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佛系皇帝梁武帝终于被自己虚假心所害,在自欺欺人的修行路上身陷囫囵,造成了太多的杀戮,而违背了初衷。
他也因为一时的贪念,引狼入室,结果付出了丧身亡国的代价。
这只“狼”就是侯景。
01
青丝白马寿阳来。
侯景听了手下王伟的建议,命部将王显贵留守寿阳,自己偷偷率主力出城。
此前在梁朝都城建康(南京)流传一首童谣:青丝白马寿阳来。
在中国历史上,总会莫名其妙地出现这种事,或有童谣、或有传说,来应景天下即将出现的大事,奇怪!天机谁泄露的?
为了应对这句谶语,侯景的部队全身着青衣青甲,他自己则骑白马,以青丝为缰绳。
梁武帝侯景放风说要攻打合州(今合肥),事实上却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谯州(今安徽滁州)城下。
谯州刺史萧泰性情暴虐,被称为“萧霸天”,极不得人心。
侯景大军一到,其部下立即开门投降。
关键时刻,人品还是能保命的。
侯景继续南下,攻打历阳(今安徽合县)。
历阳太守庄铁开始还拼命抵抗。
后来在母亲的劝说下投降了侯景。
古代贤母有很多,像这样劝儿子投降的母亲,唉!难说了……
侯景很会作秀,对庄母非常尊重,赠金送银的,让庄铁感动,铁了心的做内奸。
随后侯景以庄铁为向导,继续南行,直抵长江北岸。
事态紧急,梁武帝急忙召集群臣商议。
老将羊侃献计请梁武帝下令让邵陵王攻打侯景老巢寿阳,又自告奋勇带兵守护采石渡口(今安徽马鞍山西南)。
如此妙计,谁承想朱异竟然反对。
他说道:“侯景必无渡江之志!连曹操这样的枭雄都没能过江,他那么点人渡江不是找死吗?”
[捂脸]朱异,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
朱异、朱异,与猪无异。其实不如一头猪,放头猪在那里,至少不会帮倒忙。
朱异当然不是猴子请来的救兵,但却有人是!
谁?梁武帝的侄子--萧正德。
一个既贪又蠢的逗比,被侯景暗暗收买,一封书信:推翻梁武帝后,扶持你做皇帝。使这家伙沉醉在帝王的幻想之中。
梁武帝对羊侃这个来自于北方的降将是有些顾忌的,意见虽好,可采石渡口你就不要去了。
梁武帝派了宁远将军王质率领水军三千巡防采石渡口。
侯景赋闲在家的临贺王萧正德一反常态,主动请缨,要为国分忧。
做内奸,就要有内奸的样子,没有兵权怎么能够做“好”的内奸。
梁武帝对萧家人还是很相信的,虽然最后败在了这些儿子、侄子萧家人手里。
此刻却立即对萧正德委以重任,任命他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率军驻扎在建康城南的丹阳郡城。
萧正德心中窃喜,随即利用职权,秘密送给侯景几十条船,对外声称运送柴草。
困扰侯景最大的难题--渡江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但侯景依然顾虑重重——毕竟长江天堑摆在那里,王质的水军在采石渡口布防。
他只好按兵不动以待时机。
时机终于来了。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世界上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比方说“等”,看谁更有耐心,以不变应万变。
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临川太守陈昕是名将陈庆之的儿子,他12岁就随父入洛阳,精于骑射,骁勇善战,这次是梁武帝特意召回来助防的。
陈昕提出了给羊侃相似的意见:采石是重镇,王质生性怯懦,恐怕不能胜任。我觉得还是让我去那里防守比较好。
梁武帝对陈昕的信任远远超过羊侃,当即任命陈昕为云旗将军,前往采石换防。
王质则被调回京城,担任丹阳尹。
可就在换防过程中出现了纰漏。
王质这人胆小,接到命令没等交接就撤了。而此时陈昕的部队还在半路上。
采石今夜不设防。
侯景的侦察兵马上把这一情况做了汇报。
侯景不敢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的好事,是不是敌人的诡计?
