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浪花文艺,免费订阅本刊!
刊名题词:著名书画家 杨潮
点击上方,聆听音乐!文/图/许金龙编辑/书中浪子
云台阁
云台阁畔话沧桑
许金龙(江苏)
镇江云台山三国时称蒜山,周瑜与诸葛亮合谋“火烧赤壁”,刘裕率北府兵与孙恩鏖战蒜山,苏东坡与佛印、杨杰、林希交友的历史故事皆发生于此。清末山下建英租界,进而形成伯先路-京畿路近代建筑一条街。登临山巅云台阁临江眺望,西津渡、金山寺之间的一片开阔地映入眼帘,一桩桩鲜为人知的往事令人浮想联翩。运粮河史话相传宋建炎三年()十月,金国统帅完颜宗弼(金兀术)率10万金兵南侵临安未果,北撤时受到韩世忠的阻扼。韩将*麾下水*驻扎在玉山浮玉亭基地,夫人梁红玉金山擂鼓助战,金兵被围困*天荡48天。无奈之下,金兀术急令士兵星夜挖通荡西淤塞多年的老鹳河(后称刀枪河、便民河),往南京方向逃窜。镇江运粮河开凿于乾隆四十七年(),是继古代破冈渎、上容渎之后通往南京境内的第三条运河。据清杨棨《京口山水志》记载,此河“自县西簰湾师古滩,迳句容之龙潭,达上元(南京)栖霞山下碾驼坝。”可知运粮河当初入江口在今金山桥附近的金山河。同治八年()金山四周江滩渐与陆地相连,致金山河一并淤积。知府蒯德模从金山河汊口处向北另开一条新河入江,尚有两支流连通西荷花塘。沿河计有新河渡等10个摆渡口供通行,金山河上也有一木桥通向金山乡。光绪三十四年(),江宁曹万兴在新河渡架起一大型木桥沟通东西。时桥下净空较小,大型木船即便落蓬亦难以穿过,故设计成开合桥面,以人工绞关控制桥面板伸缩。六十年代末,新河桥方改建为水泥双曲拱桥。后来,金山路上又建一木桥,曰金山桥。因地处荧昌火柴厂南侧,俗称洋火桥。年此桥也改建为水泥桥。清末高资马桥口一带连连坍江,运粮河西段改由九摆渡入江。嗣后御桥港河口以西继续淤塞,年疏浚后由龙门港附近入江。逐段淤积的金山河于上世纪末叶填埋,老河堤以东的故道乃今之桃园菜场、液化气站、公交停车场和金山公园荷花池。运粮河两岸曾经是百年来镇江木业的集散地,20余家木行星罗棋布。近代的火柴厂、面粉厂、联业电化厂赫赫有名,还有抗战时期的酒精厂以及建国后的脱粒机厂、水产养殖场。此外,河畔还建有两大名园——琴园和曹园。名人造名园清朝末年,江都人张勤夫在云台山下的滩涂湿地上兴办了大纶缫丝厂,后又在运粮河东南建一私家园林。据《丹徒县续志》记载,园纵广约十亩,中辟一堂,名六艺堂;东北隅另建一楼,书有“眠琴”二字,取名琴园。年5月,辛亥上将*赵伯先灵柩从香港迁回镇江,曾在“六艺堂”设置灵堂,供各界人士凭吊。大湖丝栈车间内景年12月镇江沦陷,日寇飞机投弹炸毁了大纶厂所辖的大、小湖丝栈两爿厂。张勤夫心力交瘁,避难沪上。琴园从此逐渐荒芜,遗留的六艺堂为陶姓所有。邑人孙才元曾在此兴办毓英小学,建国后与琴园堂私塾合并为琴园路小学。琴园残屋后来做过居民读报组、防疫接种点、扫盲识字班,再后来转为民*局下属的遣送站。江宁人曹家麟购买金山河畔的芦滩建造了冶心园,习称曹园。曹曾积极参加辛亥革命和讨袁战争,曹园为革命*人重要的活动基地,园内经常举行一些重大*治活动,张謇等名人也常寄寓曹园。后曹经商失败,此园易主由宁波人吴锦堂接办,称吴园。日*侵华期间吴园为日*所占,园林景物全非。园内竖起水泥烟囱开办酒精厂,酒精池建在金山河岸边。建国后,吴园身底下改建金山粮库,另一小半曾经为*校所用。如今,琴园与吴园皆荡然无存,只留下琴园巷、琴园路、吴园对巷等一些老地名让人怀旧。玉山大码头在西津渡老码头路口有一处探坑,隔着玻璃隐隐约约可见清末的小码头遗址。可是,西津渡真正的渡口并非在此。