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丹阳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镇江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就制定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科学总结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成就,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丹阳建设新征程
1.“十三五”时期丹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三五”时期,丹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发展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
——发展质效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以“三区三园”建设为核心,产业发展空间格局不断优化,发展质态持续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财*总收入企稳向好,工业应税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倾力重抓产业强市,获评长三角最强中国制造(县)市。坚持项目为王,鱼跃、国药等投资50亿元的重大项目落地生根。产业体系持续优化,汽车零部件、大家居等传统优势产业稳步做大做强,大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以金融激发实体经济活力,制造业贷款余额.7亿元,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镇江基地落户丹阳,境内主板上市企业8家,数量实现翻番。
——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家,比“十二五”末增加家,占镇江总数的30.2%,位列镇江第一。“丹凤朝阳”人才计划有序推进,“十三五”期间引进国家级人才23人。建成中国科学技术成果评价(丹阳)服务中心,获得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高新区获批省级高新区,开发区科创园和高新区创新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市77个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户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以全国第二、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并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复审。深化文明实践,入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首批试点。持续提升教育品质,聚力“县管校聘”改革,创成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市。扎实推进省丹中、吕叔湘中学等工程建设,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迁址丹阳。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医院综合大楼即将交付使用,中医院异地新建工程正式动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接入长三角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结算平台。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入选首批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县)市。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获评江苏省食品安全示范市。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持续优化全市路网布局,对外强化互联互通,对内构建快速骨干路网,镇丹高速、S、S、北二环路新建改建等一批重点城建项目顺利竣工。狠抓精细化管理,城区市容市貌、国省干道沿线环境稳步改善。打造宜居之城,丹凤公园、凤凰山遗址公园、吾悦广场等相继建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创成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镜彩农路”成为美丽风景线。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完成东风片区改造,加速推进西门片区改造。
——生态文明彰显特色。切实整改中央、省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治理黑臭水体条,PM2.5下降至35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率提升至81.8%,单位GDP能耗下降18%。累计新增绿地.9公顷,创成全国绿化模范市。推进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修复内城河水生态,全面实施河湖长制、断面长制。开展长江大保护执法会战、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执法、酸洗行业整治等行动,关停并转化工及涂料生产企业余家。坚持*建引领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稳定基石更加牢固。健全重大风险研判处置机制,创新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一批突出矛盾得到化解。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起底”和违法违规“小化工”排查整治,关停企业家、整改企业家。积极化解企业担保圈风险,从严打击恶意逃废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连续15年被评为江苏省平安市,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
2.“十四五”时期丹阳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高度不确定性。全球经济重心调整,世界*治格局重塑,“逆全球化”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加剧世界经济衰退风险。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丹阳高质量发展将面对高度不确定的国际环境。“十四五”是全面现代化建设的起步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外部形势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锚定了年远景目标,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丹阳要以*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主动对标“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要求,深刻把握发展阶段之变,对“十四五”时期丹阳发展进行前瞻思考、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坚定信心、奋发作为。“十四五”是全速冲出转型关口的窗口期,当前丹阳产业布局碎片化、资源利用低效化、县域治理粗放化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仍处于广泛深刻的经济社会转型期。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努力,丹阳的思维理念更新、发展方式转变到了“前进一步柳暗花明,后退一步山重水复”的关键阶段,必须更加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大力度突破痛点堵点,举全市之力、求全局之效,在高质量发展的新体系中对标找差、奋勇前行。“十四五”是全力重塑丹阳荣光的关键期,近年来,深受转型所累的丹阳,在向苏南对标、与强者比拼的竞赛中缺了些办法、少了些闯劲,正经受“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严峻挑战。放眼“十四五”,丹阳面临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多重战略机遇,拥有发展大局稳中向好、重大项目蓄势待发等崛起优势,必须乘势而上、借势而为,融入宁镇扬、对接苏锡常、面向长三角,在“双循环”格局中锻造关键链条、打造关键支撑,加快追赶、全速超越。
3.二〇三五年丹阳发展远景目标。到年,丹阳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上游水平,在全国县域经济排名中实现争先进位,成为长三角的创新型特色城市之一。构建县域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实现由乡镇工业向现代产业转变;新型城镇化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由传统县城向现代城市转变;增进民生福祉,基本实现由均衡供给向现代品质转变;构建完善的基层治理体系,基本实现由粗放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初步建成产业强市、文化强市、教育强市、健康强市,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平安丹阳达到更高水平。