侯景又派出侦察兵渡江侦察,并且要求折一根新鲜的树枝为证。
——上不了岸是拿不到树枝的。
侦察兵很快带着新鲜折断的树枝返回。
侯景心中大喜:天助我也!
随即立即率领全军——八千人马渡过长江,到达长江南岸的采石。
过江后,他马上分兵攻占了江南重镇姑孰(今安徽当涂),随后向建康方向挺进。
侯景一夜急行军,10月22日渡江,10月23日已经抵达建康西南三十里的板桥(今江苏南京雨花台区板桥镇)。
侯景大军压境,战争乌云逼近建康,这使得承平已久的建康城40多年来从来没有的事!
建康城里人心惶惶,梁武帝也震惊了!
85岁的梁武帝突然感觉到自己老了,萌生退意。他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也力尽了。
当太子萧纲向他请示方略时,他说,我早已经过了退休年龄,这是你自己的事,你觉得怎么行,怎么都行,不必问我。
从今以后,一切军国大事,都由你裁决。
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遇到了困难就撂挑子,这也太不负责任了!
和父兄一样,萧纲也是个才子,在中国文学史上,他和父亲萧衍、大哥萧统、七弟萧绎被合称“四萧”,与三曹(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在中国历史上“文学家”当政都是一种悲哀的事。从曹丕开始,到这个萧纲,再到后来的李煜,宋徽宗……
萧纲得到梁武帝的默许后踌躇满志,立刻进驻中书省,并下令全城戒严。
随后他任命自己的长子宣城王萧大器为台内大都督,总管京城防务,老将羊侃出任军师将军,辅助萧大器。
接着又任命南浦侯萧推(梁武帝的侄子)守卫东府城,西丰公萧大春(萧纲第六子)守卫石头城;
轻车长史谢禧、始兴太守元贞守卫白下城,太府卿韦黯与右卫将军柳津分别守卫宫城的各个城门及朝廷的殿堂。
到这个份上两边都没了退路。
侯景不知道城内虚实,也没有贸然进攻。
谋士徐思玉自告奋勇,愿意进城刺探军情,看看对方的底子。
他以讲和为名,请求单独面见梁武帝。
梁武帝没想到侯景这么快就过江兵临城下,他需要等待援军,所以想用缓兵之计拖着侯景。
答应了接见徐思玉。
徐思玉见面第一句话如同以前古人起事时常用的伎俩——清君侧。
朱异等奸臣弄权,河南王请求带甲入朝,清君侧。
这理由也太牵强附会了,那个“猪头”朱异前一秒还在为徐思玉见梁武帝说好话。
没想到下一秒就被打脸,自己竟然是梁朝奸贼!
梁武帝和徐思玉相谈甚欢,决定要搁置争议,通过谈判来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
梁武帝你想多了,要是能搁置争议通过和谈解决争端,除非脑子进水了。
就如同现在世界形势一样,西方那些国家亡我心不死,他们挖坑、设套,就是想置你于死地,还抱幻想搁置争议解决争端,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就是自欺欺人。
为了礼尚往来,梁武帝还派了和谈代表回访侯景,结果直接被侯景扣下了。没有底线才会毫无下线,对侯景你想得太好了。
开战!
建康城地势极其险要,素有“虎踞龙盘”之称。东傍钟山,西倚大江,北有鸡笼山、覆舟山、玄武湖,南枕秦淮河,处于江河湖山的天然屏障之内。
它的中心为宫城,又名台城,是皇宫所在地,台城周长约八里,共有六个城门。
朱雀桥是秦淮河上最大的一座浮桥,桥北的朱雀门是从南面进入建康城的第一道门户,也是侯景进军的必由之路。
为了便于防守,萧纲本想拆除朱雀桥,关键时刻内奸萧正德极力反对:不能拆,千万不能拆,拆了朱雀桥,就等于向叛军示弱,影响军心。
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萧纲听着似乎也有道理,便听了萧正德的意见。
而接下来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么重要的位置,萧纲竟然安排他的笔友,大才子庾信把守。
庾信是文学上的一代宗师,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可让他去防守这么重要的位置,闹完呢?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就让他去当军长带兵,你这是什么逻辑?无语!
