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临海眼镜企业“抱团取暖”转产防护镜。 范宇斌摄
中新网台州8月2日电(记者范宇斌)黄岩模具、温岭泵业、玉环阀门、临海户外休闲用品……在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浙江台州,块状经济致富一方。而今,越来越多地方正在思考一个新命题:如何踩准时代步伐,推动块状经济迸发新动能?
台州临海眼镜产业兴起于改革开放,而今已成为中国太阳镜生产基地和中国眼镜出口基地。仅临海眼镜产业重镇——杜桥镇,拥有眼镜生产企业近千家,销售经营户千余家,从业人员近六万。小小眼镜从这里走向世界。
海外退单、生产线停摆、出口受阻……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临海眼镜产业陷入了困境。“我们必须团结起来,抱团转型,才能转危为机。”这是当地政府、企业家对中新网记者谈及最多的一句话。目前,临海眼镜行业内部已经开始“抱团取暖”,在稳订单同时,积极开拓市场、塑造品牌、提升质量,并借疫情大考转型升级。
浙江临海生产的太阳镜。临海市杜桥镇供图
市场叠加影响促变革
追溯历史,以杜桥为核心的临海眼镜产业集群,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眼镜销售。
“当时,成千上万的杜桥人走街串巷推销从温州、广州进货的眼镜,无形中形成了产业群体与销售网络。”临海市眼镜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兆水回忆,随着越来越多家庭作坊式小工厂的出现,在销售渠道的保障下,眼镜产业群开始萌芽。
“杜桥眼镜名气渐大,却一直与定位‘中低端’的标签如形随影,严重影响着杜桥眼镜的口碑。”陈兆水坦言,相较于深圳、厦门、温州、丹阳等地,临海眼镜行业过去靠“低价竞争”开拓市场的优势越来越弱。
敏锐、灵活的浙商也认识到自身不足,例如临海眼镜行业“领头羊”——盈昌集团有限公司多年来打造自主品牌“帕莎”牌太阳镜,通过提升产品档次等种种变革,让该公司太阳镜销量位居全国第二,产值超2亿元。
外贸是临海眼镜行业的主要销售渠道。疫情全球大流行之下,使很多外向型企业措手不及。“很多来自海外市场的订单都被取消或延迟,这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压力。”一位眼镜生产商坦言,眼下必须要“稳住”才能赢。
浙江临海一家企业的护目镜生产线。临海市杜桥镇供图
产品转型升级谋新机
疫情之下,企业应如何稳得住?诸多临海眼镜生产企业表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抓住新机遇。
疫情防控阶段,护目镜的需求量一度急剧增加。记者在位于临海市上盘镇的浙江誉博眼镜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看到,工人们身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忙着在自动化流水线上加急生产护目镜。
“对于眼镜制造业,此类转型并不复杂,不用改变生产线,只需更新设计方向和材料就行。”浙江誉博眼镜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桂兵说,“我们本来就有眼镜的生产资质、出口资质,只需要获得相关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凭证便可。”
在多方努力下,临海多家眼镜制造企业投产护目镜,并且陆续拿到了国外认证证书;行业内互帮互助,还商定用“共享订单”的模式带动生产。
和誉博眼镜一样,很多眼镜企业都在疫情之下,见势早、起步快,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缓冲阶段。而在临海市杜桥镇重点项目办公室主任、浙江眼镜城总经理王正良看来,“疫情‘反转’只是一个偶然,近年来,太阳镜产业产值减少、生产企业转移等现象值得警惕。”
“大家一起帮忙,没什么困难熬不过去”“单靠外贸一条腿走路已经不行了”……几乎每天,临海眼镜行业内部交流群都会被刷屏,从业者商量最多的还是“转型”。
王正良说,市场竞争加大不可避免。“这些年,四川、重庆、江西等地都在发展眼镜产业,而之前以国外品牌眼镜代工为主的深圳也从外销市场转向内销市场,势必对临海眼镜产业造成冲击。”
“护目镜毕竟不是长期的生意,却是我们深耕国外市场的一个契机。”周桂兵说,其正谋划把新设计生产的一款太阳镜推向市场。“我们不能再走同质化、打价格战的老路了,否则只会‘两败俱伤’。”
浙江眼镜城。临海市杜桥镇供图
“老树开新花”
当前,眼镜呈现出由功能用品向时尚装饰品转变的趋势,这既是眼镜产业面临的挑战,也是创新发展的机遇。
作为临海传统产业,眼镜产业一直以来因员工技术水平不高、企业品牌意识不强、设备技术不足等诸多因素,制约发展,企业技术含量低,高端品牌少,主要以低价位的竞争手段参与市场。
“这些年,临海市政府针对眼镜行业进行整治,在整治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对企业技术改造实行补助政策,来提升产品质量。此外,也会鼓励当地企业参加展销会,推广品牌,打开眼镜销路。”临海市杜桥镇工业经济办公室主任郑丹表示,如今,杜桥眼镜生产企业参加展览会能得到的补助已经从50%提高到80%。
疫情期间,临海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丹来到“台州制造优品购”临海直播专场,变身带货主播,为临海好货代言。“临海是全国闻名的‘眼镜王国’,孕育出了帕莎、浪特梦、凯茜路、中港等品牌。”直播中,王丹为一款“帕莎”眼镜代言说,“根据中国人的脸部特点而设计,非常舒适。眼镜就选临海制造。”
“‘带货直播’有望给临海眼镜带来流量经济。”杜桥电商协会负责人陶永才谈道,目前临海眼镜不少以成品出口,也有着自己的设计和品牌,谋划内销也有优势。不少眼镜制造企业已出现转机,他们在稳住外贸订单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打出自主品牌。“大家的信心又回来了。”
几个月实践下来,路径愈发清晰: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尤其要用好电商的力量。
临海市也正加快推进眼镜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的水平,加快老旧工业点改造和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园建设,推动眼镜产业集群布局、集约发展,加大新材料开发和关键生产工艺技术提升,全方位提升眼镜产业的品牌内涵和市场竞争力。
诞生小小一副眼镜,并非难事,但如何锻造成地方产业“金名片”,添彩“中国制造”。换一副眼镜看,世界也许大不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