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千年古县费县的渊源及变迁
TUhjnbcbe - 2024/10/16 8:46:00

费县地处山东省东南部的沂蒙山区,位于蒙山之阳,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山丘面积占76.4%,辖18个乡镇,个行政村,92万人。

费县历史悠久。春秋时期称费阝邑,战国时期称费阝国,西汉初年置县,是孔子的弟子闵子骞和唐代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的故里。境内有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代文化等遗址多处,有国家二级文物徐子鼎、王莽新币等馆藏文物多种,有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留下的诗文和米芾、秦观等历史名人留下的墨宝。

费县是革命老区。年建立共产党的组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有1.2万人参军,15.6万人支前,名优秀儿女为国捐躯。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进行过大青山突围战、柱子山歼灭战等大小战斗百余次。

费县区位优越。县城距临沂市40公里,距青岛港公里、连云港公里、日照港公里;京沪高速与日东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国道、省道、文泗公路横穿东西,沂蒙公路、沂邳公路、兴郝公路纵贯南北,兖石铁路与全国铁路网相连,实现了县乡道路和乡村道路柏油化。

费县山清水秀。境内有大小山头多座,有名的山峰近百座,森林覆盖率达到34%,大青山自然保护区是蒙山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沂蒙山小调》就诞生在该县薛庄镇白石屋村,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大青山突围也发生在该县薛庄镇,突围战旧址已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费县有“百库万塘”之称,全县水资源总量约12.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是全省人均的3倍。

费县石奇物丰。素有“奇石之乡”的美称,“费县石”生成于4亿年前,储量约为30万块,集瘦、漏、皱、透、丑诸特点于一身,被誉为“世纪之交在中国北方发现的最伟大的自然奇迹”,正在建设的“沂蒙石林”被列为省旅游开发重点项目。此外,还有金星石、燕子石、天景石等,也属石中珍品。矿产资源主要有花岗石、石灰石、大理石、水晶石、硅石、膨润土、石膏等20多种。费县自然资源条件较好,生物物种多样,有农作物种,蔬菜种,林木种,畜禽36种,淡水鱼类47种,野生药材种。

费县,春秋时为鲁国大夫季友的私邑——费邑,公元前年建县,故得名费县。

(一)建县之前

上古,费为东夷部落首领少皞近畿之地。据《尚书·禹贡》记载,唐、虞、夏、商时代,费地均属徐州之域。《周礼·职方》:“并徐入青”,故西周初年费属青州。公元前年,徐州之戎和淮浦之夷联合起来进犯鲁国,鲁侯伯禽率领诸侯讨伐,在费地告诫军士。史官记录伯禽的誓辞,名为《费誓》(见《尚书》),这是最早记载费地的文字。清代叶圭绶认为西周初年费自为国,为鲁国的附属国(见《续山东考古录》)。大致在周宣王时代,周王室封鲁懿公之孙为费伯,费地自此成为伯国(见《齐乘》及《书传旁通》)。

《左传·隐公元年》:“费伯帅师城郎”,说明到鲁隐公(公元前—前年在位)时费仍为伯国。至鲁桓公时,费国沦为鲁国的一个邑。鲁僖公元年(公元前年),鄪邑成为鲁国上卿季友的私邑(见《左传·僖公元年》),又叫采邑。随着鲁国公室的逐渐衰微,鲁元公二年(公元前年)以后,季友后裔季孙氏据鄪邑自立为国。《孟子·万章》有“费惠公”;《吕氏春秋》以“费”“滕”并列;刘向《说苑》有“费君”,均可为佐证。齐威王(公元前—前年在位)时,费国曾一度被齐国吞并,齐威王改武城(今梁邱镇西部及平邑县魏庄乡一带)为南城,并使檀子守南城以拒楚军(见光绪二十五年《费县志》转引《史记·田敬仲世家》)。

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年)前后,费国又被楚国吞并(见《楚文化的东渐》)。石井镇城后村春秋翼城遗址曾出土楚国金币“郢爰”,探沂镇许由城村春秋许由城遗址曾出土楚国金币“陈爰”可资证明。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年),楚国为秦国所灭。两年后,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分天下为三十六部,费地属薛郡。