二、“十四五”时期丹阳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4.“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持续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具有丹阳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智造名城、运河明珠,全力书写“十四五”新丹阳建设精彩篇章。
智造名城——就是要顺应一体化融合大势,把握高质量发展大局,深挖先进制造发展潜力,厚植实体经济发展根基,坚持立破并举、先立后破,质效并重、以智取胜,全市域统筹、全链条提升,把丹阳打造为沪宁线上产业协同强节点、智能制造新高地。
运河明珠——就是要回应发展对城市载体的呼唤、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遵循丹阳一湖一河一夹江、水系通畅润全城的内生肌理,更新经营理念、尊重历史文化,用好绣花功夫、完善服务功能,把丹阳建设成水韵江南宜居地、创新创业幸福城。
5.“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产业强市。聚焦固链、补链、强链、延链,着力夯实制造业根基,协同发展高效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围绕打造智造名城定位,集聚优势资源、强化创新驱动,推动主导产业崛起成势、特色传统产业持续提升、落后产能加快出清,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一二三产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创新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效率,提高发展质量,引进优质创新要素资源,强调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推进公共创新载体运行,建设符合产业发展、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打造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支撑平台,激发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打造沪宁线上的创新发展高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共享发展,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增强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坚定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步伐,破除体制障碍,畅通国际合作渠道,释放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持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研究谋划在先,统筹推进产业强市、美丽丹阳、民生改善三件大事,做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一盘棋,强化底线思维,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
——坚持法治理念。强化法治思维,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依法行*共同推进,法治丹阳、法治*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在法治的轨道上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四五”时期,丹阳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关键经济指标翻番,综合竞争力、区域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人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迈上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产业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三区三园”支撑作用充分彰显,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大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支柱作用充分发挥,以制造业为主体、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创新投入明显增加,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产业项目资源约束有效缓解。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高效农业、现代服务业占比更加合理;工业应税销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突破亿元、亿元;规上工业企业、主板上市企业分别突破1个、20个,初步建成沪宁线上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基地。
——美丽丹阳展现新面貌。构建结构合理、多式联运、高效通达、高度覆盖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建成“内聚成核、外联成网”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城市更新与生态修复协同推进,城市现代感、时尚感明显增强,乡村舒适度、宜居度全面提升,眼镜风尚小镇、大运河文化带等现代化的城市客厅、生态走廊成为新地标,练湖生态新区呈现湖光潋滟、产城融合的新图景,全力把丹阳打造成大运河畔的现代城市新典范。
——民生改善实现新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居民收入结构不断优化,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基本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标准。
——生态环境得到新优化。生态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环保意识显著增强,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有效控制,“水气土”污染治理成效明显。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加快发展,能源使用效率大幅提高,资源保护成效显著,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体制机制释放新动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府与市场、*府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厘清,市场配置资源效率明显提升、体制机制活力充分释放、公平竞争环境基本形成,法治满意度、营商便利度排名位列长三角第一方阵。
三、强化创新驱动,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面向创新前沿,深化科技领域开放合作,更好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夯实科技基础,提升创新能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创新工作机制,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7.推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依靠市场力量,引入外部优质创新要素和资源,提升公共研发与技术服务平台运行质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新兴产业技术支撑平台,打造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高地。推动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促进企业协同创新,组建协同研发机构,增强区域创新竞争力。
8.加强各层次人才引育。持续实施“丹凤朝阳”人才计划,加快集聚一批高层次领*人才。围绕教育、卫生、文化旅游、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支专业成绩突出、引领作用明显、服务意识强烈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强化基础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引育,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实用型产业工人队伍。完善人才集聚与保障体系,支持企业建立人才引进平台,推动企业成为选才、引才、育才、用才主体。