而内奸萧正德则负责防守第二道关键门户,建康城的的正南门——宣阳门。
这仗还用打吗?
不到一天时间,萧纲苦心构筑的防线土崩瓦解,连太子所住的东宫、梁武帝曾经舍身出家的同泰寺都被侯景占领了。
为激励士气,侯景毫不犹豫地把东宫的几百名宫女全部分给士兵。
而侯景竟然没有付出一个人的伤亡,便轻松占领了除台城和东府城以外的整个建康城!
02
台城保卫战——“猴羊斗智”
就在台城一片混乱,人心惶惶之际,老将羊侃关键时刻站了出来。
他发布假消息说:我刚刚得到书信,邵陵王的援军马上就要到了!
城内这才安定下来。
就在羊侃用计安抚军民之心的时候,侯景也在用计。
他射进城中一封信:只要杀了朱异这个奸臣,我立刻退兵。
如此险恶用心,让老萧衍竟然中计,为了自保,他哪里还顾得上这个马屁精。
他准备答应侯景的要求。
此时,萧纲还算明白,急忙制止道:不能杀啊。杀了朱异,侯景也不会退兵。
梁武帝这才醒悟过来。
这样一个佛系皇帝,曾经规定出家人不能吃肉等一系列佛教中国化的章程,没想到关键时候就露底子了,还是修行不到位。
朱异算是保住了一条小命。
侯景随后下令攻城。
萧纲这时才明白,文采代替不了军事才能,感情不能用来保命,萧家子弟只会喝酒泡妞,俱往矣,数领兵打仗,唯有羊侃。
羊侃年轻时在北魏就以骁勇出名,他曾经一箭射死西北叛军首领莫折天生,更使他威名远播。
然而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土——梁朝,他却被“挂”了起来,一身本事却再也没有用武之地,虽然享尽荣华,却是虚度光阴,浪费才华。
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正值壮年的时候,他渴望驰骋疆场,用武功挣个“万户侯”是英雄的愿望,然而任人唯亲的梁武帝始终没有给他机会。
在晚年的时候,他终于成了战场上的主角,但似乎来得晚了一些……
侯景让人放火烧城门——大司马门、东华门、西华门等门外火光冲天。
火来水淹,羊侃命人在门上凿出孔洞,从孔中不停地往外冲水,火终于被浇灭了。
侯景又让军士们用特制的长柄斧,猛砍东掖门。
眼看门就要损坏,羊侃在门上打了一个洞,他亲自手持长槊从洞里向砍门的叛军猛刺,竟然刺死了两人。
其余的也不敢再来砍门了。
侯景又制造了数百个木驴来攻城。
这种古老的“坦克”是兵车的一种,以木为架,顶上蒙有牛皮,士兵躲在里面,能避箭簇。
羊侃不愧为打仗的一把好手,射箭不行,改用滚木雷石,巨大的石块砸在木驴上面,连“驴”带人都砸烂了。
侯景毫不气馁,又升级了木驴的版本,把平顶改为尖顶,受力面积小石块落在上面就会滑落。
侯景还是很聪明的,要是做个发明家,说不定能申请多项专利,身居董事长的要职,登个福布斯排行榜不在话下。
羊侃见他升级了攻城器械的功能,也改变了策略,他设计了一种雉尾炬——前面是箭簇,后面装满油脂石蜡等易燃物,点燃后投向木驴,木驴变成火吕,里面的人变成了“烤串”。
侯景又突发奇想,制造了一台高达十余丈的楼车想用它来攀登城墙。
看到楼车羊侃笑了,这发明太缺乏实践经验了,城墙外围的壕沟里都是虚土,怎么能承受高大楼车呢?
果然如羊侃所说,车子放不稳一推就倒了,再想竖起来费劲了。
你来我往两个人尽显聪明才智,不过还是羊侃技高一筹,见招拆招让侯景无计可施。
羊侃的儿子羊(zhuo)因滞留台城外,被侯景抓获。
侯景把他带到城下,威逼羊侃投降。
羊侃义正词严地说,为报皇帝大恩,我羊家全部为国捐躯也在所不惜,何况一个儿子!