(二)建县之后

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年)正月,韩信被封为楚王,费地属楚国。本年,刘邦统一天下,分封诸侯,设立郡县,费地自此建县。同年十二年,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刘邦改封其弟刘交为楚王,领有薛、东淮、彭城三郡,费县属东海郡。高帝七年(公元前年),韩信部将陈贺被封为费县侯,至其孙陈偃时,因罪被褫夺爵位(见《汉书·功臣表》)。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年),武帝又封城阳顷王子刘方为费县侯。五年后,刘方因罪被夺爵位(见《汉书·五子侯表》)。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年),西汉中央政权在全国设置十三部州刺史,费县属徐州刺史部东海郡。王莽新朝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全国郡县更名,费县改为顺从县(见《汉书·地理志》)。

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元30年),费城改隶兖州刺史部泰山郡,为侯国,属泰山郡十二城之一(见《后汉书·郡国志》)。献帝建安三年(公元年),费城又改隶徐州琅琊国(见《三国会要·舆地二》)。

三国时期,费县属曹魏徐州琅琊郡(同上)。

西晋时期,费县属徐州琅琊国(见《晋书·地理志》)。

永嘉之乱(时在公元年)以后不久,西晋灭亡,淮水以北地区先后被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占据,历时约年。费县隶琅琊郡。

东晋政权建立后,晋元帝司马睿为了安置随其南迁的原琅琊国士族和流民,于大兴三年(公元年)在江乘县(今属南京市)境内侨置怀德县,属丹阳郡。咸和“土断”(时在公元—年)后,怀德县更名为费县,有实土,属南徐州琅琊郡。至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公元年)废置(见《景定建康志》)。

东晋义熙十二年(公元年),晋将刘裕北伐,灭南燕,收复了黄河以南、淮水以北及汉水上游广大地区。费县一度属东晋及南朝宋之徐州琅琊郡(见《宋书·州郡志》)。刘裕死后,上述地区又渐次被北魏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占据。

北朝时,费县先属北魏徐州琅琊郡(见《魏书·地形志》),继属东魏北徐州琅琊郡(见《中国历史地图集》),再属北齐北徐州琅琊郡(同上),再属北部沂州琅琊郡(见(北周地理志))。

隋朝初年,实行州县两级制,费县属沂州。大业年间改州为郡,费县属琅琊郡(见《隋书·地理志》)。隋末天下大乱,费县先后被徐圆朗、潘当等部农民起义军占据(见光绪《费县志·兵事纪略》)。

唐平隋乱,于武德四年(公元年)重建费县,属河南道沂州琅琊郡。天宝元年(公元年)废沂州,费县属琅琊郡,乾元元年(公元年)复置沂州,费县属沂州(见《旧唐书·地理志》)。

五代时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皆设沂州,费县均属沂州(《新五代史·职方考》)。

北宋,费县属京东东路沂州琅琊郡(见《宋史·地理志》。

靖康之变(时在公元年)后,费县一度属张邦昌伪楚和刘豫伪齐两个傀儡政权。《陶砫山(今属苍山县)普佛寺记》碑为阜昌七年所刻,“阜昌”即刘豫伪齐年号。刘豫被废黜后,费县属金朝山东东路沂州(见《金史·地理志》)。

金末,费县一度被南宋收复。宋理宗宝庆三年(公元年),南宋承宣使李全变节降元,费县被割让给元朝。

元朝在地方设行中书省,今山东地区直属中书省,称腹里。费县属腹里山东益都路沂州(见《元史·地理志》)。

明代,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洪武元年(公元年),沂州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宁府。五年,改隶济南府。七年,属青州府。十八年,属兖州府。费县均属沂州(见《明代·地理志》)。