9.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完善落实龙头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扶持*策,增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意识,推动龙头骨干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增强核心竞争力。实施“隐形冠*”企业培育计划,围绕“专精特新”,支持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做优做强。
10.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科学、规范、系统的科技计划体系,加大财*科技投入力度,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充分发挥财*资金杠杆效应。强化科技金融平台建设,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梯度扶持机制,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沿沪宁线产业创新带发展机遇,推进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产业链为根本,提升产业发展的要素保障能力,发挥空间优势,紧扣制造业这个中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规模水平,多点发力丰富产业层次内涵,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经济体系。
11.增强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优化产业链空间布局,形成区域错位发展、竞争有序的空间格局。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培育“链主”企业,推进产业链定向招商,壮大产业链规模,构建现代产业集群。科学梳理、有的放矢推进产业链发展,紧跟产业发展趋势,集中资源把大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打造成特色鲜明、势头强劲的支柱产业集群。推动汽车及零部件、五金工具、木业家居等传统产业持续转型升级,借力新模式、新技术推动企业生产过程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做优眼镜及视光学产业,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依托眼镜风尚小镇建设,构筑眼镜产业文化与品牌优势,实现从单一“制造+市场”模式到“制造+市场+健康+时尚”模式的转变。
12.提升产业园区发展质态。以“三区三园”为主体,着力引入社会化资本,创新园区运营机制,走好园区建设市场化道路。把争创国家级经开区作为第一任务,采取“一区多园”联动发展模式,发挥开发区西部、北部、东部园区支撑作用,把有效资源优先保障园区、保障大项目,持续做强产业、调优结构、增大体量,全力在园区和大项目建设上形成突破。高新区进一步推动功能和空间提质扩容、科技平台提质增效,加快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全力为争创“国”字头储能蓄势。滨江产业园区聚焦转型升级,完善重点园区托管,优化整合镇村级工业集中区,支持市场化专业园区做大做强。全面整合行*监管力量,淘汰劣质低效产能、引进优质成长企业。积极创新园区共建发展模式,探索飞地经济等成本分担与利益分享机制,重点推进理念对接、技术扩散与要素融通,打造丹阳园区建设的2.0版。
1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产业链薄弱环节和价值链高端环节,优先发展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科技信息、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制造业企业向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促进工业制造服务化,推进服务型制造业发展。实施“互联网+”便捷交通、高效物流行动计划,建设萧梁物流园,发展水上集装箱运输,建设B型保税物流中心,降低物流成本。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推进休闲旅游业提升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商贸、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围绕改善民生,大力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业,以公共消费引导和拉动社会消费。
14.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行为,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强化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吸引产业基金等进驻丹阳。发展多种投融资方式,做强做实产业投资基金,加速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发展。加强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生态持续向好态势,重塑诚信金融环境,强化金融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五、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发展。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的决策部署。
15.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城市“主动脉”,实现全方位互联互通,加快建设镇丹高速南延、G、S等重点工程,构建“三横两纵”干线铁路、“两横两纵”高速公路网、“五横五纵”国省干线公路网;强化市域“微循环”,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加快城区至镇区快速路网建设,完善市域内干线网络布局,提升通行质量和效率,加强交通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提供大容量、高效率的客运服务。加快推进传统网络基础设施改造与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构建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实施天然气通达工程,满足城乡天然气需求。以“补短板、强监管、提质效”为发展主线,着力推进现代水利建设。
16.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有效投资的强度与深度,积极引导投资向基础设施和公共领域倾斜。健全*府投资决策机制,规范*府投资资金管理。创新投融资方式,通过特许经营、*府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更多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倡导企业链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以国内市场的发展壮大,促进和带动丹阳企业参与国际市场循环,增加境外投资。
17.推进消费扩容提质。注重需求侧管理,落实鼓励消费各项*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培育消费热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充分挖掘丹阳在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方面蕴含的巨大内需,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创造和激发农村市场需求。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加快产品迭代更新,引领新的消费需求。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创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新成效
以提高城市发展质量为导向,深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18.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适宜性,结合上位规划和城市发展状况,深度融入宁镇扬一体化、镇江市域一体化大格局,加快推动镇丹一体化发展。坚持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和特色化发展,差异化推动城镇建成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发展。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提升中心城区要素资源集聚、配置能力,引导城市均衡发展。
19.强化区镇联动组团发展。开发区要立足重大项目承载地的定位,以重点园区建设和产业协同发展为抓手,发挥“主轴”作用,带动司徒镇、陵口镇、访仙镇组团发展,着力打造沿沪宁线产业走廊,成为产业强市的最强支撑。高新区要围绕创新孵化加速器的定位,加速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生态,带动延陵镇、珥陵镇,拓展发展纵深、强化功能互补,成为创新发展的最强驱动。丹北镇、界牌镇要紧扣转型升级先行区的定位,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在腾笼换鸟、空间换地上持续发力,提高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重塑经济重镇的发展荣光。吕城镇、导墅镇、皇塘镇要立足对接东部桥头堡的定位,以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强化内部融合和对外竞合,成为加速崛起的生力*。