羊侃也是一个狠人!
侯景只好把羊押走。
过了几天,侯景又故伎重施,再次把羊押到城下。
羊侃厉声对儿子说道:“我以为你早死了,怎么还在?”
说完竟然张弓搭箭射羊!
这也忒狠了!
侯景这才明白,羊侃油盐不进,什么也不好使。
但侯景出于对羊侃的尊重,他并没有杀羊。
战场上英雄还是会得到对手尊重的,要是怕死的“奸贼”,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
“羊猴斗智”,你来我往;高潮迭起,精彩异常;猴有奇招,羊有良方;猴高一尺,羊高一丈;互相倾轧,你来我往……
侯景一时无计可施,不过这家伙的确“猴精猴精”的,见硬攻不行,便换了套路,改用软法,打起了政治牌。
他宣布所有王公贵族家的奴仆一旦归降,就立即废黜奴仆身份,成为自由的平民身份,甚至还给他们加官进爵。
为此,他还塑造了一个典型。
把原来朱异家里投城过来的一个奴仆,打造成投降派的楷模,不仅把朱异的家产都赏给他,还封他为仪同三司。
这人在台城下面对城上的朱异说道:你做了五十年的官,不过是三品的中领军,我刚投奔侯王,就已经是从一品的仪同三司了!
接着他有声情并茂地发表了一通演讲,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不再受压迫……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侯景的宣传工作很到位,经过一番渲染,仅仅三天时间,台城内就有几千名奴仆出城投降。
为了增强叛军的凝聚力,瓦解梁朝军心,侯景又立萧正德为帝,改元“正平”。
侯景又自任丞相。
在利益面前,亲情竟然如此冷漠,萧正德对待自己的叔叔一点感恩之心也没有,悲哀!
虽然经过了一番神操作,可台城依然坚固,侯景又动了歪脑筋,他在台城东西两侧堆起了土山,以便居高临下攻击城内。
城内也被破堆土山以应对。
可内城显然资源不足,堆起来的土山属于豆腐渣工程,在一场大雨过后,竟然崩塌掉了。
叛军则乘机从高处用绳子往下放士兵。
千钧一发之际,又是羊侃命令士兵大量投掷火把,形成一道火墙阻住了叛军进攻。
好险呢!
羊侃同时命令迅速筑起了一道新的高大城墙,把叛军挡在了城外。
转眼半个多月过去了,侯景越来越焦急,而梁武帝同样焦急万分,这么久了,援军怎么还没有来到……
援军哪里去了呢?
03
各怀鬼胎的援军
在台城被围一个月以后的年11月底,第一支援军终于来了。
梁武帝的六子,萧纲的六弟——邵陵王萧纶带着精兵强将杀了过来。
萧纶本是带着队伍去寿阳讨伐侯景的。
走到半路,听说侯景兵临建康,便立即率军赶了回来,随后取道瓜州(今扬州)渡口过长江抵达江南的京口(今江苏镇江)。
侯景闻讯,马上派重兵把守从京口到建康的门户——江乘(江苏句容),准备在那里阻击萧纶的部队。
萧纶却走小路绕过了江乘,很快来到建康东面的蒋山(今南京紫金山)。
萧纶的带领的三万兵马都是从建康带去的中央军,在里面任职锻炼的还有萧纲的六子萧大春、八子萧大成、以及萧纶的次子萧确等皇家子弟。
当普通百姓家养活不起一二个子女时,他们却能大量生产这么多儿子,尽占社会资源。
不管怎么说,这支队伍的装备是第一流的,但装备再好,多年不战,也是白给。
侯景见梁朝来了援军,心中也是大惊,一时找不到战机,便采用诈败之计,梁军果然上当,紧追不舍,结果被侯景回击击败。
梁军皇家军果然不是盖的,一触即溃,看似气势汹汹谁知竟是纸老虎。
而恰在这时,老将羊侃积劳成疾,竟然不治身亡,这预示着什么……
就这样过了二十多天,从梁朝各地赶来的大批援军陆续来到建康城外。
别以为建康有救了,接下来发生的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叫
最先抵达的是合州刺史鄱阳王萧范的长子萧嗣和西豫州刺史裴之高。
为了避免孤军深入被侯景各个击破,他们选择在蔡州(今南京西南)安营扎寨,等待长江上游过来的其他援军。
几天后,衡州刺史韦(梁朝名将韦睿的孙子)、司州刺史柳仲礼、前司州刺史羊鸦仁、宣猛将军李孝钦、南陵太守陈文彻等人先后率军到达了建康附近,随后他们与裴之高等人在今南京雨花台西善桥会和,声势大振。
然而,梁武帝最器重的两个儿子——老七荆州刺史湘东王萧绎、老八益州刺史武陵王萧纪,却始终没有出现在援军中。
作为梁武帝最疼最宠最溺的小儿子,萧纪对建康被围一事,对老爹的死活竟然无动于衷,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前来救援建康。
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困扰历史从古至今的一个最大症结所在,教育后代最大的问题——溺子必出逆子!