清朝初年,费县仍属兖州府沂州。雍正二年(公元年),沂州由散州改为直隶州。十二年,沂州升为府,费县属山东省沂州府(见《清史稿·地理志》)。

辛亥革命后,民国二年(年)废州府,设道。费县属山东省岱南道,次年改属济宁道。十四年(1年)改属山东省琅琊道。十七年(年)废道,费县直属山东省政府。二十五年(年)设督察专员公署,费县属山东省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见《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中国实业志》等)。

抗日战争时期,费县一带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国民党政权和日伪政权同时并存、辖区互相交错并不断变动的局面。日军投降后,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政权和国民党政权仍然同时存在并互相交错。

1、人民政权

年11月,在尚岩乡沟西村(今属苍山县)成立临郯费峄四县边区联庄会办事处。年2月改称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办事处。

年7月,在康埠庄(今属平邑县)成立费县办事处,又称四区(指一、四、五、六四个区)联合办事处。

年2月,在大夫宁村(今属平邑县)成立费县抗日民主政府。6月,划滋临公路以北、汶河以西为费北行署,属鲁中行政区;滋临公路以南的西半路为费南县,属鲁南行政区。8月,在大冯家楼子(今属沂南县)成立临费沂边联县,属鲁中行政区。

年1月,在薛庄成立费东行署。3月,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办事处改称临郯费峄四县边区抗日民主政府(以下简称四县边联县),

年5月,费北行署改称费北县,属鲁中行署。6月,析费南县南部和滕县东部成立费滕边办事处,又称鲁南实验县。8月,成立临费办事处。11月,成立费西办事处。年1月,成立临西办事处。本年秋,改费东行署为费东县。10月,撤销费滕边办事处。成立费滕峄办事处,又称费滕峄县。11月,撤销费西办事处。

年1月,撤销临费办事处。成立温河县。费南县改称费县。2月,四县边联县改称赵鎛县。临费沂边联县改称沂临边联县。6月,沂临边联县改称沂临县。8月,临西办事处撤销。本年,费滕峄县改为双山县。

年10月,撤销沂临县,大部并入沂南县。

年1月,费东县、费北县合并为蒙山县。4月,费县改称平邑县。温河县改称费县,隶属鲁南行政区第一专区。双山县改称麓水县。

年3月,赵鎛县分为赵鎛、苍山二县。10月,成立白彦县和临西县。

年1月,费县改隶鲁南行政区第三专区。7月,费县又改隶鲁中南行政区第五专区。10月,临西县并入临沂县。

19年7月,费县隶鲁中南行政区台枣专区。

2、民党政权

这一时期,国民党费县政权沿袭抗日战争之前的建置,但随着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国民党政权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和日军占领区失去控制。

19年1月,日军侵占费县城后,国民党县政府撤到蒙山前,此后主要与国民党县党部一起活动。先在薛庄北新围子,后到青云庄一带。本年12月又南迁到崮口。年间迁到老君崖西刘家庄。年又迁到东程庄、南坡一带,此后一度垮散。年后在临沂西部花园村又成立了流亡县政府,后一度流亡到徐州。年春国民党军进攻费县时,国民党县政府进驻县城。7月,县城解放,国民党县政府流亡临沂,先在义堂南楼,后到后乡村。年10月在郯城垮散。

3、伪政权

费城被日军占领后,滋临公路沿线和全县重要集镇如平邑、柏林、仲村、上冶、梁邱、诸满、沈家村等相继沦陷。日军先以宣抚班宣传建政,同年建立伪县公署,沿用原国民政府建置和区划。开始属伪山东省鲁南道,后又改属伪沂州道。年8月7日,驻费城日伪军逃往临沂,费县日伪政权垮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年5月,麓水县、赵鎛县撤销,费县改隶临沂专区。

19年8月,白彦县撤销。

19年11月,费县人民政府改称费县人民委员会。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年3月,费县革命委员会取代了费县人民委员会,隶属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

19年7月,费县革命委员会属临沂行署。

19年5月,费县革命委员会改称费县人民政府。

年2月,临沂行署改称临沂市政府,费县仍隶属之。

1
查看完整版本: 千年古县费县的渊源及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