20.提升城市品质品位。持续提升老城区内涵和品质,加快推进老旧小区、重点片区、重要节点改造及国省干线环境综合整治,做靓城市载体。坚持“一二三八四”核心区发展战略,依托产业、文旅“双核驱动”,全力将眼镜风尚小镇打造成为城市客厅,建设中国眼镜产业发展高地、中国视光商旅胜地。坚持“生态、文化、品质、创新”四大定位,系统推进练湖生态新区建设,做到“生态、生活、生产”协调统一,成为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产城融合的高品质示范区、镇丹一体化的空间支撑。以水为脉,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挖掘微创意,再造微景观,彰显城市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完善城市道路、绿化、水循环、地下管网、智慧健身步道等系统,实现城市环境改善与城市品质双提升。
21.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健全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加强控制性详规编制和执行,加大城中村整治力度,优化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一体化配置。加强集镇建设,推进产镇融合,完善功能、提升面貌,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推进城市管理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健全城管执法体制机制,完善安全保卫、综合执法、基础设施运行、公共服务管理、公共服务设施等,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
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十四五”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县域乡村振兴道路,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22.提高农业质效和竞争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打稳基础、做强优势、培育特色,实现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全力确保粮食安全。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形成一批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提升农业效益的关键技术和特色产品。大力培育壮大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产出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综合竞争力强的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坚持以城带乡,推动服务下乡,加快各类服务载体建设,推动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23.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稳妥审慎开展乡村撤并,优化乡村空间格局。分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田园乡村、美丽宜居村庄,将村庄建设和特色产业、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等有机结合,实现产业整合和资源共享。司徒镇、延陵镇、珥陵镇要以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联手打造乡村旅游、农旅融合精品线路,绘就镜彩丹西,推动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开发区、访仙镇、丹北镇要用好*连山村、七峰山、水晶山、管山等现有资源,精心策划、精致建设,打造景美丹东。系统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开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健全覆盖城乡的一体化教育、文化、医疗和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能力。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建立健全现代化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乡村文明水平不断提高。健全相对贫困长效解决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推进村干部“五年规划”,注重形成梯次年龄结构,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骨干队伍。
24.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策。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促进工商资本有序入乡。
八、实行更高水平改革开放,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25.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加快*府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步伐,调整优化管控模式,提高资本回报水平。落实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策措施。引导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支持企业拥抱资本市场,拓展融资渠道,加大产业链并购力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引导企业家勇于创新、开拓视野,努力打造一流企业。着力提升创业能力、拓展创业*策、建设创业载体、改进创业服务,鼓励各类专技人才在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自主创业。
26.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把法治*府建设作为营商环境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造公平有序市场竞争环境、公开公平的招投标环境和公平税负环境。创新服务方法,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务服务针对性、规范性和服务效能。建立健全企业对营商环境的建议、评价反馈机制,持续构建“亲清”新型*商关系。
27.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土地收购储备制度,遵循法定程序、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调控各类建设用地需求。健全市场价格行为规则,对经济社会影响重大特别是与民生紧密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依法制定价格行为规则和监管办法。建立公平透明市场规则,整合登记注册、行*审批、执法监管等信息资源,注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变单一执法为综合监管。引入行业协会、商会组织,建立商事合同司法纠纷速调速裁和联调联解机制。
28.深度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发内生发展活力。坚持“融入宁镇扬、对接苏锡常、面向长三角”的发展思路,积极从基础设施、开放创新、产业提升、城市发展等方面深度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预留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空间,促进城市能级提升。积极推动创新载体合作,深化与苏锡常制造业、服务业领域的产业链、价值链合理分工,形成错位发展格局。
29.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引导企业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探索合作建立境外产业园区的有效路径,携手开拓第三方市场,通过新建、参股、并购等多种方式,增强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搭建功能平台,努力为企业提供投融资保障、法律服务、市场推广、信息咨询、交流培训等综合服务。引导企业向研发、投资、分拨、销售环节延伸拓展,着力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探索建立通关管理模式,促进技术、品牌和服务等重要产品集散,加速形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调发展新格局。创新利用外资方式,鼓励外资以多种方式参与丹阳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外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展。积极推动文体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九、做好“治污、添绿、留白”三篇文章,建设美丽丹阳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优先理念,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系统推进生态修复保护,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积极争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市。