此刻,萧纪巴不得自己的父兄在这场变故中早点死掉,以便让自己继位称帝。
这简直就是一个白眼狼啊!
私欲使他蒙蔽了智慧,就是用脚趾头想想都能知道,你老爹和哥哥们要是玩完了,这个世界还能容得下你吗?傻!
另一个儿子萧绎也在进行表演秀,他先是派长子萧方率领一万人马和竟陵(今湖北天门)太守王僧辩率一万水军前往建康。
随后他亲率三万人马从江陵(今湖北荆州)出发,顺江东下。
然而到了武城(今武汉市黄陂区东南),他却停了下来,对外宣传要在此地征集四方兵马,却一直按兵不动。
要知道侯景才八千叛军,何况打了这么久,又缺粮又缺援助。可梁武帝这些熊孩子们,就这样看着老爹被围着吊打竟然无动于衷。
养子不教如养驴。
时间一天天过去,参军萧贲看不过去了。
一次他和萧绎下棋,举棋不定在那里发呆,萧绎催促他快下。
萧贲一语双关地说,殿下都无下意——您都不着急东下管自己的老爹。
萧绎心中很恼火,后来竟找了个借口杀了萧贲。
看看这样的儿子,梁武帝能有好吗?
虽然建康城外援军云集,总兵力达到了十几万。可群龙无首,几路援军为了“盟主”之位争得不可开交。
十几万装备齐整的援军对付几千缺粮少衣、打了这么长时间的“衰军”,高下立判,输赢立显。
谁都想做这个“武林盟主”,到时候论功行赏,那可是排在第一位的,衡州刺史韦粲推荐自己的表弟司州刺史柳仲礼为大都督。
他认为柳仲礼勇冠三军,素有威名,而且多年前击败过西魏名将贺拔胜。
然而其余众将不以为然,统帅需要的是运筹帷幄、调兵遣将,你虽然英勇不如做个先锋去冲锋陷阵,特别是六十多岁的老将裴之高,自以为德高望重,怎么能居柳仲礼之下。
台城火烧眉毛,这里争执不休,主要是梁武帝年老昏聩,不懂用人。
八十五岁高寿还把持朝纲,让众儿子们没有希望,你是佛系皇帝怎么这么没有清净心呢?还被世俗的尘事所扰,以至于引狼入室,造成生灵涂炭,所谓的崇尚佛教,不过是给自己粉饰门面罢了。
经过韦粲一番工作,柳仲礼盟主地位终于定了下来。
随后,柳仲礼晚上召开了军事会议,部署作战问题,要求各位将领分别按计划行动,趁夜色进军占据秦淮河南岸的各个战略要地,与叛军决战。
柳仲礼把最重要的军事要塞青塘派给了别人都不愿意去的韦粲。
青塘靠近石头城,是侯景的退路所在,这里必是侯景重兵把守的地方。
韦粲的运气不好,出兵的这天晚上大雾弥漫,他在进军途中迷了路。
历史上总会有许多事情不明不白,冥冥之中彰显着天意。
显然,这次行动预示着什么——天不灭侯。
天不灭侯就昭应着天要灭梁。当然,天不灭侯并不是侯景有多好,而是上天让侯来“大闹天宫”,就是说明梁气数已尽了。
侯景听说青塘发现了梁军,亲自带兵来战。
部下劝韦粲撤退,韦粲死战不退,最后和他的子弟亲戚全部战死。悲壮!
