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如皋丹阳联考ldquo美育rdq
TUhjnbcbe - 2021/5/19 16:33:00
北京哪间皮肤病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茶叶在我国对外的文化传播中,被其他国家所吸纳,其中日本的茶道和英国的红茶就是将中国茶叶本土化最好的代表。

“中国茶史”的起源,目前为止仍是众说纷纭,争议未定,大致说来,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南北朝,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

简说茶史年前,神农氏或某位踏遍青山的有心人,在冒险尝试植物各种功效的过程中,发现了茶树的鲜叶具有解*作用,便直接含嚼,以汲取茶汁疗疾,久之,含嚼茶叶便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得荼以解之”,这里的“荼”,指的就是“茶”(参见《竹林草堂:说茶》)。这是最早关于茶的记载,由此,后来便有了“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的说法。神农时代,茶是被当做药用的。在茶的历史上,中国人的祖先对茶的认识和利用,大致经历了:生吃当药用、熟吃当菜用、烹煮做饮用和冲泡做品饮四个过程。最早古人用茶的方式就是口嚼生吃,后来发展出用火生煮羹饮,象今天煮菜一样。古时就有“药食同源”一说,因此茶的药用与食用,早期实际是交织在一起进行的。即饮茶之始,为“食饮同宗”。

周时(年前),茶有了纳贡的记载,且已出现了人工栽培的茶园。

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中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表明,在周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于周武王了。

不过当时还不能称为是贡茶,最多只能算作贡茶的萌芽,既未形成制度,也未历代沿袭。

《华阳国志》中还有“园有香茗”的茶事记载,说明当时已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

到了秦朝(年前),茶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

秦人饮茶时,先将采摘的新鲜茶叶简单杀青后,碾成糊状,然后加上油膏等原料,制成茶饼或团茶。

饮用时放上葱、姜、桂等佐料,煎煮后连汤带叶饮用。谓之“吃茶”。

煎煮后的茶虽苦涩,但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已明显胜于茶之鲜叶。

久了,人们便养成了煎煮品饮的习惯,这是茶做为饮料最早的开端。

西汉时期(年前),四川一带率先开始了饮茶的风尚。茶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

有一则典故,侧面考证了我国饮茶的习俗是始于西汉,源于巴蜀,以煮茶为主,且时已商品化,成都乃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

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正月里,汉代大文学家王褒去四川成都安志里看望自己亡友的遗孀杨惠,仆人便了对主人热情招待王褒有所不满。王褒要便了替自己去买酒,便了就大喊说,我身为这家的仆人,没有义务给别家的男人打酒。

王褒很生气,当听说这仆人向来如此,杨惠心里也早有不满,王褒就表示,愿从杨惠的手里花一万五千文铜钱,高价买下了这名仆人。

便了跟了王褒,极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但他还是在写契约时向王褒提出:“既然事已如此,您也应该向当初杨家买我时那样,将以后凡是要我干的事明明白白写在契约中,要不然我可不干。”

王褒擅辞赋,精六艺,为了教训便了,使他服服贴贴,便信笔写下了一篇长约六百字题为《僮约》的契约。

契约有节选:“奴当从百役使,不得有二言。晨起早扫,食了洗涤。居当穿臼缚帚……烹茶尽具……武阳买茶……关门塞窦勿与邻斗……奴不听教,当笞一百。”

《僮约》中有两处提到“烹茶尽具”和“武阳买茶”。

“烹茶尽具”,意为煎好茶并备好洁净的茶具,“武阳买茶”,是说要赶到邻县的武阳去买回茶叶。《华阳国志·蜀志》中有“南安、武阳皆出名茶”的记载,佐证了王褒要便了去武阳买茶的原因。

