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田墓文物保护碑
吴光田墓,位于岳阳街道谷阳北路菜花泾96号,年7月18日,公布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烈士墓坐北朝南,现存墓冢、纪念亭、纪念碑,面积约平方米。纪念亭方形歇山顶,边长2.4米,脊高4.67米,亭内立花岗石方尖碑,基座边长0.65米,碑身边长0.44米,通高3.13米。碑阳为国民*元老吴稚晖用篆题“吴光田烈士纪念塔”,署“吴敬恒敬篆”并印。其余三面为时任江苏省*府主席叶楚伧所撰《吴烈士事略》,松江宋廷杰隶书。
吴光田烈士
吴光田(-),字心葵,松江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国民*员、共青团员。民国十六年()二月十七日,因秘密迎接北伐*而就义于南京。根据史料记载:吴光田自幼聪明好学,品学兼优,深得父母亲宠爱。他成绩优异,年毕业于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同年升东南大学*治经济系。在学习期间接受进步思想,阅读《共产*宣言》、《中国青年》等革命书刊,秘密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共青团南京地委城北支部成员,投身于工人运动和迎接北伐*的活动。曾担任东大第二宿舍夜校教员,对工人及其子女进行革命教育。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吴光田参加了中国国民*,年3月,积极组织学生响应北伐*进*南京,3月15日,盘踞南京的北洋*阀头子褚玉璞派兵包围了东南大学学生宿舍,在吴光田的宿舍里搜出宣传品及组织名册,当场逮捕。在狱中,吴光田受尽严刑拷打,备受酷刑,但他坚持革命信念,宁死不屈,拒不泄密,3月17日,被杀害于南京太平门小营,临刑时大骂*阀祸国殃民,时年20岁,吴光田遗体由旅宁同乡代为收殓,后经国民*府追认为烈土,予以优恤。烈士家属于年5月运回灵枢安葬于故乡松江菜花泾,5月14日,松江人民在北门菜花泾为烈士举行公葬。解放后,吴光田被列入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烈士名册,被国家民*部确认为中华著名烈士。
吴光田墓墓碑
吴光田墓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革命烈士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教育意义。虽然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失败告终,但是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和北洋*阀,拓展了成员数量和组织,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国共合作团结了一切可团结的阶级,共同反帝反封,壮大了革命力量。合作失败后,使中国共产*开始成长成熟,懂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也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修缮后的碑亭
由于自然风化,再加上周边环境的影响,已不利于烈士墓的保护。年,时任区长孙建平专门召开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会,责成原区文广局负责修缮。在区市*局、岳阳街道办事处的配合支持下,历时两个多月,于12月冬至前一天竣工,圆满完成修缮工程。修缮工程按照文物保护的原则,对墓体进行了恢复,对碑亭加以维护,添建基碑、拜台、照壁、围墙、绿化,制作了宣传版面,并设置碑廊,介绍吴光田烈士的生平,新设的照壁与墓区庄严肃穆的环境相互映衬。修缮烈士公墓,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先烈遗志,激励一代又一代松江人民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新松江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淀山湖工作委员会旧址中共淀山湖工委旧址纪念碑中共淀山湖工委旧址,位于岳阳街道松汇中路弄41号南侧,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淀山湖工委所在的景家堰中段,在扩建上海第四缝纫机厂松江分厂时,被扩为厂区,原办公地点建筑在建厂时被拆除。年7月,上海缝纫机四厂分厂在淀山湖工委机关驻地旧址辟建了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面积平方米,筑龙墙墙院,东为月洞门、六角亭,广植花草名木。中共松江县委、县*府在院中央设置汉白玉纪念碑,碑文由中共淀山湖工委第一任书记诸敏同志题写。碑座为褚红抛光花岗石,四周有踏步上台基。纪念地新颖大方,庄严肃穆。年10月12日,公布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中共淀山湖工委遗址照片中共淀山湖工委旧址的历史渊源还要追溯到年。