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芷陵风雨之新王登基天有不测风云,秦昭襄王
TUhjnbcbe - 2025/1/2 17:55:00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http://www.xftobacco.com/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作为秦国的一代新王,秦昭襄王赢稷刚刚登位就为秦国做出了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既体现了秦昭襄王对敌人和无用者的冷酷无情,又在侧面上表现了秦昭襄王作为一个青年人从政的稚嫩和青涩。这三件大事就是多次立相、广开阡陌以及扣押怀王。在今天的故事中,我将为大家讲述秦昭襄王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这三件大事的。

嬴壮等人被诛之后,秦昭襄王的王位得到了暂时的稳固。然而,渐渐地,秦昭襄王发现他多了一个新对手,那就是他的母亲。逐渐成熟的秦昭襄王意识到,要想真正在政治上不用听母后的意见,就要拥有自己的亲信,做出几件漂亮的政绩。

自公元前年之后,楚怀王为了一血前耻,开始向老对手越国扩张,并与齐国和韩国结盟。与此同时,赵国的赵武灵王意识到秦国的新君已经不再听话,为了阻挠秦国的强大,赵武灵王一面与秦国搞好关系,一面又趁着林胡王求和的时机,命人召集胡兵操练兵马。一时之间,秦国的对手似乎更加强大了。

然而,正当赢稷想要担心楚怀王将要崛起时,楚国和韩国的关系又变糟了。由于联盟时的利益分配不均,楚怀王以丹阳之战韩国未伸援手为由,派兵进攻韩国雍氏。韩王只好派使臣尚靳向秦国借兵。起初,秦昭襄王的想法和宣太后一样,认为此时救韩获利太少,并不值得。然而,甘茂认为一旦秦国拒绝韩国,一定会造成韩国对楚国的割地献鼎,进而让秦国陷入被包围的困境。秦昭襄王认为甘茂所言不虚,于是急忙派兵就下令挽救韩国。

要说,秦昭襄王这次的选择挺正确的,然而,他这次派去韩国的人竟然是向寿。这次选择为秦国引来了一次不小的党争。由于一直偏袒魏国,甘茂已经渐渐失信于秦昭襄王。闻到了权力的味道的秦王近亲向寿,听从了苏代的建议,决心趁着这次安抚韩国的机会替韩国向楚国要回颍川。这样既可以给秦昭襄王留下一心忠于秦国的好印象,又可以打击政敌甘茂的势力,在这个地方培植自己的势力,可以说一举多得。

然而,秦昭襄王不是傻子,他还是听从了甘茂的建议,把武遂归还给了韩国。向寿失去了向秦王邀宠的机会,因此对甘茂怀恨在心,趁着甘茂外出攻打魏国的机会,向秦王说甘茂坏话。考虑到前两任秦相的下场不是死无全尸,就是逃回母国,甘茂急忙放下了手中正在进行的战争,逃到了齐国。

甘茂的逃跑让秦昭襄王勃然大怒,什么时候跑都行,偏偏这时候跑。不过,当务之急,还是把魏国的工作收个尾。秦昭襄王立刻派樗里疾去魏国议和,暂时摆平了魏国。结束了魏国的战争之后,秦昭襄王打算追杀甘茂。

听说年轻的秦王想弄死自己,甘茂急忙邀请苏代去游说秦王,把自己的家小救出来。苏代毕竟也有一张利口,看到秦王还比较年轻,苏代放了一百二十个心。见到秦王之后,苏代问了秦王一个问题,甘茂毕竟已经在秦国呆了这么久了,我可听说现在其他国君为了打探秦国机密,争相恐后招聘甘茂。为了保证秦国机密不泄露,我劝大王还是先把甘茂招聘回去吧。秦昭襄王也是年轻,他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杀人灭口这种东西,为了保证甘茂不泄密,再加上甘茂确实是个人才,秦昭襄王决定迎回甘茂。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楚国大臣范蜎的话彻底断送了甘茂的回秦之路。为了防止甘茂为秦昭襄王所用,更为了让秦王身边多一个能力不那么高的楚国人,楚怀王趁着甘茂出使楚国,扣押了甘茂,向秦王要求让甘茂做楚相。考虑到还不能与楚国交恶,秦昭襄王暗暗记下了这个仇恨,并且在公元前年和楚怀王签订了“黄棘之盟”。楚怀王认为自己让年轻的秦王吃了哑巴亏,还收下了自己的女儿做王后,里外里还是自己赚了。然而,他万万没想到,在他离开之后,年轻的秦王的眼睛开始逐渐变得阴狠起来。熊槐,老东西,总有一天,我会让你连本带利地还回来。

楚怀王的强硬态度让秦昭襄王意识到,要想和哥哥一样,打开别的国家的大门,就要自己的内部强大起来。此时的秦国,强敌环伺,齐国迎来了善于掌握人心的孟尝君,赵武灵王也通过进一步进攻中山国,获得了更大的地理优势。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秦昭襄王决定将目光投向父亲开发的巴蜀之地,于自己在位的第四年,下令广开阡陌,改革巴蜀的土地制度和生产关系。然而,由于改革的方法过于激进,巴人沿袭已久的血缘族系公社制和宗教制度遭受了秦国郡县制的破坏,以虎巴为首的巴人向秦国发起了武装反抗。

