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唐初名将,战功赫赫,一生征战鲜有对手,凭借三场大战攻下大半个中国,为唐朝强盛立下汗马功劳,死后位列武庙十哲,被誉为唐军军神。他就是唐初战无不胜的名将李靖,他的传奇人生要从隋末说起。
李靖生于官宦之家,祖父曾为西魏刺史,父亲曾为隋朝郡守。少年时期的李靖,仪表堂堂,具有文才武略,是一个满怀信心的青年。
李靖画像李靖并没有像同时代的官宦子弟,利用家里的关系谋得一官半职,而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进入官场。李靖从小接触当时的大人物,其中韩擒虎经常与这位侄子谈论兵道,对李靖的才能极为赞赏。
李靖受到韩擒虎的赏识,过人的才能,应该能够出任大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李靖之兄出征突厥,最终寡不敌众全军覆没,李靖家族的政治地位受到抑制,李靖的仕途也一路受挫。
年,李靖担任马邑群丞,与李渊共事,李靖察觉李渊的反心,于是化身囚徒前往江都告密,然而天下大乱道路不通,李靖被阻隔在长安。随后李渊起兵进攻长安,李靖协助防守长安,杀害李渊亲族,自此两人结为血仇。
图源影视李渊攻克长安,准备斩杀李靖,李靖疾呼:“公出兵关中,仅仅是为了私仇吗?如果为了天下,不能杀李靖!”李渊为了招揽人心,便赦免了李靖,自此开始为唐王朝征战,开启自己的军神之路。
隋末时,萧铣割据江南,拥有广大的领土,带甲40多万,自称梁帝。武德年间,李孝恭向李渊奏上李靖的平定江南策略,得到李渊重视,任命李孝恭为夔州总管,李靖为行军总管,率领大军剑指虎踞江南的萧铣。
图源影视虽然李孝恭是元帅,但实际指挥是李靖。唐军行动时正值秋汛,江流湍急。驻扎江陵的萧铣认为道路险狭,唐军无法进犯,唐军中不少将领认为水落后出击。
李靖认为兵贵神速,现在大军集结萧铣尚不知情,攻其不备,萧铣必然手到擒来。李孝恭听从李靖的建议,唐军率余艘战舰东下,一举攻克荆门、宜都两座重镇,兵锋直指夷陵。
随后,李靖率军沿江东下直捣黄龙,萧铣无奈只得投降,江南实力最强大的萧铣被平定。事实上,老天也在帮助李靖成就威名。李靖率军回撤时,杜伏威突然反叛,占据丹阳,自立为帝,国号为宋,李孝恭、李靖受命前往征讨。
图源网络李靖分析了两军形势,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法,先攻两翼叛军,集中优势兵力进攻丹阳,使得杜伏威没有丝毫反抗之力,唐军一举消灭杜伏威集团。
萧铣、杜伏威被消灭后,李渊极为赞赏李靖的军事才干,称赞道:“古之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没有一个比得上李靖!”
从秦朝开始,北方游牧政权一直是悬挂在中原王朝的利剑,唐朝时也是如此。李渊时期,唐军忙于统一战争,无暇北顾南下劫掠的突厥骑兵,采取了和平政策,缓解了唐朝来自北面的牵制力。
李世民即位后,下定决心消灭东突厥,通过拉拢、反间等手段,离间分化突厥势力。即便如此,突厥时不时南下劫掠,对唐朝造成沉重的军事压力。
图源影视贞观初年,东突厥进犯河西,一路南下进攻至长安40公里处,李世民被迫签订城下之盟。突厥此次进攻,虽然没有造成多大经济损失,但对李世民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羞辱,于是突厥退后,李世民便开始筹备北伐突厥。
随后,张公瑾上书陈述北伐突厥,李世民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以李靖为总指挥,率领10万大军,兵分六路反击突厥。
贞观4年一个雪夜,李靖率领铁骑袭占龙城,颉利可汗未料到唐军进兵神速,猜想后面必有唐军主力,当即带领部众后撤至碛口。李靖派遣间谍紧随其后,离间颉利可汗的部下,颉利可汗大将康苏密降唐。
颉利可汗见康苏密降唐,畏惧李靖兵势不敢逗留,当即率领部队撤往阴山,正好落入李靖在阴山的伏兵中。遭到伏击后,颉利可汗大败,派遣使者前往长安,向李世民请罪,表示愿意举国归附唐朝,实则伺机东山再起。
颉利可汗谢罪后,李世民遣使安抚突厥,并令李靖派兵接应。李靖判断,使者去后颉利可汗必定放松,以为安然无恙,唐军果断出击,定能一战平定突厥。
图源网络后来事情的发展跟李靖的预料所差无几。颉利可汗见到唐朝安抚使者,李世民的宽恕诏书,当即卸去一身的戒备。李靖率领突袭,颉利可汗大败,突厥军队损失万余人,元气大伤。李靖乘胜进军活捉颉利可汗,唐朝北面的东突厥威胁彻底解除。
唐军在周边连战连捷的同时,一些党项、西羌的部族担心被唐朝吞并,于是联合吐谷浑进攻唐朝。面对来自西方的威胁,李世民在朝堂上调兵遣将,已经63岁的李靖以“廉颇未老”的气概请命出征。
年,李靖率领唐军迎击吐谷浑大军。面对人数众多的联军,李靖决定采取奇袭的战法,兵分两路冒险远击。李靖的夹击策略使吐谷浑始料不及,唐军迅速击败吐谷浑大军,吐谷浑王仓皇出逃,其子率领全国投降唐军,最终山穷水尽的吐谷浑王自尽而死,吐谷浑全境被大唐笑纳。
贞观17年,李世民修建凌烟阁,绘制二十四功臣像,李靖名列其中。6年后,李靖病逝,谥号“景武”,唐肃宗时期配享武成王庙,与孙武、吴起并列武庙十哲。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靖是大唐第一名将,一生战功赫赫,经过三场大战打下了大半个中国,为唐王朝的统一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李靖总是能让对手一触即溃,甚至完全歼灭对手,不给对手机会。同时李靖时刻保持清醒,虽官居高位,时常保持谦逊的姿态,使得李靖避免落得吴起、白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