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7/29 17:43:00
“三陵河水清又清,电力灌溉如甘霖,喜看稻菽千重浪,农业丰收百业兴。”这是一首新中国成立初期流传在江苏省丹阳市珥陵镇的民谣,字里行间洋溢着劳动人民对于电力灌溉工程的赞美与喜悦。珥陵灌区作为我国第一个采用渠道自流灌溉的水利工程,标志着一千七百余年水车戽水历史的终结和大面积电力灌溉的开始。为了更好地保留传承灌区文化,年丹阳市珥陵电力灌区纪念馆落成,成为我国第一座电力灌区纪念馆。从全国“第一个”到全国“第一座”,见证了我国农业和水利事业的迅猛发展,展现了六十多年来在水利助推下丹阳农业大镇的沧桑巨变。新中国第一个大型电力灌溉工程珥陵镇是丹阳重要的水稻种植区,从稻子落谷到收割一刻都离不开水。新中国成立前,田间灌溉主要靠人力、畜力从河塘中车水、翻水。农民温饱不足,农业生产方式、水利设施极为落后。年,由前苏南水利局设计,苏南地方拨款.5万元的大型近代电力灌溉工程,在珥陵地区动工兴建,年5月竣工。珥陵灌区渠道总长余公里,8座电灌站,27台套机组,共灌溉个自然村,总面积平方公里。珥陵灌区以丹金溧漕河为水源,东至丁义河,西至简渎河,南临新河,北连京杭运河,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电力灌溉工程,也是新中国第一个采用渠道自流灌溉的水利工程。该工程的完成为农业电气化、机械化创造了示范效应。珥陵灌区的建成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年5月,国家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华东水利部部长冷遹、江苏省水利厅厅长计雨亭等一起视察灌区。傅作义部长说:“这是我们新中国第一流的,建设得很好,希望你们管得更好。”年6月,水利部副部长冯仲云来灌区视察,并带回了由丹阳书画家吕去疾所画的珥陵灌区的平面图油画,此画一直挂在周总理的办公室。在年至年间,围绕珥陵灌区先后拍摄“落成典礼”纪录片、“计划用水”科教片、“今日之中国”纪录片等。年8月,中央水利部在丹阳召开了全国性参观座谈会,将珥陵灌区计划用水的经验和成果向全国示范推广,由中央水利部编印了《珥陵灌区第三干渠计划用水参观座谈会汇报》向全国发行。同时,珥陵灌区在国际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前苏联、朝鲜、日本等十几个国外代表团陆续来灌区参观考察。全国第一座电力灌区纪念馆如今,珥陵灌区的8座电灌站早已退出了农灌一线。历届丹阳市委市*府高度重视水利事业发展,立足市情、水情,始终把发展水利事业作为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措施来抓,牢牢抓住国家战略机遇期,带领全市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至20世纪70年代末,珥陵先后疏浚了丹金溧漕河、简渎河、九龙沟河,新开挖北沟河、三陵河、战备河等多条河道,在上述河道两岸优化布局,分批实施,共建电力灌溉站55座(其中排灌两用站11座),灌溉农田6万余亩;建电力排涝站15座,装机总动力千瓦,排涝面积3万余亩;建节制水闸6座,修建水渠干渠55条。近几年,珥陵把农业水利建设重点放在低洼片区,实施了上新河东段堤防加固工程、三陵河流域防洪排涝工程。其中,三陵河闸站规模仅次于九曲河枢纽,总设计排涝流量为24立方米/秒,是一座具有防洪、排涝等综合功能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建成后使三陵河流域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特大洪水后一日排出,受益面积25.33平方公里(3.8万亩),同时还具有改善区域水环境和保证农业灌溉的综合效益。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年10月我国第一座电力灌区纪念馆——丹阳市珥陵电力灌区纪念馆正式落成。项目总投资万元,总占地面积平方米,新建历史陈列室、会议电教室、实物展示厅等建筑,保留了原有机房、管理房等。这座屹立于珥陵灌区八站原址上的纪念馆,贯通了历史与未来的水利命脉,铭记了我国水利发展的辉煌时刻,积蓄了水利历史研究的宝贵财富。年3月18日,时任省委副书记任振鹤在调研丹阳市珥陵灌区时充分肯定了珥陵灌区纪念馆建设。他指出,作为国内第一座现代化水利灌溉工程,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和参考价值,要抓住机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建引领,践行灌区精神,将水利发展历史的历程和*员教育、革命教育相结合,努力打造中国第一座灌区纪念馆!岁月流淌,记录的是不凡足迹,见证的是巨大成就。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继续做好农业水利建设,优化水利工程合理布局,抓好水环境治理,保障用水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为推进丹阳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来源:学习强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