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今城西北三里曰西津渡,为南北渡口,古谓之西渚,唐时亦曰蒜山渡,宋置西津寨于此,俗谓之西码头,即江口也。”年新河路两侧考古,共出土文物多件和唐以来西津渡历代渡口的石岸、码头、道路、水沟、窖藏、官署、寺院等重要遗存。这一考古发现与清代周镐《西津晓渡》图的画面,以及明代日本僧人雪舟的《唐土胜景图卷》中的西津渡码头在玉山山麓下的标注相吻合,揭示了玉山大码头才是镇江名闻遐迩的千年古渡。遗址现已列为市级文保单位周镐的《西津晓渡》图
雪舟的《唐土胜景图卷》
历史上长江主泓道镇江段曾有过两次影响较大的变迁,尤其是多年前清道光、咸丰年间的主泓道北移,造成大量泥沙在江南淤积。江中千年古刹金山寺与陆地牵手,玉山大码头也被湮埋于地下。清康熙年间,玉山以东的西津湾诞生了另一座专供救生、义渡的码头,习称小码头。清嘉庆《丹徒县志》上有大小码头并称的记录。到了近代,小码头演变成地域名称,街巷、小学皆以它命名。30多年前一则关于“小码头意识”的伪命题曾鼓噪一时,有人误以为镇江历史上仿佛只存在一个小码头。岂不知小码头仅只有短短两百年左右历史,而玉山大码头已具有千年以上以至更长的历史。玉山为云台山余脉,如一只铁拳伸进长江。民国十八年,江口小铁路穿过玉山山脉,小码头古街被肢解。年建造和平路时,小码头街西段拆除拓宽。年辟建铁路新货场时,玉山与云台山结合部裸露之一角又曾被炸平。经过历史的打磨,当年悬江壁立的玉山,如今已成了高不足十米、面不过千平的小山丘。超岸寺古今超岸寺原名玉山报恩寺,位于临江之玉山下,始建于元至大三年()。相传康熙三十八年(),玄烨帝乘龙舟南巡欲驻跸金山,行至江心忽遇狂风骇浪骤起。龙舟颠簸不止只好顺流驶向西津渡大码头,众护卫拥帝登岸进入避风馆。报恩寺方丈闻讯恭迎皇上至寺内更衣休憩。玄烨见墙上“超度众生,共登彼岸”八个字,便赐名“超岸寺”,袭用至今。超岸寺当水陆冲衢,为各方巡游僧众来往过宿极便之处。历来为金山江天禅寺下院,在丛林中颇有名声。民国十三年(),寺院兴办过玉山佛学院,时间早于竹林、焦山佛学院,年镇江沦陷后被迫停办。超岸寺历史上多有兴废,咸丰三年()毁于太平*战火,自光绪十七年()陆续复建,历经二十余年始复旧观至今。年小码头街被江口小铁路肢解。年建造和平路时,古街西段全部被拆除拓宽,超岸寺难逃厄运。年扩建铁路新货场时,裸露地面的山体一角全被炸平。其时超岸寺被江苏省机械工业厅储运站占为仓库,年辟为镇江市革命历史博物馆,年归还市佛协。寺宇目前占地面积余㎡。山门两侧系八字墙,中有券拱门,门下两石鼓为三狮盘球浮雕,座部云水中鱼龙相嬉。左右各有一小券门,额首均有花叶、凤凰浮雕砖。天王殿建于宣统二年(年),面阔五间,硬山式,白石门额刻有“大总持门”,落款为“陆润庠书”。陆润庠(-),元和人,生于丹徒,大清状元。官至国子监祭酒,工部尚书,吏部尚书,东阁、体仁阁大学士,溥仪老师,被追赠太子太傅。卓翼堂公馆西津渡西津雅苑原址是卓翼堂公馆,原卓翼堂巷得名于此。据《镇江地名录》记载:“此巷于年并入利泰坊,年统改称利群巷。利商街房屋均为卓翼堂清末所建,商行多设于此。”德安里卓翼堂是晚清时期在镇江靠买办发家致富的商人,孙中山先生的同乡。挪威人阿尔伯特·亨利·罗斯姆森在他所著《中国商人》一书中说到卓公:“他很瘦,长着鹰钩鼻子,眼睛小而明亮,举止轻快而敏捷。他有两个妻子,两个小妾,孩子多得他只能叫出其中几个的名字。”卓翼堂急公好义,热心公益事业,最早在镇江从事房地产开发。清光绪三十二年()三月广肇公所落成,卓任总理,并且在城外丰和巷开设丰和洋行。