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熟悉的泗泾古镇
福连桥,安方塔
三宅又一生
史量才,马相伯
人已故宅尚留
泗泾因通波泾、外波泾、洞泾、张泾四水汇集于此而得名,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古镇。物换星移几度秋,那些藏在“九峰列翠,泗水扬帆”旧景里的老建筑、老文物们现在还好吗?新一代的泗泾人们知道她们的存在吗?带着这些疑问,小编走上了寻找泗泾文物保护点之路。
泗泾公园义民徐永芳捐田助役泽枯碑
《重修小武当记》碑
从泗泾公园北门进入,左手边能看到这样块玻璃罩保护着的两块石碑。一块《义民徐永芳捐田助役泽枯碑》描述的是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年),有一位好德乐施的人叫徐永芳,捐赠自己名下两百亩良田造福乡里。一块《重修小武当记》碑书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年),时存泗泾镇城隍庙,记载了明永乐年间泗滨祥泽道院改名小武当。
福田净寺福田净寺,这里原来是松江酿造厂,内有颗古银杏,据考证,树龄已有多年,树高22.5米,树围厘米,生长旺盛,是上海市级保护树木。从春天的鹅*走到深秋的金*,在这个有点阴冷的季节,遍地银杏给人带来一丝温暖。
下塘街区在泗泾老街,特别是翻过福连桥后,这样的文物保护点铭牌几乎随处可见,泗泾镇现有市级、区级、镇级文物保护点50多处,部分建筑历经岁月变迁依旧保存良好,并不断修缮得以和大家见面了,比如明德堂(即史量才故居),丹阳马家厅(即马相伯故居)、扶风马家厅(即马泗滨堂)等。
明德堂(即史量才故居)
正在进行功能提升改造
丹阳马家厅(即马相伯故居)
一期、二期已完成修缮,三期修缮正在进行中
扶风马家厅(即马泗滨堂)
除了这些已经投入到使用中大家熟悉的文保建筑,很多文保老宅还保持着她岁月里原本的模样。
每每靠近,感觉时光倒退,外面的车水马龙,高楼林立一概忘记。只记得小时候在院子里跳皮筋,在弄堂里踢沙包,屁股后面追着的小土狗。
安乐街94号:泗联公社粮仓旧址
自古泗泾水运发达,从乾隆时期就在泗泾设粮署,为松江四大仓储之一。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泗泾的米行、米厂、酿造业、竹木业为泗泾老镇经济支柱。
南张泾桥,桥身上写着:清光绪十四年(公元年)由乡间里人建
老街上的老宅更多的是保持着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模样。家家不闭户,看到进来拍照的小编,老爷爷老奶奶们操着熟悉的乡音热情的寒暄着。这就是“老底子”的感觉,亲戚之间团结,邻里之间和睦,没有那么多的界限,大家都是一家人。老街上大部分居民已经轮到拆迁安置,不少老人习惯了老街上几十年如一日的慵懒随性,想住到新房交钥匙再搬走。
估计有的粉泗看到这里会说:“老街太破了,你们能不能修的快点啊?”
而小编却认为,文物修复不应局限于“远看一致,近观有别”的可辨识原则,特别是古镇的规划建设,不应该来过之后只留下“麦芽糖、龙须酥和千篇一律的白墙黑瓦”这样的印象。而是应放宽标准,使修复文物最大程度的表现文物所要达到的信息。
我们的泗泾始终在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泗泾人走过这里,留在这里,亦如当初的我们。只是发展不应该抹去历史的痕迹,这青砖墙瓦,小楼流水间,应当留下一些念想,好像一回头,你的曾祖母还会巍巍颤颤的从后面追上来,掏出手帕,小心翼翼的拿出两块钱让你买饼干,这样多好。
当然,古镇修缮保护的脚步不会停歇,新三宅即将闪亮登场,江川路的中修也未曾停歇,你们想看到更好的古镇,一定会来。附上泗泾镇文物保护点明细表,感兴趣的粉泗可以去自己找一找,发现更多惊喜。
一低头,一转身,一远望,
这些不说话的“老泗泾”都在微笑凝望
她是会波村、七间村
也是你们的古镇新城泗泾
图文、编辑:松江区融媒体中心泗泾分中心沈怡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