正是这个敢于顶撞老板的男仆,使大文学家王褒为后人留下了一篇幽默文章。契约因语言优美,又有对茶的记载和评述,使之成为后人研究茶文化史的重要文献。

这则典故,考证了在西汉时期,饮茶之风至少已在中产阶层流行,茶叶也成为市场上可自由买卖的商品。武阳乃今成都以南彭山县的双江镇。

“武阳买荼”、“烹荼尽具”之句,是最早关于饮茶的可信记载。

汉代,茶已成为宫廷的高级饮品,贡茶也已逐步明朗化。

《赵飞燕别传》载:“咸帝崩后,后夕寝中惊啼其次,侍者呼问,方觉,乃言曰:吾梦中见帝,帝赐吾坐,命进茶。”到了东汉时期(年前左右),为利于运输,开始制作茶饼。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年前),饮茶开始由上层社会向民间发展。《广陵吾老传》中载:“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若,往市留之,市人竞买”。说明,平民阶层的饮茶在当时已越来越普遍,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中及文人土大夫、宗教徒,各阶层都已饮茶成风。至此,中国人饮茶习俗形成。唐朝,是中国茶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是中国茶文化孕育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唐朝出了一位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人,他便是陆羽。陆羽被后世誉为“茶圣”或“茶仙”。陆羽《茶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陆羽是湖北竟陵人(今天门人),自小是个孤儿。史载,陆羽出生时容貌丑陋,三岁时便被父母狠心抛弃,先被寺庙住持捡到,后又被另外一个寺庙的积公禅师收养。12岁时,因对尘世眷恋,陆羽逃出禅院,为维持生计,去了一个戏班学戏。由于长相丑陋,甚至不用化妆,他便能演出活脱脱小丑的样子。不过,正是演戏的生涯,让陆羽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陆羽先是认识了竟陵太守李齐物,李齐物将他送到隐士邹夫子处学习,又遇到了礼部郎中崔国辅,贬官的崔国辅对陆羽大加赞赏,常带他游山玩水,品茶鉴水,谈诗论文,这将小丑演员出身的陆羽人生拔到了很高的境界。安史之乱后,陆羽从江北的故乡竟陵来到江南,先后隐居在丹阳和浙江苕溪的灵秀山水之间,他抛却红尘不问世事,亲试茶、品泉水,历经二十六年,专心撰写出《茶经》一部。《茶经》一书,将饮茶这件以往形而下的生活日常,上升到极其雅致、极度专业的程度。自此,饮茶开始逐步脱离了单纯解渴的状态,渐而成为上流社会的风雅之物。茶,由此也成为一门学问。《茶经》共三卷十篇,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的百科全书。“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想学事春茶。”由于茶事的兴盛,不仅文人雅士开始热衷此道,连唐代的许多帝王都浸淫其中不可自拔。唐玄宗以多才多艺著称,不但喜欢饮茶,还喜欢与妃子斗茶。至唐始,茶文化趋于形成并逐渐精致化,选茶、制茶、煮茶、饮茶过程开始萌生精致意识。茶道也渐以形成,有了许多约定的俗成。唐以前,饮茶多用的是迟摘的大叶,且未经加工便置于釜中煮汁而饮。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为“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茶经》将制茶工具规范系列化,如蒸青饼茶的七道工序“采、蒸、捣、拍、焙、穿、封”均有配套工具。唐朝终结了以往茶具与食具混用的时代,《茶经》所载的茶具有29种,并使煮茶、饮茶器具专门化。唐朝饮茶以煎茶法为主。煮茶前,先把茶叶碾碎,烧开水后将调料放入,再将茶粉撒入锅内。《茶经》记述的“煎茶法”程序是:炙茶、碾茶、筛茶、煮水、投茶、分茶和饮茶。饮用时,趁热将茶渣和茶汤一起喝下去,即“吃茶”。唐初,煮茶一度仍还喜欢往茶汤里添加调味料,如盐、葱、姜或橘皮等。