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加油菏泽丹阳街道疫情无情人有情敬老院里夕 [复制链接]

1#

鲁网4月7日讯“同志们,因疫情防控需要,咱们敬老院要实行封闭管理,按照要求敬老院所有人员不得外出。疫情就是战情,岗位就是站位,希望同志们都能克服困难,保证坚决完成任务。”接到通知后,菏泽开发区丹阳街道敬老院副院长常相民就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向工作人员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同志们有没有困难?”“没有!”屋内其他四人异口同声地说,声音无比坚决。

为从严做好丹阳街道辖区内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织密疫情防控安全网,坚决守住守牢疫情防控底线,为老人们创造一个安全、放心的居住生活环境。丹阳街道办事处敬老院严格落实省、市、区、街道指示精神,3月10日,对丹阳街道办事处敬老院进行封闭管理。

丹阳街道办事处敬老院共有老人14名(3名失能卧床老人),有工作人员5名,常相民、成岭泉、郭增才、姜德雨、袁新立。院内封闭管理后5人放弃了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的时间,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与14名老人同吃同住,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敬老、爱老事业。

“百善孝为先”,自己的父母要孝顺,这里的老人更要去关心去照顾,让他们得到生活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慰藉,让他们的晚年也能享受天伦之乐。这是常相民的口头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把自己当做老人的儿女,为失能老人端屎端尿、洗脸、洗脚,像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院里的每一位老人,关心老人的需求,慰藉老人的心灵,贴心为老人服务,不怕脏、不怕累,从不喊苦叫累。“张大爷到你了。”常相民一手拿着手推一手拍打着椅子上的头发茬笑着说。“好嘞!”张大爷笑着兴奋的坐到了理发的椅子上,高兴的像个吃着糖的孩子。“小常,你这手艺跟理发店的师傅一样好啊!”刚理完发的刘大爷拿着镜子看着镜子中的自己,一脸满意的说。常相民除了日常工作外,每两个星期给老人理一次发成了必不可少的工作,理发的手艺也日渐增长。

“36.5℃”,早晨八点钟老人的房间门口又响起成岭泉的声音,“大婶有没有身体不舒服啊?”成岭泉拿着测温枪,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为老人测量着体温,一一记录在登记本上并逐一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确保每位老人都没有异常,才能够放心的去忙其他的事情。院内郭增才开着消毒车正对院内进行消杀工作,消杀完院内又匆匆忙忙的背着喷雾器走向食堂、娱乐室、卧室……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喷洒着消毒液,不漏过任何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早晚各测一次体温,一日三次消杀工作,一一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刘大爷、张大妈今天的饭菜合口吗?”正在收拾餐具的厨师姜德雨和袁新立端着碗筷满脸笑容的询问两位老人,得到老人满意的回答,两人笑的合不拢嘴。老人的一日三餐都有两人负责,两人为了让老人吃的可口、舒心、放心,总是不厌其烦的变着花样,张大爷不爱吃米饭,刘大娘不爱吃馒头,李大婶不能吃甜食…诸如此类的小事他们都能放到心头,对个人的喜好做到心中有数,“老人吃的可口、舒心,身体健健康康的比什么都重要”,姜大厨的话语虽然朴实无华却道出了他心中的真实想法,看着老人开心的吃着自己做出的饭菜,那就是对他厨艺的点赞,对他工作的肯定。

“老婆,还没休息吧?”“我挺好的,孩子学习怎么样?”“爸妈的身体你也得多操心”。晚上十点钟,常相民和工作人员一起检查完老人的休息情况,忙碌了一天的常相民拨通了老婆的电话,得知一切安好,拖着疲惫的身体进入了梦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无亲疏,这是他们的工作原则,也是敬老爱老的责任担当,全天24小时的守护,随叫随到已是日常。5个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用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担当,用他们的劳动和真情为老人们送去了温暖和舒心,用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呵护,滋润着老人们的心灵,用他们没有血缘胜似血缘的真心换来了老人们的欢声笑语。虽然日复一日的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但没有人掉以轻心,没有人偷懒,没有人抱怨,只求为老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幸福的生活环境,让老人住有所居、老有所依,让老人们的晚年也同样有不一样的颜色。(通讯员陈付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