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如果没有丹阳市纪委监委的推进,我的这笔贷款肯定不会这么快就下来,如果没有这笔贷款,公司也就没有了周转资金,后果不堪设想。”日前,丹阳珥陵镇纪委在回访位于该镇的江苏汇能重工有限公司时,企业负责人说。
在前不久召开的丹阳市营商环境监督联系点珥陵片区助企纾困座谈会上,汇能重工反映原有的“苏微贷”因取消而停止贷款,导致企业经营资金周转不畅。会后,经丹阳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及时沟通对接,农行迅速为企业提供了额外万元的贷款,并且给予优惠贷款利率。
这是丹阳市纪委监委助企纾困的一个缩影。自今年省纪委监委下发开展企业复工复产监督检查的通知以来,丹阳市纪委监委进一步压实责任、精准监督、找准问题、抓细工作,为稳经济保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保证企业家一门心思抓生产谋发展。
下沉一线,当好稳企“护航员”
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5月20日,丹阳市纪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专项监督工作。会议要求,围绕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助企纾困政策宣传落实和具体执行情况,侵害企业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开展专项监督,制定《助企纾困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监督任务清单》,以“室组地”联动形式开展嵌入式监督,构建“问题清单化、整改闭环化、回访常态化”的监督工作机制,确保助企纾困专项监督持续深入抓出成效。工作专班深入该市各基层党委以及经济相关职能部门,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稳经济上来,打通政策实施“最后一公里”。
“我们细化了7个政策类别22个监督重点任务,让各责任主体在具体监督工作中有据可循,围绕是否过度防疫影响企业正常运转、是否建立健全惠企政策直达机制等重点开展监督。”丹阳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比如,紧盯物流运输保通保畅进行监督,督促属地政府和职能部门优化通行审核流程和交通路口查验方案,保障企业供应链平稳运行,严禁疫情防控措施层层加码、简单实行“一刀切”劝返、违规设置防疫检查点、擅自阻断运输通道等行为,先后监督推动职能部门为丹阳余家企业保运生产物资等超22.5万辆次。
监督推动,洒下惠企“及时雨”
连日来,丹阳市纪委监委持续开展“问企情、解企难、帮企稳、助企进”行动,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通过实地走访、组织座谈等形式,下沉企业一线走访调研,紧盯丹阳市政府惠企政策落实,联合经发、商务、税务、人社、供电公司等多个部门,走访座谈企业、商会家,协调解决企业减税降费、金融扶持、员工返岗、物流运输等问题26个,交办职能部门问题38个,推动形成闭环管理。围绕留抵退税、租金减免、失业保险减免、稳岗返还等内容开展全流程监督,推动相关政策及时落实到位。
专项监督开展以来,丹阳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5.6亿元,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8.69亿元,落实各项减税降费1.59亿元,减免承租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含科技类)、个体工商户3-5月房屋租金万元,惠及服务业小微企业36家、个体工商户户。拨付前五个月稳岗返还费万元,减免72家单位失业保险费万元,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零售、旅游、公路运输等企业阶段性实施缓缴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政策,缓缴社保费万元。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和涉农主体加大金融扶持,发放支农再贷款4.23亿元,惠及农户及涉农企业家,支小再贷款3.55亿元,惠及小微企业家。
打通堵点,建好助企“直通道”
日前,丹阳市纪委监委组建重点项目监督组,通过“一项一档”跟进监督及时发现推进缓慢的重点工程项目中存在的“躺平”中梗阻,以及因疫情影响导致企业复工复产困难、“用工荒”等问题,确保项目按时保质推进。丹阳各纪检监察组织围绕责任落实、担当作为、求真务实加强监督,坚决查纠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工作拖延、效率低下等问题,以作风攻坚促担当作为。
帮助企业解决突出问题,不仅要做到精准监督、跟进监督,还要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回应企业关切。丹阳市纪委监委开通服务专线和“码上监督”,深化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助企跑出“加速度”。借助“助企纾困纪委监委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