中唐时,陆羽已极力反对这一煮茶方式,煮茶时最多加点盐作为调味,倡导汲取茶汤的原味,这也为后来茶道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唐朝饮茶开始讲究水质,俨然将制茶、煮茶、饮茶上升到美学层次。有“蒙顶山上茶,扬子江中水”的说法,阳羡茶、蒙顶茶成为唐人追求的名品。制茶煮茶追求水清、轻、甘、冽、活,须用活火煎水。饮茶讲究茶叶的色、香、味、形及器具之美。唐朝人还主张,饮茶应有清幽雅致的品茗环境相配,不仅自然环境,还包括饮茶的人和所做的事。诗僧皎然嗜茶,是陆羽茶道上的一位老师,被誉为唐朝第一诗僧。皎然以为,品茶伴以花香琴韵才是幽静,若再有几位高人逸士以茶相聚,赏花赋诗聆听高山流水,才是茶道之和谐。礼仪,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重要内涵,唐朝茶文化的形成,开始出现仪轨。唐末刘贞亮提出,茶有“十德”,即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这些饮茶原则,使饮茶这样的日常俗事上升到了精神领域。中国茶传入日本后,日本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也提出了“和、敬、清、寂”作为日本茶道的思想。陆羽在《茶经》中,对饮茶程序也作了规范总结,一则茶末,只煮三碗才能使茶汤鲜爽浓强,较次的是煮五碗。如坐客为五人,就煮三碗分饮;坐客有七人时,则以五碗匀分。行茶是传碗递盏,分而饮之,以茶会友,创造一个和谐、宁静的气氛。后来的日本茶道,也借鉴了这一仪轨。中唐时,贡茶制度已明确,始创了专门生产贡茶的贡茶院,即贡焙。湖州是唐朝历史上设立的第一个专门采制宫廷用茶的贡焙院所在地,由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首任监制贡茶者。大书法家颜真卿在湖州刺史三年任上,在陆羽影响之下,也成了茶文化的爱好者,不仅为陆羽建造了三癸亭,还常与诸位爱茶文人雅士聚宴品饮。贡茶从李唐王朝开始形成制度,以后历代相传,延续几百年之久。中唐后,茶叶与盐、铁、丝绸一样,成为国家重要物品开始征税,有了*府管理机制。唐代民族沟通融合,西部民族如吐蕃、回鹘也开始接受茶文化,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茶马贸易。如果说,唐朝是茶文化形成并趋于精致化的时代,那么到了宋代,茶文化则以雅致为发展特征的。“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积淀下来的茶文化成果,在宋代完成了升华。宋时,饮茶风气更盛,茶已成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之物。时任宰相王安石《议茶法》中说:“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炽盛的宋代茶风,促进了茶馆的兴起,两宋京都以至外郡、市、镇都出现茶楼林立局面,当时称为茶坊、茶肆、茶房、茶屋、茗坊等。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所展示的画面中,就有许多京都开封坊酒茶肆的场景。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也有许多东京茶坊炽盛的记载。茶馆不仅是宋人饮茶之地,还成为交际、商谈、行业开会、学习乐器和婚姻介绍等地方。有供仕女夜游吃茶的茶馆,有商贩和底层百姓拂晓前交易的早市茶馆。士大夫阶层经常聚会的茶坊称“车儿茶肆”、“将检阅茶肆”等,商人谈交易的场所叫“市头”,妓院所开的茶坊叫“花茶坊”、“水茶坊”。宋代,茶文化出现了两极化,一是民间得以普及且简易化,二是宫廷出现奢侈和进一步精致化,处于民间与宫廷中间的文人雅士,开始崇尚饮茶的自然与风雅。宋代的饮茶方式,使审美达到极致,他们在茶饼上装饰了很多精致的龙凤花纹,曰“龙凤团茶”。与唐代煮饮法不同,宋代出现了点茶法。点茶法喝茶时,先将饼茶碾成细粉,然后用沸水冲点茶。为使茶末与水融为一体,要用茶筅快速击打,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现在日本的末茶道,大概就脱胎于此法。点茶法,大概分烤软、碾碎、过筛、瓶煮、点盏、搅拌六道大工序。先将团饼茶用石磨磨细、过筛。