30.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落实“点位长制”,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控制,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利用比例,提升空气质量。深化河湖长制、断面长制监管模式,完善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系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深入实施土壤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加强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推动建筑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及循环利用,紧盯危险废物、危化品等领域,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有效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风险。落实领导干部环保*绩考核制度和环境责任终身追究机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城乡环境治理的群众参与机制,引导民间环境保护公益组织发展。
31.系统推进生态修复和建设。大力推动“三线一单”和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范围落地应用,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和差别化区域*策体系,坚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持续推进岸线违规利用项目整治,积极开展重要湿地保护及生态修复工作,推进山体地质环境整治。把落实长江大保护摆在压倒性位置,切实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和夹江片区水生态修复,深入实施国土绿化行动,积极开展矿山宕口环境整治、林田整合、退耕还湿、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工程,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加快形成激励和约束两端发力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32.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的循环发展体系。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加快淘汰高污染企业,推动重污染企业清洁生产。培育壮大绿色新型产业,打造一批绿色创新企业和绿色工厂。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提升工程,推动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园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倡导公众绿色出行,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健全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循环利用、污染物排放、环境监测等制度建设,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
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33.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加快季子文化、齐梁文化、大运河文化和红色文化四个文化带建设。坚持常态长效,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深入推进公益广告宣传,开展道德评议、道德讲堂等活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34.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构建覆盖全面、普惠均等、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加强重大文化文艺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特色文化、自然遗产和丹剧、乱针绣、刻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快南朝石刻申报世界遗产,加强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35.健全文化产业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策,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培育一批龙头文化企业,大力推动非遗文化资源走向市场,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以“眼镜文化+旅游”“运河文化+旅游”为突破口,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街区。
十一、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6.以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促进增收。以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为核心,提升劳动者素质,改善就业结构,促进高质量就业。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来丹阳就业创业,建立职业培训制度。加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失业人员和退役*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完善工资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合理提高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改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完善收入二次分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在再分配领域,增加地方一般公共财*预算支出规模,健全社会保障等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对困难群体帮扶力度。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推进就业服务信息化,完善就业保障体系。
37.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本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深化教育改革,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促进高中教育有特色、高品质、多样化发展。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地方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引进高品质的国际化双语学校,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加快推进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完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发挥在线教育优势。
38.加快卫生健康现代化。加快健康丹阳建设,建成国家健康城市,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统筹推进城乡医疗卫生资源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医共体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全科医生培养。提高中医医疗服务水平,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发展基金,柔性引进知名医疗团队,培养充实本地医疗人才队伍。探索互联网赋能基层医疗新模式,建设健康云平台。扩大医疗卫生领域对社会资本的开放程度,完善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以社会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办医模式。坚持预防为主,做好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控工作,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
