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只见阅读区热闹非凡,萌萌、心心、王哲和坐在凳子上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什么,我走近问:“怎么这么热闹呀?”
心心:老师,这个是什么呀?
萌萌:“我知道,是绿色的汤圆。
王哲:这个就是绿色的团子。
萌萌:我吃过绿色的汤圆的。
师:这个叫做青团,和汤圆不一样哦。
原来,三位宝贝正在阅读的是近期我们班级的阅读区里新投放的有关清明节的绘本——《奶奶的青团》,并产生了以下的疑问:
问题一:青团是什么?
问题二:青团是怎么做的?
问题三:青团有哪些味道?
了解青团——感受爱
孩子们带着问题回到家,在家人们的帮助下,通过查阅资料、听爷爷奶奶讲青团的故事、品尝青团等方式,对青团进行了更多的了解。
话题一:什么是青团?
铭昊:青团就是绿色的团子。
小沁:清明节都要吃青团的。
可可:青团是糯米做的,吃起来粘糊糊的!
宵宵:我吃过青团,圆圆的,很好吃。
宇嘉:青团里面有芝麻,还有豆沙。
话题二:青团是怎么做的?
多多:我奶奶用了很多很多的艾草,所以青团才能变成绿色。
思伟:还要用到面粉,就像我们元宵节的时候包汤圆一样。
晨晨:要先把面粉做成饼才可以把芝麻包进去,然后搓成圆圆的团子。
话题三:你吃过什么口味的青团?好吃吗?
多多:我吃的是芝麻馅的青团,甜甜的,太好吃了!
萌萌:我吃的也是甜甜的,非常甜哦!
大萌:我吃的青团里面是豆沙,也很好吃!
丁丁:我妈妈带我去超市买的肉松口味的。
多多:我们家是我奶奶亲手做的,芝麻馅的呢!
霄霄:我家也是我奶奶做的,做了一大篓子!心心:我外婆做的青团是最好吃的!
多多:不!我觉得我奶奶做的才是最好吃的!帆:我奶奶做的才最好吃!
对于大家吃过的最好吃的青团,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理解,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吃过的青团才是最好吃的。看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着,老师翻开了这本《最好吃的青团》,对孩子们说:“最好吃的青团在这里。”孩子们都很好奇地认真地倾听着。
故事听完了,故事里的小葵也认为她的外婆做的青团才是最好吃的。这是为什么呢?
铭昊:因为小葵想外婆了。
心心:因为只有外婆会做青团。
多多:因为外婆喜欢小葵,小葵也喜欢外婆。晨晨:小葵再也见不到外婆了,再也吃不到外婆做的青团了。
小结:孩子们在倾听故事的时候很认真、很安静,仿佛都是故事中的小葵。每个孩子都像小葵一样,生命里都有一位无法替代的亲人。
故事中的外婆离开了,但外婆的爱依然会留在这个世界上,留在记忆里、浸透到血液里,孩子们的内心也会因为储存着源远流长的爱而变得快乐和坚强,亲情之爱就是这样传递着、延续着,成为人类之爱。
?孩子们通过此绘本的阅读,感受到了亲人满满的爱。制作青团——表达爱故事里的小葵已经来不及做青团给外婆吃了,但我们可以做青团给最爱我们的亲人吃呀。第二天,孩子们就带来了制作青团所需要的材料。撸起袖子,说干就干吧!
制作青团——表达爱
故事里的萌萌已经来不及做青团给外婆吃了,但我们可以做青团给最爱我们的亲人吃呀。
午休去菜园看草莓时,细心的宵宵发现了制作青团的艾草,他惊叫着说:老师,你看这就是青团需要的艾草,我奶奶昨天才做的。
铭昊:是吗,我来闻闻,我记得艾草有一股味道。
心心:你们在看什么啊?是不是艾草啊?
经过仔细的对比,孩子们确定了这就是制作青团需要的材料,便摘了一些回去。
采摘了好多的茼蒿,孩子们情绪更加高涨了,七嘴八舌的讨论者,要如何制作青团,送给自己最爱的人。
于是,第二天孩子们带了好多的制作材料。那我们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奶奶将制作青团的糯米粉与汁液混合揉好后,小朋友们也不甘落后,一个接一个的用小手搓起了青团,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馅料包进青团。
多多:张好,你问问这个好香啊,有一点青草味。
张好:哇,真的,这个好香,我好想现在就把它吃掉啊。
心心:我的这个是包给妈妈的,我妈妈每天都很辛苦的工作。
丁丁:老师你看我,我好了,我的搓的很圆很圆,像皮球一样。
小宝:帆,你快点,我的手要撑不住啦,我也要这个芝麻味的。
帆:哎呀,我知道了,我已经很快了,但是也不能弄到桌上,我要慢慢来的呀。
青团包好啦~整齐地放进蒸锅里,让我们一起等待吧~
孩子们开心地忙碌着,在动手劳动的过程中,享受生活的仪式感,感知着爱的美好与快乐。
品尝青团——回馈爱新鲜的青团出炉啦~
多多:我要把青团送给我最爱的奶奶吃。
可可:我要等妈妈下班回来一起分享。
大萌:妈妈,快来咬一口我做的青团。
小宝:妈妈,放进微波炉里热一下会更香哦。
反思小结:食物是孩子们感知世界的途径,顺时而食,因时而育,食育让教育回归真实生活,让孩子在感知和操作的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体会到更多的生活乐趣,获取自主学习与成长的力量!但愿孩子们在清明节的那天,能追寻着爱的来路,直至源头,去纪念逝去的亲人。纪念是为了传播爱,我想,这就是中国清明节的真谛吧!
供稿:大班组编辑:张雅婷审核:陈卫
丹阳市新桥中心幼儿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