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不少朋友像我一样,喜欢用鼠标在各种地图上爬来爬去,探寻各种有意思的地理发现。就像这一次发现一样,有点小兴奋,并萌发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鸟瞰当涂大公圩美丽水乡
发现如此恢弘的大地艺术
从卫星地图上清晰可见,在苏皖南部交界地区,也就是芜湖、马鞍山、宣城、南京中间一带,大片的水道与农田间隔交错,有些整齐划一如同棋盘,有些蜿蜒交错就像叶脉延展,在地图上构成一幅极致美丽的大地艺术画卷,村落、城镇散落在狭窄的圩埂台地上。我简单测了一下,这片水乡面积超过平方千米。
整齐划一如棋盘的圩田
蜿蜒交错如叶脉
村落座落在狭窄的圩埂台地上
显然这大片地貌属于圩区,有专门的地理名称吗?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没有像苏杭一带水乡那样为世人所知?随着不断挖掘资料,一个曾比太湖还要辽阔的上古大湖身影逐渐显现出来,这是经历两千多年人类围垦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基本消失的大湖,如今只能从李白的诗句中才能领略其壮美的大湖——古丹阳湖。
高速公路穿过圩田
河道两岸民居密布
规整有致的河道圩田
晚霞映照下水平如镜的圩田
古丹阳湖究竟有多大?
为了知道古丹阳湖究竟有多大范围,遥感学家根据遥感影像及地形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上古时期大湖可能对应历史上固城湖、丹阳湖、石臼湖、南漪湖的统一古丹阳湖,面积可能达到平方千米(现太湖水域面积.8平方千米),水位比现今固城湖水位高出2.6米。包括南京溧水、高淳,马鞍山、当涂,芜湖、南陵、湾沚,宣城一带大片都属于古丹阳湖区。
本人大致勾勒的古丹阳湖水域
唐代时丹阳湖的面积还有多平方千米,诗人李白的《丹阳湖》诗描述为:“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掉轻舟,歌声逐流水。”气势不弱于两湖的云梦大泽。
明代嘉靖年间南直隶地图(局部)
宋代诗人王之道在《丹阳湖阻风》中描述:“水阔风还怒,舟轻浪更颠。云容初过雨,湖势欲吞天。沙觜青枫外,鱼罾白鸟边。夕阳应到岸,沉醉酒家眠。”可见宋代时丹阳湖还是风高浪急、水天相连的大湖。
民国六年安徽省地图标注的丹阳湖
大湖是怎样消失的?
大湖的消失无外乎自然与人为两大因素,这两个因素又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直到大湖彻底消失。主要原因在于这三点:
首先是春秋时期伍子胥向吴王阖闾建议,修建人工河道将丹阳湖与太湖水运打通,沟通水运与发展经济,这条人工河从此被称作胥河(胥溪),至今发挥着重要的水运作用。由于丹阳湖的水位高于太湖,湖水便往东南流入太湖,导致丹阳湖的水位快速下降。根据地质研究发现,这一时期固城湖(原属丹阳湖)水位突然下降了近4米。水位下降导致丹阳湖湖面大幅缩小,周边军民开始在丹阳湖畔垦湖造田,甚至圈圩造城。
航拍中国第三季专门报导古丹阳湖圩区
其次丹阳湖一直是皖南山区水流的汇集地,通过丹阳湖再注入长江,由于泥沙的不断淤积,以及青弋江、水阳江入湖三角洲的发展,湖盆逐渐被堆积充填,湖面不断减少。
其三就是长达多年人类不断围垦压缩湖区面积造成的。秦汉时期丹阳湖一带还是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自东汉末年中原战乱起,北方居民不断南迁,丹阳湖周围移民不断增加,筑圩垦田获取粮食成为必然,大量的良田为国家贡献了丰厚的粮食。大规模筑圩开始于三国,唐宋为鼎盛期,宋代沿湖有圩千余口,仅当涂县就有圩口四百多个。到解放初,丹阳湖湖区面积只剩平方公里。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后几轮围垦,历史上的江南巨湖最终消失,只剩下分化出来的石臼湖、固城湖、南漪湖等几个独立的“小”湖。
历史各时期丹阳湖围垦面积统计(部分)
本人初步统计的圩区分布图
大湖消失后的影响
最明显的是水患影响。随着丹阳湖逐步缩小,尤其到明初筑东坝彻底断开丹阳湖与太湖的水路联系,导致丹阳湖蓄洪调节能力大幅下降,使得这一带成为江南水患的重灾区。如今大湖消失,这一带更是成了皖南山区洪水回旋汇集之地,连年防洪形势险峻。
年宣城双桥联圩漫破5万人紧急转移
其次是经济发展受阻。从地理区位上来讲,古丹阳湖片区地处长三角腹地的绝佳位置,发展潜力巨大。因为年年有水患威胁,所以不能大量投入经济建设,无法进一步发展,每逢大洪水又是损失惨重,这种被动的局面,也该有大改变了。
高垒的圩埂呵护着村落水田
此外,空中极致美景为何没有转化成人间美景?现成的对标有两个,一个是苏嘉湖一带的江南水乡,古镇密布,这一点没法参照;另一个是苏北兴化水上油菜花海,丹阳湖圩区体量更大,自然风貌不亚于兴化水乡,旁边还有高淳慢城、敬亭山等一众景区,尤其是处在宁、马、芜、宣几大城市圈范围内,完全有可能打造成高水准的水乡风情景致。
色彩斑斓的水乡风貌
由于古丹阳湖片区地跨两省四市多县,大小圩上百口,一直是划片管理,缺少整体性规划,如何从长远视野做好古丹阳湖圩区的治理、保护、开发?希望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从国家层面审时度势,立足长远,统筹规划,期待这片美丽的水乡大地能远离水患,勃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