趁着巴人发起了农民起义,据蜀地已久的蜀侯公子辉也宣布反叛秦国。看到经济的控制不能让巴蜀信服,秦昭襄王决定立刻动用武力,派司马错诛杀公子辉,平定了蜀地的内乱。看到班师回朝的司马错,秦昭襄王再一次学会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拳头比钱更管用。

要想让秦国真正一统天下,就必须打疼其它国家,可是总共有这么多国家,先从谁下手呢?秦昭襄王的脑袋里突然想起了那个得意洋洋的楚怀王,他决定先找借口攻打楚国。可能是老天听到了秦昭襄王的想法,在秦国做人质的太子横因为杀人逃回了楚国,人质外逃,这可给了秦昭襄王一个好借口。他立刻联合齐、韩、魏三国一起进攻楚国,在垂沙大败楚军,楚将唐昧战死,楚国屈服。自此,战国形成了秦、赵、宋和齐、魏、韩两大诸侯国集团。两大集团的核心国家秦国和齐国开始走向和解,一时之间,战国的空气似乎都是温暖又友好的。

然而,两大集团的和平并没有维持多久,很快,齐国和秦国再次进攻楚国,楚国丢掉了新城。为了尽快让秦国和齐国退兵,楚怀王听信了秦昭襄王结盟的话语,决定独身前往武关会盟。楚怀王万万没想到,秦昭襄王想趁此机会扣留自己,进而趁着到楚国索要财宝的机会进攻楚国。大王被扣留在了楚国,楚国上下人心惶惶,一时之间迎回怀王和另立新君的争议开始遍布楚国宫廷。趁着楚国内乱,令尹子兰想趁机夺权,被昭睢和屈原摆平。

楚国众臣认为,如果一味迎回怀王,就要任由秦国勒索。于是,果断派人赶到齐国,用城池迎回了太子横,史称割城换太子。楚怀王被迫退位之后,秦昭襄王也摆平了一个重要对手。然而,秦昭襄王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意识到,光扣押一个国君是不可能让一个国家予取予求的,必须要彻底动摇它的根本才可以。原先在秦国畏首畏尾的太子横摇身一变又成了楚王,这让秦昭襄王意识到自己在政治上还不是很成熟。为了让秦国更强,他需要更可靠的相邦。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互派大臣为相的事是很平常的,比如秦国的张仪也曾被派到魏国为相。这是为了保证两个结盟的国家在政策上达到一致。由于樗里疾去世,向寿的能力有限,此时的秦国非常需要有经验的人才做秦相。秦昭襄王迎来的第一位担任过重臣的他国秦相就是孟尝君田文。然而,田文来到秦国并没有做多久秦相,就被免职了。因为此时,穰侯魏冉的势力在进一步扩大,秦昭襄王考虑到自己还无法制衡宣太后和魏冉,只好将田文免职。为了防止甘茂之事重演,秦昭襄王严格防止田文逃回齐国,甚至动了杀心,不过还是被田文逃走了。

田文回国后,赵主父为了继续维系秦赵之间的关系,又派楼缓出任秦国相邦。不过楼缓在秦国也没有呆多久。田文回到齐国之后,积极劝谏齐王合纵他国,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齐国、魏国、韩国再次合纵,三国军队直奔函谷,秦昭襄王为了让他们退兵,只好牺牲了城池,并派弟弟泾阳君到齐国做了人质。这个举动又与赵国的利益相悖了,赵国急忙派人游说楼缓离开秦国。后来,果然不出赵国所料,秦昭襄王果然免了楼缓的相位,让魏冉做了秦相。

割地求和的屈辱让秦昭襄王产生了深深地愧疚,如果自己不对田文做得太绝,也许就不会给他国欺负自己的借口了。受尽了欺骗与屈辱的秦昭襄王明白了一个道理,魏冉和母后虽然掣肘,但是比起其它人来说更在乎秦国的利益,为了保证秦国不发生动乱,自己必须做到隐忍,将秦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成熟起来的秦昭襄王再次发动对楚国的战争,一连夺取了楚国析邑等十六座城池,一雪割地求和之耻。

纵观秦昭襄王从登位之初到在位第十年的为政举措,我们不难发现,秦昭襄王在做新君的时期相比其父惠文王,在为政上还有点稚嫩,手段容易偏激,很容易被他人摆布和影响。在为国家获得许多好处的同时,也给国家带来过危机和损害。

这与他没有做过太子,缺乏监国经验有很大的关系。不过,人并不是不会进步的,逐渐成长起来的秦昭襄王究竟会在其统治秦国的第二十年里取得怎样的进步呢?楚怀王和赵武灵王相继去世之后,秦昭襄王又将面临怎样的对手呢?请看下集,芷陵风雨之赵国新君。本文由海叔说春秋圈子作者Jennifer编写,喜欢的朋友多多分享哦!

1
查看完整版本: 芷陵风雨之新王登基天有不测风云,秦昭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