点茶前,用沸水冲洗杯盏,预热饮具,之后将适量的茶粉放入茶盏中,点泡一点沸水,把茶粉调和成糊状,然后再添加沸水,边添水边用茶筅击拂。点茶后,如果汤色呈乳白色,茶汤表面泛起“汤花”,且能较长时间“咬住”杯盏内壁,便算点泡出一杯好茶。点茶追求茶的真香、真味,并注重点茶过程中的动作优美协调。宋徽宗赵佶做皇帝时虽昏庸无道,但却是一流的艺术家。徽宗工书画,通百艺,在书法、绘画、音乐、诗词等方面皆有很高造诣。徽宗亦精于茶艺,且工于茶学,写出了《大观茶论》一书。恐怕御笔写茶书,古今也仅此一例。宋徽宗认为注汤击拂要七次,每次使用的力度和方式都不一样,直至浓度适中、乳花汹涌则止。点茶完毕,如果只是一个人欣赏,未免寂寞,如果一下喝去,也未免太浪费了之前那么多的功夫,于是“斗茶”这项文人墨客乐此不疲的娱乐项目,便应运而出。“斗茶”始于唐而盛于宋,是古时有钱有闲人的一种雅玩。斗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品评高下。斗茶,或多人共斗,或两人捉对“厮杀”,以三斗二胜。斗茶以茶“新”为贵,用水以“活”为上。一斗汤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汤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白为负。汤色能反映茶的采制技艺,茶汤纯白,表明采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色偏青,说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说明蒸茶火候已过;色泛*,说明采制不及时;色泛红,说明烘焙过了火候。其次看汤花持续时间长短。宋代主要饮用团饼茶,调制时先将茶饼烤炙碾细,然后烧水煎煮,如果研碾细腻,点茶、点汤、击拂都恰到好处,汤花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点茶、点汤,指茶汤的调制,即茶汤煎煮沏泡技艺。点汤的同时,要用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称为击拂。若汤花不能咬盏,而是很快散开,汤与盏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这就输定了。水痕出现的早晚,是茶汤优劣的依据。斗茶以水痕晚出为胜,早出为负。斗茶时,操作者要眼到、手到、心到,既要小心谨慎、一丝不苟,又要运作自如,风致潇洒。观赏者通常屏气凝神,随点茶者倾旋间的茶汤变幻,心弦紧扣,横生妙趣。斗茶时,文人还要品头论足,摇头吟诗作词。斗茶时,白色的汤花与黑色的建盏交相辉映,芬芳茶香与优雅茶艺给人以愉悦雅趣。点茶的茶汤以白为贵,茶盏以黑色为佳,黑白互为衬托,方能产生至美的视觉效果。若茶盏保温效果不好,再好的茶变凉了风味也会大打折扣。于是,产自建窑的建盏便成了宋人点茶斗茶之首选。建盏胎质含铁量高,使釉色光泽黑亮,且建盏注汤有力,釉面不烫手也便于观汤。宋代茶文化崇尚雅致,因此斗茶有“三不斗”,一为自然条件不好不斗(天气不晴朗、水不甘美、茶叶不是最新的);二为茶具不洁净不斗;三为品茗者不高雅不斗。宋时,茶马贸易也有一定发展,设置了茶马司,有专门负责茶叶收购,进贡皇宫及管理茶马互换交易的机构。至元代,元祖皇室来自北方草原,自然元代茶文化发展兼具了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元代,开始出现散茶,民间以散茶为主,饼茶主要为皇室宫廷所用。元代的饮茶方式也出现了变化,泡茶渐成主流,即用沸水直接冲泡茶叶,这为后来的明代散茶兴起也奠定了基础。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也提到了元代人饮茶传统的变化。出现了玉磨茶。即用上等紫笋与苏门炒米各50斤,筛净后一同拌和,入玉磨内磨成茶。炒米是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喜爱的方便食品,可见玉磨茶是北方游牧民食物与南方饮物结合的一种宫廷饮料。出现炒茶。即用饭锅烧后,以马思哥油、牛奶子、茶芽同炒而成。炒茶是元代蒙古皇帝专用的奶茶,是今蒙古人喜欢的奶茶的前身。在这种茶中,再加上酥油,就成为了现在藏族所喝的酥油茶。出现了马思哥油。即取净牛奶子,用打油木器不停捶打,取浮凝者为马思哥油,今亦云酥油。