。

年,扬中县人民委员会改属常州专员公署。年10月26日,扬中县人民*府改名扬中县人民公社。

1年,扬中县改属镇江专员公署。

1年1月17日,原属镇江市的姚桥、儒里、大路3个公社,划归扬中县,年3月7日,复归镇江市。

年3月27日,成立中国人民解放*江苏省扬中县*事管制委员会。年3月14日,撤销扬中县*事管制委员会,成立江苏省扬中县革命委员会。

年5月8日,扬中县革命委员会改称扬中县人民*府,仍属镇江地区行*公署。

年3月1日,扬中县属镇江市管辖。

年5月18日,撤县设市(县级),改名为扬中市。

历史探源

六邑共治

光绪三十年(年)前,由丹徒、丹阳、武进,泰兴、江都、甘泉六邑共治。

太平厅抚民府设立

光绪三十年,两江总督端方奏准朝廷,设太平厅抚民府。

▲清两江总督端方

▲《端忠敏公奏稿》图

清代石刻原印,现存扬中博物馆。易培基(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旧藏。上图卷四为端方奏准光绪皇帝及慈禧皇太后,将原丹阳,丹徒,江都,泰兴之太平洲地方改为太平厅抚民府。

▲太平厅地图

▲《陈任旸墓志铭》

原文:镇江下游百余里,曰太平洲,附属徒、阳、江、泰等县。人物殷阜,地当孔道,为奸宄窟穴,号称难治。公就地筹设婴局,建议办保甲以清盗源,大府檄饬谋始,既就绪,牍请委员专办以兼受词讼,非绅权所宜及也。厥后大府请于 朝,就洲设治改为太平厅,一如公所措注。

陈任旸曾经在太平洲设保婴局,建议办理保甲(户籍编制制度),从根本上清除了盗贼。上级官府下令整顿,从一开始就认真规划。等一切安排妥当了,陈任旸又写信请求上级官府派遣委员,专门办理太平洲行*事务,兼带受理诉讼。陈任旸认为,这些都不是太平洲的地方乡绅能够治理的,也不应该让乡绅来治理。后来,上级官府奏请朝廷,以太平洲为主体设立太平厅,其格局和陈任旸当年筹划的一样。陈任旸之父在浙江督抚幕府担任过大秘,与曾国藩、李鸿章交厚,太平天国时,陈任旸曾在李鸿章的合肥老家避难。所以,陈任旸的建议,能够受到上级官府的重视。

《陈任旸墓志铭》中所说的「大府请于 朝,就洲设治改为太平厅」,应该就是端方奏请朝廷设立太平厅一事。由此可知,太平厅之设立,虽然是由端方最终促成的,但其最初的设想,应该有陈任旸的功劳。

(徐敏先生解读)

太平县的设立

清宣统三年(年)10月,改太平厅为太平县,抚民府改称民*长公署。民国2年()太平县民*长公署改称太平县知事公署。

▲太平县契纸(太平县县长徐元绶签署)

扬中县的设立

民国3年()1月,因县名与山西、安徽、浙江、四川等省四县同名,故将太平县改为扬中县,取“扬子江中”之意。属金陵道。

▲民国三年国务总理熊希龄、内务总长朱启钤呈请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将太平县改为扬中县。

▲中华民国三年八月,江苏省新契纸,署名扬中县

扬中市的设立

年5月18日,撤县设市(县级),改名扬中市。

▲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为扬中撤县设市所写信件

扬中独立建置仅仅一百余年,经过扬中人民的不懈努力,扬中已位列全国百强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史海钩沉扬中历史沿革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