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江苏省委的领导下,苏南人民与日伪反动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年10月,中共淞沪中心县委成立,统一领导*浦江以西各县(包括青浦、吴江、松江、昆山)的工作。“皖南事变”后,年5月,淞沪中心县委改建为路南特委,在松江、金山、青浦地区辖淀山湖、青东、浦南三个工委。路南特委派李月华在其松江居住处建立联络点,由特委委员金子明单线联系。7月,中共淀山湖工委正式成立;8月,工委机关迁来松江城西景家堰。中共淀山湖工委书记诸敏领导*的工作。中共淀山湖工委第一任书记诸敏诸敏,中共淀山湖工委第一任书记。年加入中国共产*,年入伍,曾获二级解放勋章。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淞沪抗日别动队,在从事中共地下工作中,曾两次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刑讯拷打,立场坚定,表现了共产*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年起,先后任中共江苏昆(山)嘉(定)县委宣传委员、昆山县委宣传委员、苏南淀山湖工委书记,浙江慈溪三七市办事处副主任等职。年调上海市、江苏省上层工委工作。年调任上海市近郊工委委员,积极筹组上海地下*(工人部队),准备参加武装起义,配合解放上海。在-年间,淀山湖工委持续发展抗日力量,在敌、伪围困的情况下,组建武装队伍,与敌、伪势力进行了顽强、艰苦的隐蔽斗争,并发展了一批*员,*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年10月,机关撤离松江,迁往吴江县。后8月,淀山湖工委撤销。上海缝纫机四厂产品标牌如果说中共淀山湖工委旧址是上海地区中共*史的见证,那么淀山湖工委旧址所在地则具有代表性地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后,松江工厂产业的兴衰与变迁。上海第四缝纫机厂松江分厂位于松江镇松汇西路42号。该厂前身是上海农业机具厂。年,有职工余人,主要生产配套丰收35型拖拉机的旋耕机和拖斗,总产值.7万元。~年,曾产大批量的南京汽车前桥部件等,年总产值万元。年起,又全部转产旋耕机和三号动力头,总产值万元。年有职工人,生产旋转耕作机台,总产值万元。年4月起,由县工业局划归上海市轻工业局市缝纫机公司,转产工业用三线包缝纫机零部件,将原旋耕机的生产任务、设备、流水线、专机等全部转让给泗联农机厂。年,生产三线包缝纫机3.48万台(套),总产值万元。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缝制业也日渐式微,面临转型,上海缝纫机四厂分厂拆厂。荣景苑——现中共淀山湖工委旧址纪念碑所在地后来,在上海缝纫机四厂分厂旧地,由上海城凯置业有限公司建成了现在的荣景苑,中共淀山湖工委旧址纪念碑就伫立在小区的休闲小广场内。淀山湖工委驻地建筑虽然已被拆除,但此旧址为研究上海地区中共*史的重要地点。时至今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最后冲刺和收官阶段,我们更应该了解过去,学好四史,发扬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激励斗志、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中共淀山湖工委旧址纪念碑背面马相伯故居马相伯故居文物保护碑
马相伯故居位于泗泾镇下塘历史文化风貌区内开江中路、号。宅坐北面南,建于明末清初,现存前厅、后厅。通面阔11.1米,通进深33.1米。前厅四开间八界,南侧有船篷轩。后厅四开间九界,南侧有弓形轩、船篷轩。宅东有穿弄,贯通前后厅。前厅梁架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是研究明、清时期泗泾民居住宅的重要实物资料。年6月8日,公布为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马相伯
马相伯(—),名志德,亦名建常,字相伯。民国时期著名爱国人士、教育家,先后创办震旦学院、复旦公学。年出生于江苏省丹阳县(今镇江)马家村。年由广西经越南去昆明途中,因病卒于谅山。马相伯出生那一年正是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帝国主义列强开始侵入中国的一年。他4岁开蒙,5岁入塾,读了6年古书,年从镇江来到上海,入法国天主教会所办徐汇公学,接受新式教育。他对各种自然科学,尤其数学特别喜欢,深得教习意籍传教士晁德莅欣赏。中学毕业后,马相伯进入耶稣会设在徐家汇的神学院修读,年获得神学博士学位。这种中西结合的教育,使马相伯不仅系统学习了中国古代的典籍和历史,而且精通欧洲古典和近代的多种语言,谙熟西方神学、哲学、数学和天文学,为他日后的人生追求和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
马相伯从*时的手稿