元代对茶的饮用也出现了创新发展。较普遍采用直接焙干的茶叶煎煮,不加或少加其它香料调料。元代,饮茶文化从唐宋的华丽精致,开始向自然简朴回归。茶具从宋时的崇金拜银、夸豪斗富,向归真方向发展。对茶具的去粗存精、删繁就简,为后来明代的陶瓷茶具成为主导开辟了通道。元代人已将采摘和加工茶叶的器具,排除在茶具之外,此时常用的仅有执壶(贮汤冲泡)、高足杯(碗)、盏、盏托、碗(饮具)、盖罐(贮茶具)等。元代,衍生出了花茶新品种。花茶又名香片,是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与新茶一起闷,茶将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筛除,制成的花茶香味浓郁,茶汤色深,深得偏好重口味的中国北方人喜爱。花茶主要以绿茶、红茶或者乌龙茶作为茶坯,配以能够吐香的鲜花作原料,采用窨制工艺制作成茶叶。根据所用的香花品种不同,花茶又分为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桂花花茶、珠兰花茶等,其中以茉莉花茶产量最大。到明代,太祖出身贫寒,嫌以前的喝茶方式太过繁琐,百姓喝不起,喝茶人少了,自然种茶、制茶、贩茶的人也少了,于是茶税便上不去了,于是朱元璋下诏废团改散,并用散茶代替饼茶进贡。明朝普遍改蒸青为炒青制茶,炒青技术的出现,使散茶更易收藏,团茶便更难觅踪影,于是朱元璋干脆“罢造龙团”,停止了福建北苑龙凤团茶的生产,所有茶饮都改为散茶,至此散茶开始流行,一直延续至今。团茶的消失,使宋朝时的点茶斗茶艺术也渐失。废团改散*令的出台,使千百年来国人的喝茶文化发生了很大改变。饮茶方式,普遍用泡饮法取代了唐宋时期的点饮法。茶叶在冲泡时,也不再添加任何调味料,专注于茶的色、香、味和形,使茶与人、与地、与水、与山、与天更为相容,在慢斟细啜中,品饮者能更透彻领略幽雅闲逸的情趣。明朝人认为,这种饮法“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散茶兴起后,茶文化开始真正广泛深入地根植于社会各阶层,植根于下层民众中。至明朝中后期,茶文化已与千万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一起。与明朝冲泡法相契合的,还有茶具的变化。明代一改唐宋时期煎茶点茶所用茶具的繁复,陶瓷茶具成为主流。陶瓷器具有返璞归真之气象,其中尤以景瓷、宜陶最为流行。景瓷,即江西景德镇瓷。凡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有“天下瓷都”美誉。景瓷工艺考究、制作精巧,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若将一景瓷杯平放于手上,用指轻叩,脆声如罄扣人心弦。景瓷讲究画工,典雅清新细腻生动的画意,能助品茗者醉于其中。宜陶,乃江苏宜兴所产紫砂陶壶,自明清始,世间茶具称为首。紫砂壶所以受茶人喜爱,一方面是造型美观,另方面泡茶有许多优点。紫砂壶气孔微细,密度高,用紫砂壶沏茶,不失原味;紫砂壶能吸收茶汁,壶内壁不刷,沏茶亦绝无异味。紫砂壶经久使用,壶壁积聚“茶锈”,以致空壶注入沸水,也会茶香氤氲;紫砂使用越久,壶身色泽越发光亮照人,气韵温雅。紫砂壶长久使用,器身会因抚摸擦拭,变得越发光润可爱。《阳羡茗壶系》说:“壶经久用,涤拭口加,自发黯然之光,入可见鉴。”《阳羡名壶录》里说,名手作壶,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金争价。通常说法,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时的供春。供春壶,时人称赞“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短短12个字,令人如见其壶,可惜供春壶现早已不得见。散茶的兴起,也导致了茶类的异化,以前只有绿茶,后来慢慢出现了黑茶、花茶、乌龙茶、红茶等。明时,“普洱”才正式得名,明朝洪武十六年(年),将“普口”改称“普耳”,万历年间,又将“普耳”改为“普洱”。明末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记载:“普洱茶蒸之成团,西番市之”。