柳仲礼此时正在吃早餐,听说表哥被围,立马扔掉筷子,披挂上阵前去救援。
柳仲礼身先士卒,骁勇无比,叛军一时抵挡不住,仓皇败退。
混战中,柳仲礼的大槊眼看就要刺中侯景,不料叛军将领支伯仁突然从后杀出,用刀砍伤了柳仲礼的肩膀。
这再次说明了侯景是应天命而乱,当然他导致的祸乱并不是上天想看到的结果,只不过是让他来祸祸梁朝。
柳仲礼受伤后陷进河边的沼泽中无法动弹,被叛军团团围住。
千钧一发之际,部将郭山石赶到救出柳仲礼。
表哥韦粲的死、其他将领的冷漠让柳仲礼感到心寒——你们皇族子弟都不急,我急什么?
从此,柳仲礼像是变了一个人,每天只是营中饮酒作乐,再也不提打仗的事。
几天后,萧方和王僧辩的部队也来到了,与联军会合。
看到梁朝藩镇实力最强、拥兵数十万的荆州刺史湘东王萧绎只派出了区区两万兵马,柳仲礼更加失望。既然皇帝的儿子都不着急,我一个外人急什么?
负能量的影响力太大了!
败退到京口的邵陵王萧纶这时也收集数千残兵败将来到了联军总部。
柳仲礼摆出一副盟主的样子,对萧纶的态度极为傲慢。
这让萧纶很不爽,如果当初老子不是贪功冒进,手中三万人马给打没了,凭自己的实力和皇子的身份,这盟主位置怎么轮得上你?
两人产生了严重矛盾,几乎水火不容。还没给敌人打,自己人倒差点火并。
其余将领之间也都互相猜忌,貌合神离。
对于盟主柳仲礼的命令,大家根本不再当回事,就这样,援军内部矛盾重重,谁也不去当冤大头去给侯景作战,谁也不好意思拍屁股走人,都秉承三不原则——不战不和不走,一直在那里耗着。
其实,这种局面看出了梁朝用人制度的弊端,分王封侯于皇室,而又缺乏一套完善的选拔用人制度,结果互相钳制,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为能。
联军中有人诈降侯景,后得以混入台城内,城内才得以知道有数十万援军已经到来,顿时欢欣鼓舞,感觉看到了希望。
可是你们想多了,援军并不是来救爹的,而是来坑爹的。
看到了希望而得不到希望是一种什么状态,梁武帝此时就是这种状态。
于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坑爹出现了,所有的坑爹都是爹的自坑——教育的失败!
在这种胶着状态下,耗费着梁朝的能量,直至能量的耗尽。
台城出现了瘟疫,上天不能用战争平和世间的不平,就会选择用另一种方式来平衡,至于原因吗?自己考虑吧!
侯景也不好混,粮食耗尽,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高参王伟献计说:不如假称求和,作为缓兵之计,我们借机把东府城的粮食全运过来,随后等待时机,一举攻下台城!
此时台城内部已经死伤大半,那个曾经被侯景清君侧的朱异也被瘟疫夺去了生命,
梁武帝知道侯景这人讲话一向不算数,完全不可信,这只是他的缓兵之计,因此他坚决不同意。
可太子萧纲不这么认为,从小锦衣玉食的他感觉不能和,不如死!
见侯景开出的条件,他完全同意,一遍又一遍地恳请老爹。
无奈的梁武帝心软了,长叹一声:你看着办吧,不要被后人耻笑。
唉!外面的儿子坑爹,身边的儿子也在坑,而且是最大的坑!
