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抗战胜利后,新四军7个军区的司令员都是谁
TUhjnbcbe - 2025/2/20 0:31:00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以攘外必先安内”为借口,命令几十万东北军撤入关内,将东北广袤的土地拱手让与日寇,从此中国的东北门户洞开,外敌可以长驱直入,威胁整个中华大地。“七七事变”之后,日寇不再隐藏吞并中国的野心,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爆发了。于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拉开了帷幕,在南方八省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坚守在华中大地上。年抗战胜利后,新四军共划分为7个军区,那么这7个军区的司令员都是谁?建国后被授予什么军衔?

苏浙军区

年1月13日,新四军军部转发中央军委命令:成立新四军苏浙军区,任命粟总为军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委(未到职)、刘先胜为参谋长,钟期光为政治部主任,统一指挥苏南与浙东部队。苏浙军区司令员,是解放军中德才兼备的统帅人物,他从未上过正规的军校,却成长为指挥野战军级作战的统帅。他也是唯一一位从普通战士走上野战军司令员的开国将帅,其军事指挥才能堪称奇迹。建国后,苏浙军区司令员被授予大将军衔,并且位列十位开国大将之首。

苏中军区

年3月,皖南事变后整编的第1师领导机关兼苏中军区。抗战胜利后,苏中军区司令员管文蔚,政治委员陈丕显。管文蔚,江苏省丹阳市建山乡人,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派往无锡从事学运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员,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司令,苏南军区司令员。建国后,管文蔚担任江苏省副省长,江苏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年没有被授予军衔。

第二师兼淮南军区

年2月,淮南苏皖边区党委成立,谭震林任书记,辖路东、路西两个地委;成立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方毅任主任,辖路东、路西两个专署;新四军二师兼淮南军区,罗炳辉任师长兼军区司令员,谭震林兼政委,辖三、四、五旅和两个军分区。淮南军区司令员罗炳辉,年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东征战争和北伐战争。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在江西吉安领导靖卫大队士兵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年6月21日在山东临沂病逝并安葬于临沂。

第三师兼苏北军区

年1月,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委。原淮海、盐阜两军区改为军分区。年9月,新四军第三师进军东北,不再兼苏北军区。10月,华中军区成立,撤销苏北军区。苏北军区司令员黄克诚,年10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永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参加北伐战争。年在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并率部随上了井冈山。建国后,黄克诚担任总参谋长,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第四师兼淮北军区

年11月,新四军第4师兼淮北军区。司令员彭雪枫,政治委员邓子恢,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吴芝圃。淮北军区司令员彭雪枫,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七里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年9月上旬,彭雪枫率部继续西进,消灭各地的日伪顽军,他亲临前线指挥时,不幸身中流弹,以身殉国。彭雪枫将军也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

第五师兼鄂豫皖湘赣军区

年10月,中共鄂豫边区委改称中共鄂豫皖湘赣边区委,并成立了鄂豫皖湘赣军区,由新四军第五师师部兼军区领导机关。第五师师长李先念兼任司令员,第五师政治委员郑位三(后李先念)兼任政治委员。鄂豫皖湘赣军区司令员李先念,年10月参加农民运动,任乡农民协会执行委员。年11月率领家乡农民参加黄麻起义,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李先念担任武汉市委书记和市长,由于到地方任职,无缘大将军衔。

第七师兼皖江军区

年3月,皖江军区由皖中军区改称。皖中军区于年3月成立,领导机关由新四军第7师领导机关兼任,谭希林兼任军区司令员,曾希圣担任政治委员。皖江军区司令员谭希林,湖南省长沙市人,14岁时因家贫辍学,入湖南纱厂做工。年4月,谭希林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工兵营,毕业后被分派到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建国后,谭希林担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抗战胜利后,为了更好地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新四军各个师划分为7大军区,分别是苏浙军区,司令员粟总;苏中军区,司令员管文蔚;第二师兼淮南军区,司令员罗炳辉;第三师兼苏北军区,司令员黄克诚;第四师兼淮北军区,司令员彭雪枫;第五师兼鄂豫皖湘赣军区,司令员李先念;第七师兼皖江军区,司令员谭希林。建国后,粟司令和黄克诚2位被授予大将军衔,谭希林被授予中将军衔,其余几人因转业到地方或牺牲,没有被授予军衔。

1
查看完整版本: 抗战胜利后,新四军7个军区的司令员都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