这里不仅正式使用了“普洱茶”一名,还道出了其制作方式为“蒸之成团”,主要销售地点是“西番”,即现藏族地区。明朝时期,普洱茶以普洱为中心,向外辐射出了多条营销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而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是古时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走廊。清朝时期,茶业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著名的茶区和茶叶市场,其中尤以普洱茶的六大古茶山最为耀眼。清代才子阮福在《普洱茶记》中有“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的名句。雍正十年,普洱贡茶正式列入贡茶案,云南总督鄂尔泰在普洱府宁洱县建立了贡茶厂,选西双版纳最好的女儿茶制成团茶、散茶和茶膏进贡朝廷。此外,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茶马古道”,也进入高速发展期。清代,茶在民间已广泛普及,茶馆成为社会三教九流聚会的场所。流行于福建汀州、漳州、泉州、广东潮汕及台湾地区,用小壶冲泡乌龙茶的“工夫茶道”开始形成并兴盛。功夫茶,茶艺讲究“品饮之工夫”。相传,自元朝起潮州人就有喝工夫茶的习俗,工夫茶深具唐宋时品茗之余韵,烹煎之法应源于陆羽《茶经》。饮功夫茶一般以3人为宜,选用宜兴产的小陶壶和白瓷上釉茶杯,这种茶杯口径只银元大小,如同小酒杯。在小陶壶(罐)里装入乌龙茶和水,置于小炉上煮。煮好后,拿起茶壶在摆成品字形的3个瓷杯上作圆周运动,当地俗称为“关公巡城”,依次斟满每一小杯,此时,便可捧起香气四溢的小杯慢慢吊尝。饮茶时,不能一杯斟满再斟一杯,要按杯的多少,来回轮流顺序来斟。因此,除泡制需要功夫外,功夫茶饮茶也需要费功夫。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工夫茶茶具中,最典型的“四件宝”有孟臣罐(小紫砂陶壶)、若深瓯(小薄瓷杯)、玉书碨(烧水陶壶)、潮汕烘炉(茶炉)。燃料用炭,也用甘蔗渣或橄榄核。品饮工夫茶,十分讲究技巧,有所谓候火、虾须水(刚开未开的水)、烫杯、热壶、拣茶、装茶、高冲、低斟、盖沫(用壶盖把浮沫杂质抹去)、淋顶等十法。工夫茶有福建、潮汕、台湾三个派系。福建喝铁观音较多,潮汕喝大红袍或单枞茶较多,台湾则喝冻顶乌龙较多。从冲泡方法上讲,三者是共通共融的。功夫茶要“高冲低斟”,这说的是冲茶和斟茶方法。冲茶,要沿茶壶口内缘冲入沸水,水柱不能从壶心直冲而入,这样会“冲破茶胆”,破坏茶的味道。冲茶要像书法,不急不缓,一气呵成,水壶和茶壶的距离要比较大,这样冲下来就叫“高冲”。据说“高冲”能使热力直透罐底,使茶沫上扬,不仅美观,也能让茶味更香。斟茶,茶壶要尽量靠近茶杯,这样才能防止热气四散,水可能不够烫,使茶香过早挥发。同时,低斟还不会激起泡沫,也不会发出滴答的声响。品茶时,要先闻其香,后看汤色,最后才来品味道,一杯茶刚好分三口品完。香味从舌尖逐渐向喉咙扩散,最后一饮而尽,可谓酣畅淋漓,这便是工夫茶的三个境界,即“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咙,神明凌霄汉”。雍正年间,使用盖碗(三才杯)泡茶也逐渐盛行起来。作为茶树的原产地,中国茶业与当今世界各主要产茶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甚至说,主要产茶国种植的茶树,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引种栽培的。目前,世界主要产茶国有60多个,大多分布于亚洲。不可否认,它们都受到了中国茶树栽培种植加工的影响。最早引种中国茶树的是日本。年,日本僧人最澄(-年)到中国学佛,回国时从浙江天台山携带茶籽,播种在京都比睿山麓的日吉神社,这是日本最早栽种茶树的记载。年,僧人空海再次从中国带回茶籽种植于奈良县,由此,逐步传播到中部和南部各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皋丹阳联考ldquo美育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