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江苏镇江召开重大产业项目推进会。会上,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强调,镇江要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市“一号战略”,还要把眼光放在整个沪宁线,甚至整个长三角来研究和提升产业链,“要做别人离不开的镇江”。
着眼沪宁线,丹阳早在年便提出要打造沪宁线上“节点城市”,如今则更进一步明确,着力在沪宁线上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作为镇江代管县级市,在长三角,丹阳最有名的是“中国眼镜之都”,依靠发达的民营经济,丹阳曾长期雄踞全国百强县前十,被视为镇江的“领头雁”。时至今日,丹阳在镇江全市板块中,依旧实力最强、贡献最大,经济体量方面,丹阳大约占镇江全市三分之一。
民营经济依然是丹阳发展的关键所在。丹阳各类市场主体超10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家,亿元企业近家,形成汽车零部件、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眼镜及视光学、大健康等10条较完整的产业链,涌现出鱼跃、沃得、大亚、天工等一批国外有份额、国内有地位的明星企业和名牌产品。9月底,江苏省质量大会上,位于丹阳的江苏天工工具有限公司荣获“年江苏省省长质量奖”,成为镇江市唯一获奖企业。这家前身为村办五金厂的企业,已经是世界工模具钢强企前两强,我国最大的工模具钢、切削刀具生产制造商。去年,该公司建成了国内首条粉末冶金规模化生产线,打破国际垄断。
但丹阳面临的竞争压力不小。在江苏的长江北岸,去年南通海门市(今海门区)首次在经济体量上反超丹阳;在苏南,丹阳与兄弟县区市的差距也不小。怎么办?靠最新崛起的医疗器械产业。作为丹阳龙头企业的鱼跃医疗,正成为这一产业的代表,鱼跃正在加速“勾勒”一座包含生命科技研究院、大健康产业加速器等在内的生命科技产业园,目标是在丹阳打造全球医疗器械产业小镇,形成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另外,丹阳的发展离不开长三角一体化,要与兄弟城市抱团发展。在马明龙反复摊开的镇江地图中,包括镇江新区、扬中、丹阳北部以及京口东部区域,被看作是东翼产业协同发展区,工业经济总量占镇江全市“半壁江山”,该发展区重要任务就是坚持更好“向东看”,成为镇江向东对接苏锡常和上海的“桥头堡”——最新的好消息之一是,总投资50亿元的丹阳上海电气重装基地项目,预计12月开工建设。
丹阳也正向东借力,打造练湖生态新区。丹阳已与中新集团多次磋商,通过“苏州方传理念、转项目、带资金,丹阳方提供要素支撑、发展环境保障”的方式,探索跨区域共建园区。双方将共同推进产业发展创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共配套服务,将练湖生态新区建成现代化产城融合智慧新城。
栏目主编:孔令君
本文作者:任俊锰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