侯景的缓兵之计奏效,等粮食运到,士兵们恢复了元气,新一轮的攻城开始了。
台城内能作战的士兵已经不到三千人了,结果可想而知。
梁武帝在儿子们的眼皮底下被俘、被辱、被死。
结束语——归宿
归宿
生有来处,去有归处。是每个人在这个世界的过程。台城之战里面的主角也都有自己的归宿。
(1)梁武帝。城破,侯景挟天子以令诸侯,侯景撤掉了皇宫侍卫,把梁武帝软禁在宫中,自封为都督中外诸军(三军总司令)、录尚书事(相当于丞相)。
然后,侯景派人带着伪造的诏书前往援军大营,要求他们解散。
可笑,数十万来勤王的大军,竟然被打脸,被几千叛军勤了王,开了一个碰头会,就糊里糊涂地解散了。窝囊!
梁武帝还是有些骨气的,不过遇见了猴气十足的侯景,这骨气就变成了自己终老的催化剂,被软禁的梁武帝,后来连饭也没得吃,孤零零地躺在床上,在生命的最后“嗬!嗬”两声后,魂归故里。
梁武帝有善始无善终。
当初,达摩禅师从印度来中国弘法,一见面,梁武帝就问:大师,我在国内建造了很多佛寺,印送经文,供养众多僧众,请问,我所做的功德如何?
达摩大师却只回答了四个字:无有功德。
虽然梁武帝崇尚佛教,但是始终参不破世间幻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2)萧正德。那个引狼入室的内奸,梁武帝的侄子萧正德,曾经被侯景立为皇帝的萧正德,显然是一个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主,历史这样的人都有相同的结局。
侯景攻破台城后,萧正德本想带兵入宫杀掉梁武帝和太子萧纲,却被侯景给制止了。
此时杀掉梁武帝父子,无疑授人以柄,侯景可不想在大好形势下再动兵戈。
也就是萧正德这样的大傻才不长脑子。
先是引狼入室,后又想杀掉给他荣华富贵的叔叔,这不是人渣是什么?
对这个赔上家产又搭上女儿的垃圾男来说,最好的归宿就是死亡。
他见自己不能做皇帝,又看不开眼前形势,去梁武帝面前痛哭流涕。
萧衍无语地看着这个侄子,只是淡淡说道:啜其泣矣,何嗟及矣——你现在哭,还有什么用呢?活该!
萧正德显然不满足只是名义上的侍中、大司马。心理不平衡的他,又给鄱阳王萧范写信:声称自己愿意做内应,要他带兵前来攻打建康。
也是服这种人了,做内奸上瘾了。
结果信还没有送出,就被侯景截获,萧正德被侯景下令缢死。
该!
(3)侯景。侯景作为“台城之战”最大的主角,成了最大的赢家。
其实,他已经完成了上天交代的任务,就像是《封神演义》中的妲己一样,本来女娲娘娘让你迷惑纣王,可你却祸害人间,这显然违背了天道。
侯景先立萧纲为帝,是为梁简文帝。
大宝二年(年),侯景又废杀简文帝,立豫章王萧栋为帝。
不到三个月,又废萧栋,干脆自己当起了皇帝来,称汉皇帝。
可怜了梁武帝的这些子孙们。
侯景如果不是这样,还不会给人以讨伐的借口,在新的起点上造成了自己的终点。
三年后的年,梁朝大将陈霸先、王僧辩进攻建康。
侯景这一次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应了那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侯景政权土崩瓦解,企图逃亡时被部下刺杀。
这个曾经三番五次反“主”起家的侯景,终于也自食其果被自己部下所杀。
王僧辩将侯景的双手砍下送给高洋,头颅送到江陵,尸体运到建康。
百姓们听说后,将侯景的尸体分而食之。
梁武帝死后,太子萧纲继位后,把自己14的女儿溧阳公主嫁给了侯景。
侯景已死,内心怀着悲愤的溧阳公主竟然也参加了分食侯景,可见侯景有多么不得人心,可就是这么一个不得人心的人为什么能够把持朝政呢?不明白!
梁武帝萧衍建立了一个朝代,最后又把它送上了灭亡的道路。开始时,萧衍励精图治把梁建设成一个安居乐业的人间乐土,可为什么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太平盛世,又变成了人间地狱,这里面的规律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