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羊城晚报
文/羊城晚报记者王丹阳
年是特殊的一年,也是直播带货飞速发展的一年。
12月4日,《咬文嚼字》杂志公布年十大流行语,分别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后浪、飒、神兽、直播带货、双循环、打工人、内卷和凡尔赛文学。
其中,后浪、直播带货两大热词就来自今年蓬勃发展、也是更迭最迅速的互联网赛道——直播短视频领域。
年度热词“直播带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年6月,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5.62亿,较年3月增长万,占网民整体的59.8%。
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3.09亿,较年3月增长万,占网民整体的32.9%;游戏直播的用户规模为2.69亿,较年3月增长万,占网民整体的28.6%;真人秀直播用户的规模为1.86亿,较年3月减少万,占网民整体的19.8%;演唱会直播的用户规模为1.21亿,较年3月减少万,占网民整体的12.8%;体育直播的用户规模为1.93亿,较年3月较少万,占网民整体的20.6%。
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对网络直播产业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其中,在疫情期间,电商直播成为年上半年发展最为迅猛的互联网应用之一。
数据显示,年上半年国内电商直播超过万场,活跃主播数超过40万,观看人次超过亿。
该报告认为:电商直播的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电商直播成为各级政府提振经济、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内外市场变化,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电商直播对激发消费潜力作用得到良好体现,成为建设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力量。广东等地积极鼓励引导这一新型业态,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专业人员、建设产业园等方式支持电商业务的发展。
在企业层面,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涌入使得电商直播迅速发展壮大。年,无论是以淘宝、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平台,还是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甚至百度等传统互联网公司,都陆续加大对直播电商的布局力度,推动电商直播在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人才、资金和媒体资源。
央视市场传媒在《广告主营销调查报告》显示,年有73%和69%的广告主计划增加分配给直播和短视频的预算,而分配给信息流和关键字检索的预算则同比下降。
短视频平台积极探索助农新模式
与此同时,作为主流网络应用,短视频平台积极探索助农新模式。短视频平台通过内容支持,流量倾斜、营销助力、品牌等手段展开助农行动,为农户解决生产、经营难题,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疫情期间,快手批量上线农技类课程,并发布“春耕计划”,对农技类短视频给予5亿元流量助推扶持,同时让线下企业通过线上电商的方式进行i销售,全链条全场景支持农业生产与经营。抖音短视频等平台发起“战役助农”系列活动,提高各地农产品供需信息对接效率,协助农户解决农产品销路难题。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亿,较年3月增长万,占网民整体的94.5%。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18亿,较年3月增长万,占网民整体的87%。
而在8亿短视频用户背后,短视频行业与新闻、电商、旅游等产业的融合不断深入,传播场景不断扩展。
作为信息传播方式,短视频逐渐成为其他网络应用的基础功能。短视频提供大量信息来源,改变叙事方式,扩宽新闻报道渠道,创新新闻传播方式。
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微博用户累计上传万条疫情相关视频,播放量超过亿次。此外,短视频成为电商平台新标配。各大电商平台持续布局短视频业务,利用短视频已成为主流电商平台的标准配置,“种草”功能日益凸显。
探讨:短视频已成为第二大网络应用,如何防沉迷?
根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短视频已成为仅次于即时通信的第二大网络应用,并逐渐成为互联网底层应用。年,网络视听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亿元。其中,短视频占据其中的29%,市场规模为.4亿元,同比增长.8%。相比于综合视频(网络电视剧、电影、综艺)、网络直播、OTT+IPTV等,短视频是增速最快,占比最多的视听领域。
短视频快速实现市场规模拓展,背后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应用对用户的大量获取。报告显示,截至年6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18亿,其网民使用率在年底超越综合视频,目前已达87%。从平台来看,根据官方披露的最新数据,抖音的日活跃用户已在8月份超过6亿,快手的日活在年初突破3亿。
此外,在年短视频行业中,抖音和快手“两强”格局正持续强化。报告调查发现,抖音和快手是用户最喜欢的短视频平台,而两者用户画像差异明显,聚拢了不同的受众群。报告分析,喜爱抖音的女性用户居多,而快手则更受到男性用户的青睐。抖音用户以来自一线城市的80后、90后为主体,用户集中在高中以上学历;而快手用户分布则更为下沉,用户大部分来自五线城市,以00后为主,教育程度多为初中学历。
报告显示,用户增量主要来自下沉市场。在新网民中,超过两成用户通过网络视听应用第一次“触网”,而其中的15.2%是为了看短视频而走向线上。
但是该报告认为,部分短视频内容呈现的快餐化、奇观化、情绪化趋势,以及版权问题值得行业反思。而人工智能、5G技术也同样为视听媒体带来了内容造假、信息安全、上瘾沉迷等新问题。
案例:辛巴直播带货“糖水燕窝”被调查
年底,互联网直播带货中最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