城西的吉瑞里、吉庆里、吉安里、吉康里、德安里、东长安里、寿康里均为卓氏策划监造。三十年代,卓氏公馆的北片改办小码头小学,南片为镇江警察局第四(西津)分所驻地。建国后成为空关房,属房管所管理。因长年遭白蚁严重侵蚀,年秋,小码头街上这座唯一的三层洋楼被当作危房拆除,原址上建起单层中药材仓库。卓公馆建筑中西合璧,造型简洁流畅。花岗岩砌基,灰白色墙面,柱脚下置四方倒锥型汉白玉石础。西侧门厅前是三叠弧型花岗岩石阶,两侧爱奥尼柱上方的灰白色花岗岩表面雕凿有放射状山花饰线。厅内吊顶四周镶嵌有木装饰线条,彩色水磨石地坪。炮楼与波形瓦屋脊上设有气窗,阳台下方是仿石材水刷石粉面。门窗扇均为彩玻及铜质螺丝铰链,窗框外镶贴深灰色斩麻石边框和拱劵。屋架、檩条、门窗、扶梯、墙裙及地板皆采用美国进口洋松制作,锯刨后坦露出一丝丝暗红木纹。后人对此知之甚少,史料上也未见记载。笔者因当年直接参与了拆建的全过程,故略知一二。Theend
作者风采:作者简介:
许金龙,江苏镇江人,东南大学全日制建筑管理工程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职称。国家语言保护工程镇江方言老年男子发音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镇江市作家协会会员。退休后多次在《京江晚报》《浪花文艺》等报刊媒体上发表散文作品。著有《镇江方言大全》(东南大学出版社),长篇纪实小说《春江潮》;合作编撰了《镇江味道》(江苏人民出版社),为该书主笔之一。
本期编辑简介:
放飞希望郭振东
作者风采:
郭振东艺术简介
郭振东(随光逐影),笔名远山。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美国摄影学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网签约高级摄影师。
从事摄影创作四十余年,擅长风光、民俗、人文摄影,年9月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学习,年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毕业。数百幅摄影作品在国际国内各级影展、影赛中入选,分别荣获金、银、铜奖和国际摄影联盟勋带奖,并编入画册。多次荣获地方*府文学艺术成就奖。
年9月举办《“随光逐影,风韵无限”郭振东艺术摄影作品展》。出版印制《郭振东艺术摄影作品集》。
在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主办的《“大美祖国”全国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中担任大众评委,并荣获“优秀评委奖”。
年10月获“中国砚都·七星肇庆”全国摄影大赛金质收藏奖
中文:登临山巅云台阁临江眺望,西津渡、金山寺之间的一片开阔地映入眼帘。
英文:ClimbingtheYuntaiPaviliononthetopofthemountainandoverlookingtheriver,youcanseetheopenspacebetweenxijinduandJinshanTemple.
日文:山頂の雲台閣に登って川に臨んで眺めると、西津渡と金山寺の間の広々とした姿が目に飛び込んできた。
《浪花文艺》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