马相伯的百年生命历程,恰巧经历了中国近百年来受尽帝国主义便略压迫的时代,目睹了封建帝王、反动*阀国民*反动派各个*权的腐败无能、贪婪媚外,置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中的状况,更见证了中国近现代艰辛曲折的百年历史,他的人生似乎注定要与那个躁动与变革的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因此,这使他从小就孕育了强烈的爱国心。他曾漂洋过海游历考察了欧美日本等国,搞过洋务、办过外交、给清廷提出过不少“富国强民”的建议,更去过朝鲜襄助改革*事,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这使他的满腔救国热忱一时为之灰冷,遂于年退隐沪西土山湾。
震旦大学但怀有强烈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马相伯并没有置自己多灾多难的祖国于不顾,转而从“启发民知教育救国”的道路进行奋斗。这其实也是他的一个夙愿。他自游历欧美回国后,深刻意识到“人才为国家之本,教育为人才之本”,只有大量造就新型人才,国家救亡和民族图存才有希望。遂决心办一所与“欧美大学教育并驾齐驱”的新式大学,教授欧美各国新的科学知识,为将来中国的富强选就人才。年,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经济特科班总教习蔡元培介绍了24名青年学生来向马相伯学习拉丁文,借以了解欧洲各国古代文化。开班教学一年后就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于是风声所播,各省有志之士都不远千里跋涉前来,向马相伯求教。就在这个基础上,马相伯创办了“震旦学院”。“震旦”乃梵语中“中国”的古称,有“东方日出”之意。震旦学院组建之时,适逢南洋公学学生因反对清*府禁止他们读进步书刊而闹学潮,百余名学生集体退学,其中一部分加入到震旦学院来,使学校规模一下扩大了。考虑到大学的长远发展,马相伯捐出田产、油坊,献给耶稣会,希望教会以此为基金,维持学校的运作。年2月,震旦学院借耶稣会徐家汇老天文台若干余屋正式开学。震旦学院的创办虽得到法国教会的资助,但更受到了他们的限制。因为以办教育为名进行文化侵略,正是帝国主义的目的。当时法国教会派了数名外国神甫担任义务讲座。马相伯在办学方针中强调了三点:一是注重文艺,二是崇尚科学,三是不谈教理。不仅如此,在学校开办后,他还在校内从事反清宣传,遭到法籍神甫的反对,这迫使他转而到校外去进行宣传。先生的这一系列主张和行为遭到了教会的不满和反对。年,教会为加强对震旦的控制,调安徽法籍传教司铎南从周来震旦当教务长。南从周乘马相伯生病休养时着手改变了原来的校*,“尽废旧章,别定规则”,致使“学生大哗,相率离校”。先生支持学生的正义行动,也毅然宣布辞职,退出震旦。19世纪20年代的复旦大学在马相伯率领学生离开震旦后,得到教育界知名人士严复、袁希涛等支持,另行筹设“复旦公学”,年中秋节正式开学。“复旦”之名出自《古诗源·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内涵“光复震旦”之意。所以说,复旦是在反帝爱国的斗争中诞生的,它以后所经历的道路,也确是一条反帝爱国光荣的斗争道路。复旦创立之后,一切仍照震旦旧制,更发扬光大之。复旦公学“说不上是从无到有,但却是从旧到新的飞跃”。年,辛亥革命爆发。为避战火,马相伯带着师生避居无锡。上海光复后,即将学校搬回。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南京临时*府支持下,借徐家汇李公祠为校舍,继续开学上课。直到年,先生接受教育部长蔡元培的邀请,北上就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时才辞去了复旦校长之职。复旦在马相伯前后主持的九年中巩固并发扬了它反帝爱国、倡民主、争自由的优良传统。复旦的进步师生在各阶段的反帝爱国运动中,都起着积极的带头作用。经过自然风化,曾经破旧的马相伯故居作为马相伯曾经的居所,清代建筑马相伯故居原有五埭四天井,各埭有东西厢房相连接。后两埭厢房后被拆除,南北东西厢房也被拆除,当时尚存三埭二天井。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年11月由泗泾镇人民*府修复后对社会开放,由当时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马衡题写馆名。年6月,由泗泾镇人民*府斥资98.7万元,按照“修旧如旧,以求其真”的科学修缮原则,再次对马相伯故居进行维修。并于年9月18日重新对外开放。年施工中的马相伯故居二期修缮工程目前,年开工的马相伯故居二期修缮工程业已完成。让我们期待三期修缮完成后的故居,继续发挥其泗泾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承担起“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使命任务,讲好中国共产*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修缮后的马相伯故居效果图⊙枫泾暴动指挥所旧址(点击查看)⊙史量才故居(点击查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