39.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保险“城乡一体、供给多元、方式多样、高效公平”为目标,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将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险参保覆盖率和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特殊困难群体实行分层分类保障救助,健全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和临时救助衔接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多元化参与社会救助。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建立适度普惠型福利制度。完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实现对特殊人群、特殊疾病的精准医疗救助。
40.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全方位发展,加大城乡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特困供养机构(农村敬老院)公建民营,积极盘活基层医疗机构闲置资源,深化医养结合。加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稳定并壮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调优养老服务人才结构,提高专业化水平。
十二、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丹阳
坚持总体安全观,实施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社会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各类重大风险,筑牢城市安全屏障。
41.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策体系、人才体系和运行机制。健全安全审查和监管制度,加强安全执法。加大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安全建设人民防线。坚定维护国家*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
42.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建强安全生产执法队伍,有效遏制重点领域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生物安全保护,提高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健康的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加快江河控制性工程建设,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推进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决惩治危害公共安全、严重暴力等犯罪行为,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和处置非法宗教活动,集中整治各类治安问题。加强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各类公共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深入开展应急预防培训活动。建设公共安全基层防控体系。运用信息技术,有效预防和应对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等公共安全事件。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突发传染病应对体系,提高处理风险隐患的能力。
43.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健全风险防控工作责任体系,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统筹抓安全生产的能力,构建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清单,落实风险主体责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防范、应对和化解各领域突发性事件、生产安全及自然灾害等领域的重大风险。科学监控社会发展动态,科学制定风险分级、分类防控预案,系统规划风险防控和应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风险防控“四项机制”,加强新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事前防范、事中响应、事后恢复并重的应急管理体系,增强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44.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把*的领导贯穿平安丹阳建设全过程,有效整合资源力量,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建设新格局。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发挥村民议事小组和村民监督委员会作用,实现*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访制度,完善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构建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
十三、坚持*的全面领导,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而奋斗
坚持*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确保“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与重点任务圆满完成,顺利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45.坚持和加强*的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提高*的建设质量。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创新。全面贯彻新时代*的组织路线,精准开展能力素质培训和实践历练,提升干部“七种能力”。适时开展领导干部分析研判和跟踪问效,加强对干部经常性管理监督。推动“三项机制”落地见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完善监督体系,加强*治监督,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更好发挥纪委监督责任。加强*风廉*建设,深化“清风行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治生态,打造廉洁丹阳。
4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治。严格落实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健全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终身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机制。加强民主监督,发挥社会各界监督作用,畅通公众参与监督渠道,积极开展公众评价。推进行*复议体制改革,完善多元化监督体系。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夯实统一战线基础,支持保障人大代表、*协委员依法履职,为改革发展各项事业汇聚强大合力。
47.加快建设法治丹阳。深化依法行*,加强法治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丰富法治文化活动,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体系,发展壮大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和司法救助制度,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深化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提高司法公信力。深化破产审判机制和执行机制改革,依法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进一步彰显公平正义。
48.扎实推进规划制定和落实。深入贯彻*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镇江市委决策部署以及本建议确定的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各镇(区、街道)全面把握基本现代化建设内涵要求,从实际出发制定本地落实举措。各有关部门依据规划纲要,研究出台相关配套*策和综合改革措施。制定完善规划实施的年度监测评估机制,建立“十四五”规划落实的奖惩机制,动态跟踪“十四五”规划落实进度,确保“十四五”发展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